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8|回复: 0

孙立平:技术精英何以集体右转?川马决裂是建制派与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技术精英何以集体右转?

  2024年7月13日,唐纳德·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举行的竞选集会上发表演讲时,遭遇了令世界震惊的枪击未遂事件。刺杀事件发生数分钟后,技术巨亨埃隆·马斯克在其社交媒体上正式宣布了他在该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倾向态度——我全力支持特朗普总统,并祝愿他早日康复。紧随马斯克之后,美国技术企业界巨头们“多米诺骨牌”式地集体表态支持特朗普竞选。

  一般意义上,“技术右翼”是一个颇为怪异的合并词组。“技术”创新需要有利于改革或相对激进的政策环境,而右翼则倾向于保守思维,两者似乎天然互相排斥。以硅谷为代表的科创界在近40年来一直是左翼民主党的坚定支持者,而在2024年,技术界却转而拥抱共和党的施政方略。

  技术右翼因反对民主党的左翼政策,而结成“反对派”联盟,该联盟目前所持立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反对政府对技术创新产业的过度监管措施。技术右翼阵营中一股显要的力量来自加密货币领域。该领域的企业和领袖人物对政治监管的走向十分敏感。2.不满左翼激进的社会政策与文化环境。近年来,技术巨头们对民主党政府过度强调“多样、公平与包容”颇为厌倦或警惕。3.不满激进的环保与能源政策。他们对于民主党政府执行严格偏激的环保政策颇为不满,质疑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性,支持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4.反对美国进行大规模对外干涉、援助乌克兰等外交政策。

  在日益极化的美国社会,技术右翼阵营是一种颇为特殊的存在。尽管它在左右两翼互相攻讦与拉扯之间偏向于右翼,但目前来看,其又并非完全认同和融入极端民粹主义思潮,而是保留了一些原有立场,并坚持其独有态度,这使其有足够的潜力成为美国政治的第三支力量(史博伟《美国技术右翼的崛起、成因与影响》)。

  一点感想:最近一年时间右翼技术精英在美国的迅速崛起,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这篇文章分析了这些技术精英何以集体右转的原因,但我们要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华尔街的资本精英与硅谷的技术精英,一直被看做是支持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技术精英和资本精英在很大程度上是摇摆于两党之间的。比如,在2016年大选中,技术界是普遍支持民主党的。在2024年的大选中,技术精英与右翼民粹走到了一起,但以川马决裂为标志,暂时合流的力量在走向分道扬镳,如果是这样,也许意味着极右翼的分裂。

  川马分道扬镳是建制派与非建制派的决裂

  这场决裂暴露出特朗普“联盟”的深层裂痕——关键依旧还是建制派与非建制派的战争。特朗普现在完全站在建制派的一边,他现在似乎相信,自己就是共和党建制派的代表和领袖。马斯克代表的则是非建制派,追求的更为理想化的非建制派梦想,改造华盛顿政治。

  利益对于马斯克而言,只是一种附带性收益,他不是为了利益才参加这场战争的,要知道他押注于特朗普的时候,所有的人几乎都认为特朗普会输掉大选。此外,更加重要的是,向特斯拉提供大量补贴的是民主党拜登政府,因此支持民主党赢得大选,才符合马斯克的利益。

  就算对大选进程的时间线不了解的人,也应该明白,就算现在的“特斯拉破产”,马斯克也不是穷人,他可以继续做他的富豪。就像很多年前他在对特斯拉员工讲过的话,“我他妈的应该像富豪那样生活,抱着比基尼美女,在小岛上晒太阳,但现在我却睡在车间地板上,跟你们一起苦干”!不缺钱的马斯克,不会为了商业利益这么干的,他是为了非建制派的政治理想——改造华盛顿政治。

  那么,马斯克与特朗普的战争最后谁会赢?

  现阶段,拥有行政权力去找茬的特朗普会赢,但长久一点来看,马斯克会赢。马斯克赢的是影响力,他的行为和举动,彻底抹黑了华盛顿的建制派政治舞台,揭开了华盛顿政治的老底,这就为下一代保守派政治人物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至于马斯克个人的命运,在美国社会真不好说。他太过于激进和活跃,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至于特朗普,他则肯定会输的。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共和党建制派实际已经意识到,马斯克对于中期大选的影响力是致命的——拿出3亿美元全力以赴的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得到的东西居然还不如过去民主党给的,谁还会在未来支持共和党?因此,“马特之争”可能成为2026中期选举共和党崩盘的导火索,或许正应了共和党参议员克鲁兹的那句话:共和党恐遭“血洗”(陈功《“马特之争”或成共和党崩盘的导火索》)。

  一点感想:是否摘选这篇文章的观点,我开始是有点犹豫的。犹豫的原因是,把川马的分歧看作是建制派与反建制派的决裂,这种概括准确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想,这样的分析角度是有价值的。以前我说过,在特朗普的背后有三种力量:右翼民粹、科技精英和部分建制派。结合上面的一则,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晰一些:川马的矛盾可能标志的是科技精英与另两种力量的决裂。

  特朗普执政半年已对俄乌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在其当选总统之际,俄乌双方在战争中仍处于战略相持局面,援乌抗俄联盟对乌克兰的援助与支持、对俄罗斯的制裁与限制日益扩大乌克兰的不对称优势,削弱俄罗斯的战争能力、孤立俄罗斯的国际环境、破坏俄罗斯的经济稳定,后者的战略失败态势已经形成。

  然而半年过去后,俄罗斯的国内外处境得到改善,而乌克兰的外部支持日益涣散和削弱,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莫斯科的变化,俄罗斯除了在乌克兰少数激进的攻击中表现狼狈——如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境内战机的突袭、对俄罗斯军政要员的暗杀及对克里米亚大桥的破坏等,在战场上的攻势日益加强、优势日益突出、成果不断累加,俄罗斯库尔斯克州被收复,乌克兰卢甘斯克全境被俄军侵占,普京正在展现出对乌目标的更大胃口:期望全速前进,实现其最初对侵乌战争设置的目标,甚至更多目标——全面吞并乌克兰、将其纳入俄罗斯版图,并迫使北约远离其国境。

  特朗普为这一切提供了可能性,看看他半年来的所作所为:

  力排众议、无视国内牵制,第一时间与俄罗斯建立直接的和非直接的战略沟通管道——要知道拜登政府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就拒绝与俄罗斯之间的任何官方公开接触,其本人频繁与普京进行公开和非公开的通话,推动美国与一秒钟前还是敌对国家的俄罗斯的关系正常化并迅速展开秘密谈判,按照俄罗斯的意愿而非美国利益更换对俄乌战争的斡旋代表,在所有国际场合停止对俄谴责并尽一切可能阻止在其参加下达成对俄谴责的国际联合声明、拒绝加入盟友对俄罗斯的新制裁计划,利用一切机会削弱国际机制——包括专为俄罗斯目标的北约——遏制俄罗斯的能力,停止制定对俄罗斯的任何新的制裁措施并消极对待对乌援助,对乌克兰展开令人瞠目结舌的逼迫和勒索并终于如愿达成“矿产协议”,直至突破底线,“暂停”——很可能是无限期——对乌武器弹药援助——而这是拜登政府已经批准了的,停止制定一切新的对乌援助计划。

  美国在一夜之间改变对俄罗斯、对乌克兰、对俄乌战争甚至对欧洲盟友的态度与政策并逐渐将其变得彻底,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然而如此急剧、粗糙、激进的战略改变,特朗普难以说服国内外同意其是为了美国利益(丁昸《俄乌战争新转捩点:大国关系的“跷跷板”》)。

  一点感想:最近特朗普宣布部分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并对俄罗斯进行了谴责。但从舆论看,对其能做到哪一步,很多人持怀疑的态度。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话,他已经说了很多遍了,但在他的任期内,没有一次是真正的付诸实施,即使是拜登政府决定的援乌项目,也被他叫停了。所以,现在特朗普说什么已经没有意义,看他怎么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5 16:24 , Processed in 0.2972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