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6|回复: 0

清风:资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网络热点被武汉某大学杨女事件、广西证件女事件占据,看看网络走势,都是围绕流量这个密码进行,以网络为生的人需要网络热点,然后最快速度的抓住流量最大限度的谋取利益。

  在网络中不乏热点话题热点事件,尽管前几天的少林寺和尚事件温度还非常热乎,但现在都一窝蜂集中力量去论证炒作杨女、证件女事件去了,按照这个趋势,估计这两起事件后很快会有其它热点事件产生。从笔者这一年多的关注与研究看,这类事件背后肯定有力量推动,而且花费不菲。去年七月开始的在相声界搞得所谓海河路演持续了一年多,后来知情者与部分参与者都承认是有人策划与推动。令人感觉困惑的是,没有任何机构部门对这类问题干预。无为而治?

  这类实际的推手是谁,主要看最终受益者是谁,是谁需要制造巨大的网络流量谋利。

  至于杨女、证件女,无一例外的为自己的轻率与愚蠢付出代价,而且这两位女士从网络信息看,都不是一般人,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不一般的,基本属于社会的中坚层次,有一定背景也有一定权力,比普通的我们社会等级要高,而恰恰是这点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可以从多角度从网络扒底细,挖背景,这类人最终都会因为一时冲动付出代价,而家庭受累,朋友被连累。

  从结果看广西的那个证件女可能更惨,估计是新上任不久的权贵正意气风发、趾高气扬的时候,因此公权私用是免不了的,特权思想太严重,太脱离群众了,如果是公职,可能更加遭。

  所以说冲动是魔鬼。也有说法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是这种人。最好不要与NGO沾边,否则结果会更加严重。

  这种人都有各种人脉、资源。说起资源,笔者想起国家的资源问题。

  国家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这两类资源成为国家能否高效发展的整体,人力资源包括脑力资源与体力资源,脑力资源创造技术、推动技术更新,体力资源则是劳动力资源推动制造业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物质资源是蓝星大自然的馈赠,是天然的,与人力资源搭配造就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从目前的大国博弈看,这两方面的博弈都非常剧烈。

  笔者曾经看过二战史,起初日寇入侵东大时,日寇外部的最大物质资源来源于鹰酱,从美日协定看,日寇侵华时的钢铁的20%、汽油的30%都来源于鹰酱,其它化工原料不计其数,因此从鹰酱角度,特别是从昂撒种族角度,抗日战争实际是鹰酱利用日寇野心消耗东亚种族的战争,从华夏族看,抗日战争是关乎到华夏族存亡的战争,最大限度的杀伤、打击、消耗日寇为最高任务。

  从日寇角度,实际是以强迫利用华夏人力资源于物质资源服务于倭寇,让华夏成为其奴隶,大陆成为其后院,并最终鸠占鹊巢,用倭寇后裔取代华夏族。而且这个幻想一直没有放弃,从二战结束以来,日倭任何政府都不承认侵略华夏,这是非常严重而且可怕的事情,也就是说,倭寇亡我之心不死,只要有机会倭寇仍然会卷土重来。

  看看倭寇在台海方向的物质准备,特别是围绕宫古海峡的军事部署,都是瞄准东大的华北军事部署,是瞄准腹地的部署。

  从资源准备角度,必须对倭寇的危险性进行全面部署,有毕功于一役的思想准备,是大意不得的。

  因此从二战开始前的9.18事变起,昂撒种族给日倭提供物质资源目标就是消耗东亚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

  刚刚说到武汉某大学杨女事件,1977年实际上武汉大学某教授为恢复高考做出过非常大贡献的,当年能恢复高考是此公给提过中肯建议:先做起来,逐步完善化,制定化,先以选拔最优质人才为目标,然后再培养优质劳动力为目标。

  这实际是初步的人力资源方案。

  为什么采取这个方案?物质资源不足。

  当年的上山下乡,实际是城市物质资源不足,就业岗位不足,这么多的待业青年大量聚集在城市是非常不安定的因素,而国家财政就更加困难了,只能采取这个方式释放城市压力。

  同样,有一段时间取消高考改为推荐制度,也是因为物质资源不足,财政无法支撑庞大的高校体制了。

  教育是需要长期持久投资的,首先是教师,其次是校舍,第三是教学辅助器材,第四是后勤。

  有一定年龄的朋友都知道民办教师这个现象:笔者小学时的老师基本都是高小出身老师教小学低年级,初中出身老师教小学高年级,高中毕业的老师教初中,甚至笔者上了高中时,仍然有民办老师教高中现象,这主要是人力资源的不足导致,可以想象,由于当年老师水平比较低,教学水平肯定不乐观。

  高校就更不用说了,为了恢复高等教育,被迫调用一批离开教学第一线的本科生去高校,另外一个是有所谓的“公派留学生”,目标是培养一批高端人才,把中断的高等教育、科研给补上。

  1977年第一次高考前,当时的教育部不同意,主要是两点:第一高校教师缺乏,第二是财政不足,第三比较神秘。甚至搞第一次高考的费用都需要特批!毕竟当时一次高考花费要几百万,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它们想在财政改善后再恢复高考。但国家发展需要人才,需要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尽早的匹配,因此当年咬牙从其它开支哪出一部分恢复高考。

  东大能走到今天,可以说一直有“国运”这个说法陪伴,今年的科学成果,有大半是恢复高考后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解决的:50、60后解决了初、中级问题,70、80后解决了中、高级问题,现在的90会正在解决顶尖问题。

  这是我们人才资源的现状。

  没有人力资源就无法提高物质资源的附加值难题。科学需要人力资源攻克,而物质资源提高价值需要科学提升。

  几天前与一个学生聊天,说到东大的科学发展,现在整体上东大已经进入第一方阵,而且位列世界前三甲,主要是东大的物质资源充足,现在许多科学技术需要综合实力支撑,AI技术除了高端芯片外,第二点就是电力,目前除了东大、鹰酱、北极熊有这么庞大的电力生产能力外,其它国家都Out了。不是它们不想,世界是力不从心。

  芯片制造技术实际是人才堆积与资金堆积的产业。东大从2017年开始大量培养这类人才,现在刚刚有小成,到十年后一旦东大培养体系完成,大量芯片设计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出现,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目前鹰酱为什么念念不忘2027?主要是从2017年东大开始在这方面人才培养的周期到东,成熟了,即十年周期一到,下一步就全面爆发了!华为每年从一些985、211学校选拔一批物理数学高手短期培训,指导他们如何进行逻辑推算,速成一批设计高手,结果效果相当好!设想经过体系化培养的这类人才一旦抓住窍门,会是什么样子?

  因此鹰酱忧虑的是这个。这也是鹰酱禁止理工科东大学生进入鹰酱学习的根本原因,也是东大强化高校理工科教学的原因,当然也是高中阶段,现在理工录取率上升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4 01:20 , Processed in 0.1094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