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7|回复: 0

超5万台机器人,刚刚撑起一个IPO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累计融资超44亿元。

  作者丨鲁智高

  一家融到E1轮的北京明星独角兽登陆港股了。

  7月9日,极智嘉正式在港上市。截至发稿,这家全球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市场的知名企业市值超215亿港元,该公司是近两年港股硬科技IPO企业中收入规模最大的公司。

  在清华校友郑勇等人的带领下,极智嘉获得全球超800家终端客户的认可,于2024年底累计向超40个国家交付了56000台AMR机器人,一年的收入达到24亿元。

  这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长期陪伴他们的投资人的支持。

  一路走来,极智嘉已从火山石投资、高榕创投、祥峰投资、华平投资、Granite Asia、D1 Capital、云晖资本、CPE源峰、中网投、中金资本、英特尔资本、波士顿投资、大湾区科创基金等手中拿到超过44亿元。

  清华校友带队,干出一个北京明星独角兽

  极智嘉的故事,得从十年前讲起。

  时间回到2014年,身为新天域资本高级经理的郑勇在考察亚马逊仓库物流项目时,意识到机器人系统在物流领域有非常大的价值和市场空间。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他逐渐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那个时候,本硕就读于清华大学的郑勇,不仅已在跨国公司ABB和圣戈班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多年,还在新天域资本负责投资组合公司的投后管理以及TMT和机器人行业的新投资项目,对投资和机器人领域拥有深刻见解。

  经过一番准备,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李洪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工程师刘凯、曾参与国家级重点机器人项目且在瑞斯康达工作的陈曦,最终成为与郑勇一起创业的伙伴。2015年2月,他们在北京成立了极智嘉。

  由于相关资料很少,最初只是利用工作外时间去研究的他们,用了四个月才让机器人跑起来,又花了两个多月才把原型机搞出来。当时,市场上还没有同类公司,这也导致他们开拓市场的过程非常艰辛。

  幸运的是,极智嘉很快便迎来一个重要的机会。

  在“物流提速”成为2015年双11的一个关键词后,决定当天正式发布产品的极智嘉团队开启疯狂加班模式。从优化设计原型机,到搞定所有零部件,他们不到三个月便完成从0到1再到量产的过程,最终顺利让物流机器人运转起来。

  这次特殊的经历,让他们在业界获得众多关注,并得以快速拓展国内物流机器人市场。到了2016年,极智嘉又与唯品会开展部署智能仓储的合作,并顺利经受了双11、双12的考验,成功驶向发展快车道。

  随着在业内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海外客户也主动找到他们。为了合适的客户和投资回报,极智嘉在2017年便开始布局尚处于蓝海的海外市场,并于同年成功交付第一个日本项目,成为最早出口海外的中国AMR企业之一。

  在深耕全球市场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卖得也是越来越好。郑勇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从2015年到2020年,极智嘉一共卖了1万台机器人。但是在2020年至2021年这一年,他们就卖了1万台机器人。

  经过十年的发展,极智嘉不仅成长为北京的明星独角兽,最终还成为全球知名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

  卖出5万多台机器人,一年入账24亿元

  仓储自动化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刚好成为极智嘉飞速发展的重要机遇。

  从货架到人拣选、货箱到人拣选、托盘到人拣选,再到智能分拣、智能搬运,这家公司通过提供一系列AMR机器人解决方案,将业务覆盖到仓储履约和工业搬运等应用场景。

  按照他们的说法,货架到人拣选解决方案可将货物送到人工拣选员处,满足客户对高吞吐量、兼容性、存储、仓储效率的需求。

  在全球超800家终端客户的支持下,这家公司于2024年底累计向超40个国家交付了56000台AMR。去年,极智嘉整体客户复购率约74.6%,其中关键客户复购率达84.3%。

  出于对他们产品的认可,美国服饰巨头S&S Activewear在三年内五次复购,完成五座物流中心的智能化升级。此外,美国3PL巨擘UPS在美国东西部两个仓库中部署超千台AMR,以应对旺季高峰。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极智嘉年度订单金额不断上涨,由2022年的19.9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31.4亿元。与此同时,这家公司的收入也从2022年的14.52亿元,进一步增长至2024年的24.09亿元。

  用灼识咨询的话来说,如果按照2024年的收入计算,他们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并且连续六年保持这一领先地位。

  更加令人吃惊的是,在收入持续扩张的同时,这家公司的毛利率也在上升,从2022年的17.7%飙升到2024年的34.8%。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极智嘉在研发上的长期投入。从2022年开始,他们三年累计在研发上投入超过10亿元。到了2024年底,这家公司拥有1867项专利,以及机器人软硬件平台等。

  不过受研发、债务赎回带来的账面变化等因素影响,极智嘉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他们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8.21亿元、4.58亿元、0.92亿元,呈现快速收窄趋势,接近盈利拐点。

  身处有望成为千亿级别的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极智嘉未来显然还有不小的增长空间。

  融到E1轮,累计拿到超44亿元

  一路走来,融到E1轮的极智嘉累计拿到超过44亿元。

  成立没多久,他们便在菜鸟的引荐下,完成心怡科技投资的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再加上这家公司的持续努力,才得以在2015年双11这一天让刚打造出来的智能机器人吸引众多目光。

  那个时候,中国的电商处于高速发展期,对仓储物流机器人的需求初步显现。在2015年与极智嘉接触后,高榕创投董事总经理辛旺发现他们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相比,在软硬件成本和性能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到了2016年5月,看好这家公司的高榕创投出手了,与火山石投资成为他们A1轮的投资者。作为极智嘉最早的机构投资人之一,高榕创投不仅联合领投这家公司A轮融资,还在后续融资中继续跟投。

  一年后,祥峰投资直接投了他们5000万元,同样也在对方后续融资中持续加注。当极智嘉推进全球化时,这家投资机构协助他们对接新加坡等关键市场的战略客户资源,并支持对方组建国际化的人才团队。

  在祥峰投资管理合伙人夏志进看来,极智嘉的成功既源于创始团队卓越的产品开发能力与高效的学习速度,也得益于前瞻性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2017年7月,关注物流行业的华平投资成为他们的股东,最终在B轮融资中投了超过1亿美元。那个时候,菜鸟和京东都曾向极智嘉抛出橄榄枝。不过为了更好地给不同行业、不同需求客户提供仓储服务,这家公司并没有选择拿他们的投资。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很早便接触到仓储机器人行业的Granite Asia,发现极智嘉的产品性能极强,并展现出行业领先的产品稳定性、团队执行力以及客户满意度。最终,Granite Asia在2019年出手,坚定地押注了极智嘉。

  从2019年6月开始,这家公司在一年半内先后完成C1轮和C2轮,投资方包括Granite Asia、D1 Capital、祥峰投资、鸿为资本、云晖资本等。

  据Granite Asia执行董事邝英挥透露,“当时,极智嘉展现出极强的产品能力,同时团队也在海外市场取得了突破。”而Granite Asia的海外资源,也可以帮助这家公司加速业务拓展。

  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于2020年10月获得CPE源峰投资的6000万美元。三个月不到,极智嘉又从中网投、赛领资本、健瓴资本、中金资本手中拿到6000万美元。

  郑勇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早期大家还会担心机器人有没有价值,现在极智嘉验证了,“今天跟投资人对话,我们没太多需要解释的,他们不怀疑我们的成长,很关心你的估值。”

  到了2021年3月,极智嘉完成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CPE源峰、华赛基金、云晖资本等。9个月后,他们又用一年时间完成祥峰投资、清悦资本、英特尔资本、波士顿投资、农银投资、大湾区科创基金、合肥建投资本等投资的E1轮融资,估值达到1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士丹利、蚂蚁集团和高信资本等选择通过买老股的方式,成为了极智嘉的股东。

  上市前,华平投资持股11.86%、Granite Asia持股6.19%、祥峰投资持股5.3%、蚂蚁集团持股4.93%、火山石投资持股3.27%、高榕创投持股2.88%。

  随着上市的钟声响起,这些投资人经过长期陪伴,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收获时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6 20:45 , Processed in 0.2031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