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35|回复: 0

戍天九思:警惕泰柬边境冲突背后的美国黑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5 13: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发生了两起看似毫不相关的事件。

  一个是,小马科斯访美。美国里子、面子都不给。美国既没有像越南总理访美那样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仅有两国大使迎接,也没有给予小马科斯渴望的关税减免——关税仅从20%降为19%,特朗普的话更让小马科斯当场下不了台。据美国福克斯新闻7月22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当被问及美菲如何看待与中国的关系时,特朗普完全无视坐在他身边满脸期待的小马科斯,笑着说:“我不介意他(小马科斯)与中国交好。因为我们跟中国相处得很好,我们的关系棒极了。”

  另一个是,泰柬边境冲突。7月24日,泰柬两国在边境地区突然爆发冲突。泰军出动F-16轰炸柬指挥部,柬军则以火箭炮还击。目前,已造成至少9名平民死亡、14人受伤。

  笔者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两起看似毫不相关的事件,可能反映出美国印太战略的调整——从过去主要依靠菲律宾南海搅局转向挑起泰柬边境冲突、打乱中国南亚布局,即从过去打菲律宾牌转向打泰柬牌——从南海搅局转向从陆路阻断中国打通印度洋战略通道,用心极其险恶!

  为什么泰柬边境会突然爆发冲突?

  从泰柬两国内部看,既有领土争议和历史积怨,又现实的政治需求和外交事件刺激。

  一是直接导火索——地雷事件引发外交危机。7月16日,泰国士兵在泰柬边境巡逻时踩中地雷,造成3人受伤,其中1人右腿截肢。泰国军方指控柬埔寨“新埋设”俄制PMN-2地雷,违反《渥太华禁雷公约》。柬埔寨则反驳称,地雷是历史遗留(如法国殖民时期或内战时期埋设),并指责泰国士兵“越界巡逻”。泰国随后采取强硬措施,包括驱逐柬埔寨大使、召回驻柬大使、关闭边境口岸,导致两国关系降至最低外交级别——“代办级”。

  二是长期领土争端与3起事件刺激。这次冲突的核心区域围绕柏威夏寺和塔门通寺,这两座古寺的主权归属长期未定。1962年,国际法院裁定柏威夏寺归柬埔寨,但周边4.6平方公里土地未明确划分。2013年,国际法院再次裁决周边土地归柬埔寨,但泰国仍坚持双边谈判解决,导致摩擦不断。2025年6月,柬埔寨向国际法院提起新诉讼,主张对三处古寺及“翡翠三角区”的主权,进一步激化矛盾。

  今年来,发生了3起刺激事件。①边境交火事件。5月底,边境争议地区发生交火,导致一名柬埔寨士兵死亡,双方互相指责,关系紧张。②“录音门”事件。6月,柬埔寨公开泰国前总理佩通坦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的通话录音,引发泰国国内政治动荡和民众不满,进一步恶化两国关系。③地雷事件。7月,泰国士兵在边境触发地雷受伤,泰方指责柬方布设地雷,加剧了双方的敌对情绪。

  三是经济利益——稀土资源与战略价值。争议地区发现估值6000亿美元的稀土矿脉,相当于柬埔寨两年GDP总量,引发两国资源争夺。柏威夏寺所在的悬崖具有重要军事战略价值,可监控150公里范围内的军事动向,泰国此次空袭即利用地形优势突袭。

  四是民族主义与国内政治因素。泰国代理总理普坦面临军方压力,需展现强硬姿态以巩固权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政府需回应民族主义情绪,前首相洪森甚至发文指控泰国“侵略”。最终,历史仇恨也被点燃,如柬埔寨民众焚烧泰国国旗,泰国网民回击“柬埔寨是越南傀儡”。

  五是军事误判与报复循环。7月24日冲突爆发后,双方互控对方先开火。泰方称柬军无人机侦察后,士兵持火箭弹逼近铁丝网并率先射击。柬方则称泰军越界挑衅,柬军被迫自卫。冲突迅速升级,泰国出动F-16战机空袭柬军据点,柬军则以火箭炮还击,造成超过25名平民伤亡。

  泰柬边境冲突背后美国的所作所为

  泰柬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本来泰柬小国是掀不起大浪的。但是,美国的黑手伸过来就不一样了。我们看看美国在泰柬边境冲突前后的所作所为就一目了然了。

  一是科技干预——谷歌地图修改边界线。在泰柬紧张局势升温之际,谷歌地图突然将争议的达孟托姆寺标注为柬埔寨领土,引发泰国政府和军方强烈抗议。泰国军方指责柬埔寨政府“操纵地图”,而柬埔寨则否认参与。但值得注意的是,谷歌作为美国公司,其数据修改的IP地址被追踪至弗吉尼亚州兰利市——美国中情局总部所在地,引发外界猜测这是美国有意为之。此举加剧了泰柬民族主义对立,为冲突提供了“数字确权”依据,可能影响未来国际法院的裁决。

  二是双边军售与战略博弈。一方面,美国向泰国提供军事支持。冲突爆发前,美国批准向泰国出售4.2亿美元的精确制导炸弹,并升级泰国的F-16战机作战能力。另一方面,同时拉拢柬埔寨。美国以“防务合作”名义向柬埔寨提供AN/TPQ-53反炮兵雷达,激化泰方敌意。这种“拱火双轨策略”使美国既能强化与泰国的传统军事同盟,又能试探柬埔寨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削弱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三是经济施压与地缘政治布局。近期,美国对柬埔寨施压,要求其配合供应链审查,限制中国商品通过柬埔寨转口至美国市场。7月4日,柬埔寨被迫签署《柬美互惠贸易协定》,接受美国对出口商品的原产地审查,这被视为美国削弱中柬经济联系的手段。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曾警告柬埔寨,若不减少与中国军工合作,将面临纺织品出口制裁——柬埔寨最大外汇来源。

  四是阻断中国南亚陆海战略通道。美国希望利用泰柬冲突削弱中国在湄公河流域的影响力,尤其是干扰中国支持的中泰铁路和柬埔寨的德崇扶南运河项目——这是中国打通南亚陆海通道、确保经济战略安全的关键节点。同时,东盟在调解泰柬争端上表现乏力,暴露出其内部机制缺陷,美国可能借此进一步分化东南亚国家,强化自身在该地区的军事和经济存在。

  泰柬边境冲突背后美国战略调整与算计

  为什么说泰柬边境冲突升级的背后是美国的战略调整与算计呢?

  因为海洋是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美国从海上已无力阻挡拥有3个航母战斗群的中国走向远海,美国打菲律宾牌的边际效益正在快速递减。而美国转向打泰柬牌,可从陆路上阻断中国从南亚打通印度洋的陆海战略通道,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这次泰柬边境冲突的根源在“录音门”事件——让亲美对外强硬的普坦代理泰国总理。目前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美国直接参与了录音泄露事件,但是,美国有意愿、有手段、有迹象在推波助澜。

  一是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布局。美国近年来积极推动“印太战略”,试图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合作,以制衡中国的影响力。泰国和柬埔寨都是美国重点关注的对象。泰国是美国传统军事盟友,而柬埔寨则与中国关系密切。如果泰柬关系恶化,美国可能借此机会进一步拉拢泰国,同时削弱柬埔寨与中国的关系。

  二是美国对泰国政局的潜在影响。佩通坦政府此前曾推动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包括中泰铁路项目,这会让美国十分不爽和反感。录音泄露后,泰国国内政治动荡加剧,反对派和军方势力借机施压佩通坦,甚至导致其被暂停总理职务。美国乘机强化泰国亲美势力。

  三是柬埔寨洪森的政治动机。洪森泄露录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国内和地区政治中争取主动权,而非直接服务于美国利益。然而,这一行为客观上加剧了泰柬紧张,可能被美国利用来分化东盟。近年来,美国对柬埔寨施压,要求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尤其是在军事和经济领域。洪森此举可能是为了展示柬埔寨的独立性,但也可能符合美国削弱中柬关系的战略目标。

  四是美国“一箭三雕”的阴谋。虽然录音泄露的直接责任方是柬埔寨方面——洪森承认录音并分发给柬埔寨议员,但美国的情报能力使其具有干预此类事件的技术手段。目前虽无证据表明美国政府直接操控了录音的泄露,但是,美国社交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精准利用这一事件,成功让亲中的佩通坦政总理停职、扶植对外强硬亲美的普坦代理总理,达到了加剧泰柬矛盾、深度介入东南亚事务的目的。具体来说,美国有三重战略目的:

  ①削弱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尤其是中柬军事与经济合作,阻断中国打通南亚陆海战略通道。

  ②强化美国与泰国的军事同盟,同时试探柬埔寨的立场。

  ③破坏东盟内部团结,为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布局创造空间。

  目前,泰柬双方外交渠道几乎中断,东盟调停进展有限。若冲突持续,可能影响东南亚稳定,甚至波及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泰柬边境冲突背后有美国的黑手,问题就变得非常复杂,中国需要高度警惕美国搞乱中国周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3 18:18 , Processed in 0.2344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