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86|回复: 0

徐吉军:少林寺风云:宗教、权力与资本三重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8 13: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7月26日,网络上开始传播“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消息。有传言称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最新消息,少林寺发布通报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在少林寺官网,关于释永信最后一次公开活动的报道是2025年7月7日,少林寺召开全体僧众会议,释永信出席。

  另外,释永信个人微博停更引发舆论各种猜测。更夸张的是,网络上流传关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携带情人、子女等34人潜逃美国被有关部门拦截”的“警情通报”也引发关注。

  对此,平安开封官微回应称:“通报是假的,请不要再传播,目前正在开展工作。”

  警方只是强调通报是假的,又说正在开展工作。

  显然,辟谣信息给人的感觉是另有隐情。

  对于此类涉警信息,如果是辟谣,不会是这种口吻。

  正在开展工作是什么意思?开展什么工作?

  这个说法十分引人遐想。

  一、少林寺不是一座普通寺庙!

  在中国的宗教地图中,少林寺绝非一座普通寺庙。

  它既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又是功夫的发源地,更是一个拥有完整商标体系、对外演出公司、地产项目、跨国分支的宗教品牌帝国。

  如果说全国各地的佛教寺庙还停留在信仰维系和香火经济的传统模式中,而少林寺早已完成了“公司化、品牌化、国际化”三级跳。

  如今,支撑少林寺成功的已经不是佛学和功夫,而是一整套现代管理体系、商业运作机制和战略传播系统。

  这一切的核心人物,正是现任方丈——释永信。

  二、CEO方丈与佛门资本家!

  据少林寺官网介绍,释永信方丈,俗名刘应成,生于1965年,安徽颍上人。1981年到少林寺;1987年,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务。1999年,升任少林寺方丈。1998年7月至今,当选为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2002年9月至今,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释永信的佛法造诣如何,外人难以评判。不过他的战略能力与治理能力,值得全球任何管理学大师重视。

  在他的带领下,少林寺完成了从古典景点到世界品牌的蜕变,一个深处群山的寺院,完成商业品牌的全球扩张,绝不是靠着一群念经的和尚就能做到的,势必要引入现代管理体系和思想。

  释永信亲手主导组建了一系列法人实体,包括但不限于:

  少林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管理少林寺内部与周边不动产;

  少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负责商标运营、媒体授权、版权合作;

  登封市少林演艺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负责海外巡演、武僧表演输出;

  少林禅医馆管理公司,成立于2016年,运营中医服务、养生课程、禅修中心;

  少林武术学校,负责培养海内外功夫学员,长期输送演职僧团。

  除了上述几个重要公司,还陆续成立了多家公司,经营状况不一而论。

  所有公司或直接归于少林寺控制,或由释永信亲任法人代表、董事长或委派僧团信任弟子出任主要负责人。

  少林寺的“IP管理”,在中国宗教界可谓首屈一指。

  自2000年起,释永信主导将“少林”、“少林寺”、“Shaolin Temple”及图形商标,注册于中国以及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仅国内有效商标总量即超过700项,构建起一座商标护城河。

  这种布局的本质,是将宗教文化资产转化为法律保护下的商业性权益,从而有效控制品牌授权、影视合作、文创产品及海外衍生项目中的分利体系。

  截至2024年,少林寺已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与地区设立少林文化中心、少林禅武馆或“海外分寺”,其中包括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德国(柏林)、法国(巴黎)、日本(东京)、澳大利亚(悉尼)等主要城市。

  这些“分支机构”通常具备以下功能:

  对外功夫教学(收费);

  功夫表演与文化演出;

  禅修与中医保健;

  销售少林品牌周边产品;

  举办“国际禅武文化节”、“中医体验营”等短期课程。

  更关键的是:所有海外机构均需通过少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运营,部分采取合资制或直营加盟模式。

  这不仅是文化传播,更是特许经营,既保有品牌控制力,也维持可观收益。

  总体来看,少林寺与少林寺的周边企业本是一体,不存在明显的分野。

  外界针对释永信个人与少林寺集体利益边界不清的质疑不绝于耳,事实上这正是宗教场所与商业版图广泛存在的问题。

  三、佛门智慧现代精算!

  在官方话语体系中,少林寺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代表样本”。

  据估算,少林寺年商业性收入稳定在3-4亿元人民币之间,主要包括以下板块:

  嵩山景区门票分成,每年约1.2亿元,少林寺与登封市文旅集团按比例分成;

  海外功夫巡演,每年约4000万-6000万元;

  商品销售,每年约3000万元;包括“功夫茶”“少林香”“功夫服”等;

  教育培训,每年约1亿元,包括武术学校、海外禅修班、线上课程等;

  禅医与养生项目,每年约1000万元,包括理疗、禅坐、膳食管理等;

  品牌授权与影视合作等。

  看看少林寺的收入结构,显然已经不能把它定义为靠香火和善款运转的宗教机构,而是拥有成熟业务模型的多元文化公司集团。

  据说当地管委会与少林寺存在分成争议,还闹上了法庭。

  管委会人员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你个寺院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这话着实有理。

  然而自古至今佛门向来不掩饰对财富的渴望,佛要镀金身,寺庙要有土地有寺产,朝廷赏赐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有利于修行,才能更彻底的做到“六根清净”。

  四、2015年事件!

  2015年夏,一个名为“释正义”的匿名账号在微博、网络平台连续发布多篇举报材料,内容集中指控释永信:

  涉嫌挪用少林寺资金、通过私设账户进行非法交易;

  与女性有不正当关系,育有私生子;

  出家身份造假,长期“穿僧衣而不持戒”。

  举报信中列出出生证复印件、银行转账记录、航班行程截图等佐证材料,引发全国舆论风暴。

  事件爆发后,官方展开调查,却没有给出结论。

  宗教管理部门称高度重视,展开调查;

  登封市警方称无确凿证据,不予立案;

  少林寺发布声明,坚决否认,称举报为“造谣”;

  释永信本人未公开回应,仅通过内部渠道驳斥指控。

  最终,宗教管理部门未发布任何调查结论,司法机关未介入,释永信继续担任少林寺方丈。

  举报者“释正义”亦未露面或实名对峙,事件无疾而终。

  但这一事件如一枚定时炸弹,将少林寺这个千年古刹的财产管理和监督机制推上舆论浪尖,并给整个宗教界的商业运作敲响了警钟。

  五、信仰的庙堂,资本的舞台?

  信徒们都认为佛门清静,然而商业帝国怎么可能清净?

  千年古刹成为公司总部、佛门大师成为全球品牌代言人,信仰和市场之间还有没有界限?

  显然没有。

  不过,在资本泛滥的时代,少林寺并不是特例,只是走得更远、更快、更公开。

  少林寺的问题不在于赚钱,而在于缺乏制衡:

  僧团内部是否拥有财务知情权?

  企业管理是否建立僧俗分离制度?

  品牌授权是否存在亲属输送与利益关联?

  对外合作是否通过招投标、政府审核?

  僧人是否仍持戒守律,还是成为佛门官僚?

  这些问题,注定难以获得公开答案。

  六、少林少林!

  少林寺的问题,绝不只是一个方丈的问题,而是一个体系的问题。

  真正要把少林寺商业帝国纳入管理体系,首先要界定宗教组织商业帝国的属性,包括法人治理与财务监督制度,信仰空间在世俗结构中的边界,国家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引导宗教走向透明与现代。

  如果任由宗教机构“类企业化”而没有完善的规则约束,不仅会破坏宗教的公信力,更可能引发信众心理失衡。

  对释永信个人而言,功过尚难盖棺。

  对少林寺而言,未来之路,应不止于武术与养生之术,而应重回禅宗祖庭的根本。

  觉悟众生,自利利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5 22:28 , Processed in 0.0777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