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0|回复: 0

徐吉军:俄罗斯的海上赌局:帝国海军变威慑堡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俄罗斯海军节,普京在核潜艇“波扎尔斯基大公”号的入列仪式上,以极具象征性的演讲重申了海基核力量的战略地位。

  然而就在同一时间,俄罗斯唯一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却被官方宣布“封存”,或将报废出售。

  这一强烈反差,揭示了俄罗斯海军现代化战略面临了难以克服的现实制约。

  现实证明,普京鞠躬尽瘁25年,今天的俄罗斯依然没能彻底消除苏联解体后遗症。

  俄罗斯海军一边抛开历史包袱,一边进行技术革新,勉强维持住了大国海军的尊严底线。

  这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一、苏联的荣光!

  巅峰时期的苏联除了陆军强大之外,海军军事实力同样非凡。

  苏联一度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海军强国。虽然苏联海军整体综合战力仍略逊于美国,但在某些领域,如核潜艇和巡洋舰方面,已经超过美国一筹。

  截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海军拥有大约355艘水面作战舰艇和约360艘潜艇,其中约170艘为核潜艇。此外,还拥有数千艘辅助船只。舰队总吨位超过340万吨,总兵力达45万人,规模在当时仅次于美国。

  苏联的四大舰队,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几乎遍布全球海域,展现了强大的远洋部署能力。

  1970年4月,苏联举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海军演习,“海洋-70”演习(Okean-70),由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亲自指挥,四大舰队同时出动,数百艘舰艇在全球多大洋、多海域同步行动。一时间,全球海域处处是红旗飘扬,社会主义展示了茁壮的生命力!

  这次演习不仅是苏联海军展示全球投送能力的关键时刻,也被西方广泛认为是冷战时期最具威慑力的军事信号之一。

  在水面舰艇方面,苏联特别重视重型舰只的建造。“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单舰排水量接近2万吨,配备强大武器系统,被视为海上重火力平台的代表,堪称“海上核战车”。

  在潜艇领域,苏联建造了全球最庞大、最先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台风级”核潜艇排水量达4万吨,可搭载20枚R-39弹道导弹,每枚导弹配备多枚核弹头,总携带核弹头数量可达200枚左右,具有强大的核打击能力,一艘就可对敌方造成战略级毁灭性打击。

  苏联在航母方面有所发展,但整体规模和战力远不如美国,未能真正对美国构成对等威胁。

  美国海军在冷战时期维持了15艘航母的庞大编制,包括核动力“企业号”和“尼米兹级”,再加上大量宙斯盾导弹巡洋舰、驱逐舰和大型两栖舰,整体作战体系高度协同,具备绝对的海上统治力。

  今天,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海军具备全面挑战美国海军的发展潜力,而俄罗斯的国力已经无法支撑一支完整的大国海军。

  二、蓝水海军核盾突围!

  苏联时期有几家大型造船厂,最著名的是位于乌克兰尼古拉耶夫的黑海造船厂,它是苏联唯一一家能够建造航空母舰的工厂。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一直难以重整造船业,如今只能制造中小型水面舰船。

  面对制造能力受限的现实,“水下突围”成为战略首选。

  普京在讲话中明确表示,战略核潜艇部队是“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中最重要组成部分。

  俄海军目前最优先发展的,不是航母、驱逐舰,而是955A“北风之神A”型和885M“亚森M”型核潜艇。

  这是一个显著的信号转变:

  不再追求全球部署能力;

  不再幻想“对称竞争”美国的航母打击群;

  转而将资源集中于“核威慑+隐蔽突防”为核心的“水下核盾”。

  普京不是要在海上打赢美国,而是要确保在全球对抗中“拥有不对称生存权”。

  不得已放弃航母战略!

  如今,“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命运已经定下:封存、拆解或者出售。这不仅是资源分配问题,更是战略抉择的结论。

  过去十年,俄军曾尝试对航母进行翻修与升级,但受限于技术、人力、资金,最终放弃。

  俄罗斯政府专家认为“世界没有买家”“拆解成本高”,即便出售也只可能是象征性政治资产。

  这标志着俄罗斯选择正式退出“航母俱乐部”。

  三、短板重重!

  如今,俄罗斯海军真正的“主力”已经是潜艇,而不是水面舰队。

  战略核潜艇是俄海军的王牌,截至2025年,俄海军已部署:

  5艘667BDRM(“德尔塔Ⅳ”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和8艘北风之神级,俄罗斯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再建造4艘955A型。

  北风之神955A型最新的“波扎尔斯基大公”号:

  能够搭载16枚“布拉瓦”弹道导弹,每枚导弹可携6到10个核弹头,

  射程超9300公里,噪声控制与航速水准接近美军“俄亥俄”级后期改型。

  战术上具备战略生存力,战略上足以构成第二击能力。

  普京宣布到2030年前建造6艘885M,是为了构建“可出击”的水下战术力量,而不是仅仅固守核威慑。

  885M型“亚森M”正逐步取代苏联老旧潜艇体系:

  可发射“口径”巡航导弹、“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具备“深海突防和岸基打击”能力,通过全电推进在降噪技术有突破。

  俄罗斯的常规潜艇性能提升有限,与中国常规潜艇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

  四、现实选择!

  比较美国、中国、俄罗斯的海军战略,会发现都是根据本国优势做出的现实选择。

  美国已经完成了体系锁定,中国正在进行结构扩张,俄罗斯选择资源集中战略。

  美国海军具备全球投送和多域联战能力,11个航母战斗群加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美国能够保持全球存在,实现空海一体化作战。

  中国海军依然在迅速壮大,目前谋求区域主导,不断扩展远洋作战能力,三个航母战斗群加上最强大的万吨驱逐舰,已经能够实现战区控制,不断拓展威慑区域,目前谋求的就是突破第二岛链,成为远洋海军!

  俄罗斯选择了非对称制衡,通过核潜艇保持核报复能力,总体思想是防御和自保。

  这意味着俄罗斯不可能再追求一支“全能型海军”,而是将核潜艇、导弹快艇、岸基雷达、非对称打击能力作为新海军的蓝图。

  五、未来在水下!

  俄罗斯海军航母“库兹涅佐夫”封存与核潜艇“波扎尔斯基大公”号入列,两者在同一周内发生,极具象征意义。

  这是俄罗斯对海军战略的清晰重组:

  从海面撤退,到水下作战,抛弃航母理想,选择核潜艇的威慑;

  从此以后,帝国海军演变为威慑堡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6 01:54 , Processed in 0.1094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