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10|回复: 0

戎评:法院宣判之后,“全网挺女”变“全网挺男”,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汉大学这两天被架在热搜上烤。

  两年前武大图书馆事件的一审结果出来,法院判定“性骚扰”不成立,原告败诉。

  这个结果可以说180度大转弯,2023年,这起发生在武大图书馆事件受到全网关注,原告杨某得到全网支持,被告肖某受学校处分。

  没想到两年以后事情居然反转了。网友都跑到武大官微下面又是提肖某某喊冤,又是阴阳武大,质疑当年处理结果。

  武大官微被攻陷,现在已经关闭评论区了。不过武大也发布声明称已经建立调查组,进行全面复核。

  我觉得要给武大一些时间。有句话说,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这次法院给出的判决,不管对肖某某还是对武大来说,都该是件能喘口气的好事。

  可网友的情绪这东西,有时候就像把双刃剑,一边替肖某某喊冤,一边可能又在无形中造成新的伤害。

  我们不妨梳理下事情来龙去脉,看看事情如何发展到今天这样。

  2023年10月,武大图书馆里,杨某发现对面的肖某某行为异常,断定对方有猥亵自己的嫌疑。

  于是拿下手机,偷偷拍下画面。在男生肖某某起身要走时,杨某拿出视频跟肖某某对峙,令其写下道歉书。这个过程杨某录了音。

  杨某把事情捅到学校。学校立马调查了,可是校方从监控里压根没看出肖某某有明显的猥亵动作。

  杨某不服气,怀着怒气把事情写成小作文,并把剪辑后的视频以及那封道歉文发布到网上。

  2023 年的网友哪看得下去这个?杨某几乎得了全网的力挺,视频里的肖某某却被骂翻了天。

  那会儿网友都说啥的都有,舆论一闹,学校只能再查。当时有视频、有道歉信,肖某某当时未明确否认,学校给予肖某某处分,事情才告一段落。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几个月之后,肖某某的妈妈晒出了就诊记录,说孩子是因为湿疹复发,隔着衣服抓痒,根本不是性骚扰。还拿出了 2021 年到 2023 年肖某某的就诊病例,能看到上面写着 “双侧股根部等处见散在淡红斑、丘疹” 这些症状,而且事发当天,肖母还拜托朋友帮忙买治疗皮疹的药呢。

  至此,舆论开始松动。

  看到舆论对自己不利,杨某不想坐以待毙。2024年6月,杨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肖某某道歉并赔偿。

  7月,法院一审判决出来,她彻底输了。

  判决结果出来的第二天,她在社交平台炫耀自己被保研成功,阴阳怪气地嘲讽“肖同学保研会很困难吧”。

  网友彻底炸锅,维护的受害天使竟然成了魔鬼。

  “原来诬告的代价是保研读博,维权的代价是终身污名?“

  如今回顾整个事件的发展,我想说从头到尾都像是被舆论推着走。

  2023年那会儿的互联网,性侵,女性权益都是敏感话题,基本上女性在网上说话,总能得到不少支持。

  所以杨某在网上发声以后,网友都不假思索地站她这边。这也反映了,网友被某种思想文化渗透后的危险。网友可能被利用,被当做达成目的的工具,还可能发展成性别对立,社会撕裂。

  图书馆事件中,杨某顺利保研,而肖某某则经历了漫长的网暴,被确诊为创伤应激反应障碍。

  另一方面,在这个事件中,互联网这把“双刃剑”被“乱用”了。

  想想多少明星的瓜、社会上的事儿,都是被网友的声音推着往某个方向走。这种感觉让不少人觉得挺爽,好像握住了现实里碰不到的权力,慢慢就养成了习惯,一有事就蜂拥而上,想用舆论说了算。

  两年过去了,法院给出了公正的判决,杨某和肖某某的事算是真相大白。

  然而网友的情绪却还在蔓延,或者说网友试图把“舆论”当武器,即时满足的心态还没有改变。

  只是如今被舆论攻击的对象是武汉大学。

  此处我想说,两年前武大的判决是仓促了,两年后,我们是否应该多给真相一些时间。

  可是,当正义变成一场网络狂欢,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我们太容易把复杂的人性塞进"完美受害者"和"绝对恶人"的模板里。

  网络上的“撕裂”早已偏离了事件本身。有人翻出男生的过往,有人扒出女生的隐私,仿佛非把其中一方钉在“完美受害者”或“绝对施暴者”的标签上才肯罢休。

  可教育的意义,从来不是简单的“站队”。武大要做的,是在法律底线之上,用校规校准行为,用公正守护人心——这需要时间,需要剥离情绪的杂质,需要在“舆情狂欢”的杂音里,听清教育该有的声音。

  别让武大成为舆论的“试验场”。它不是网红流量的工具,不是情绪宣泄的靶子,而是珞珈山下无数人守护的“母校”。

  这里有过“自强弘毅”的校训传承,有过无数人青春里的求知与成长,不该被一场事件的喧嚣,撕碎成对立的阵营。

  给武大一点时间吧。它在等一个经得起检验的真相,也在守着教育最该有的底线——比起“快”,它更想给的是“对”;比起迎合舆论,它更想对得起“大学”二字。

  真正的公正,从不是舆论逼出来的,而是在理性的等待里,慢慢长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4 01:15 , Processed in 0.0781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