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8|回复: 0

安民:大学选专业=投资选行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 21: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三姐的外甥,今年高考。三姐打电话来说要报学校,孩子不会选专业,想让我帮着选个专业。我说你这个电话打得好,只要他的分数能过线投档,我肯定能够替他选个好专业。三姐说孩子都不会选专业,是不是他读书的高中不行?我问是哪个高中,她说是黄冈中学。我说黄冈中学哪能不行呢,那学校很好。我三姐就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学校好还不会选志愿。我说这一时半会跟你讲不明白。

  然后我跟我三姐电话里聊了一会儿,她基本上听不懂。于是我就告诉她,你让那外甥给我打电话,我来跟他讲。

  结果那孩子打来电话,问专业好不好,是不是看学校专业在全国的排名。我说排名重要不重要,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他问什么最重要?

  我说你所学的专业,今后几年十几年内会不会还存在?这个是重要的。

  如果你学的专业,今后50年内还存在,而且是一个非常大的行业,现在从小起步,到最后越来越大,那么它就是个好专业。如果它是一个科技性很强的专业呢?那就更好。

  不好的专业呢,学着学着,就没了。比如新闻,现在基本都不招学生了,因为没有人看报纸杂志了。

  然后你现在选好了专业,一定要打主意进学校就好好学,别去玩,该读研读研,该读博读博,这样你工作以后,你在一个40年50年以后拓展到非常大的行业里,一心一意去做产品研发,那你一生啥都有了。

  因为你一进那个行业,做的就是那个行业里20%以内的人干的事情,如果你有天赋,也足够努力,那你会成为那个行业里5%的人,如果你没有天赋,或努力不够,那你也能成为那个行业里20%到30%的人。

  在一个非常大的行业里,你即使只是那20%到30%的人,你也会过得很不错。这样你只要开心地去干自己的事情,其他啥也不用操心,一辈子也会过得很不错。

  你记住一点就行,好的行业里的普通人,过得比差的行业里的优胜者要好,如果你是好的行业里的优胜者,那你一辈子就他人仰望的对象。

  然后孩子就懂了,选了几个未来会很大的行业,报了专业。

  专业选好后,我给我三姐再打了个电话。她说孩子没考好,本来有两道题他会做,但犹豫来犹豫去就丢了19分。她听了气得两夜没睡好觉。我说这有什么好气的?孩子如果觉得分数是第一重要的,那就去复读嘛,像他那样的成绩,复读一年肯定能进前几名的学校。她说不想复读,我说既然不想复读,那就有什么样的成绩报什么样的学校,不过是学校差点而已,选好专业就行了。

  三姐说她不懂,但她心理不舒服。我说人生很长,现在选专业其实就是为自己的一生选走哪条路,你路选对了,一生那就很顺了。

  孩子的专业本硕连读,现在选什么专业,包括未来是否读博,其实都只是进入那个行业的门槛。真的进到那个门槛以后,最终做到什么样,还得靠自己一生去努力。有的人可以做院士,有的人一辈子也只是个普通的研究员。但在那些大行业,特别是产业链条很长的行业,即使是普通的研究员,也是其他行业里很多人一辈子努力都达不到的高度。

  就跟我那个59岁从华为退休的同学一样。就是有的人的地板,就是别人的天花板。也就是好行业和坏行业,放到10年20年后看,它们天差地别。

  我三姐还是似懂非懂,但她还是很担心,担心孩子将来会不会顺当。我说你别操心那个了。你三个孩子都顺顺当当的,外甥是你姑娘操心的事情。她说理是这个理,只是这孩子小时候她带得多,心里头总是牵挂,因此一听说考差了19分,她心里就难受。我说,事情都过去了,你用不着为过去的事情怄气。

  孩子只要专业选对了,在学校好好读书,一辈子就会很好的。

  她问你说好,到底是什么样的好?

  我说,他们这个行业,现在还不大,刚刚开始萌芽不久,因此,未来10年内会出好些初创公司的,而且那些初创公司,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开的。

  你外甥可以选择进大些的公司,也可以进初创的公司,而那些初创的公司,稍早点进去的人比较容易有股份。就是孩子只要研发能力跟得上,他们今后比较容易有三份收入:

  第一,工资奖金收入,这是我们普通人都有的,他们只算这一块儿,一般都会高出其他行业一大截。

  第二,股份持长一点,一般都会有分红。因为是个大行业,企业只要能生存下来,就会有利润,有利润就会有分红。

  第三,如果企业做得好,将来可以上市,上市后股份的收入更大了。很多初创公司,持有股份的,上市就值几百万几千万。

  我三姐说,那如果公司不好呢?我说公司不好,他们也可以选择到同行业其他公司去。因为做同样的事情,一去其他公司就可以上手,因此比较容易找到工作。

  然后我三姐说要是真能这样的话,那就好了。只是怎么会这样?我说,我说再多你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你没见过,这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所以你很难相信。但是一定是这样。因为他们和你我不一样,他们的命跟我们的命不一样。

  当我讲到他们和我们命不一样时,我三姐就信了。因为她特别相信命。

  命是什么?其实就是你这一辈子能够达到的天花板,你能不能穿过你的天花板到达上面一层,或者再高一层。或者是你能穿过几层?

  我三姐在宁波帮外甥带孙子孙女,孩子能丢手后,她就说不能吃闲饭,得帮我外甥一把,就去给人家做卫生,一个月收入能有3000出头,然后她就很开心。一年收入4万块钱,是她能力的极限。我外甥拦她不住,就只能随她了。

  这就是她的天花板。然后我看了下武汉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0134元,也就是多数武汉人的天花板是,年收入15万,是我三姐的四倍左右。有可能不到,因为有税和五险一金。

  像我讲过的那个非常特别的同学刘美珍,我真没想到三年前她就已经离世了。她大我三姐一岁,我三姐只上过两三个月的夜校,刘美珍上过一年半日制,我们读五年级时她插班一年,总共只读了两年书。我少年时就离家,人未成年就来到武汉,后来见三姐并不多。所以记忆中的三姐,一直是她年轻时的样子。

  1975年她在花桥河修工程,当年我们区里要让河水改道,把一个山尾削下一大截,讲改天换地;还有后来在大队蚕场养蚕,春蚕大眠放食,一晚上要起来喂三四道。真的是哪里艰苦她人在哪里。我很难把那时青春的她和电话那头为外甥19分怄气两晚睡不好的三姐联系到一起。真的是恍若隔世。

  世事如白云苍狗。每每回家乡时,车过花桥河,我都会看一眼那个山尾。其实现在如果用盾构机,可能两三个月,那里就能打通。可当年就是搞了两年没有修通。我三姐可能并不知道盾构机,现在人看当年觉得不可思议,我三姐看未来中国最好的行业,怎么也想不明白。

  50年代的农村,有很多男女青年都没有上过学,能读到文革高中毕业的人,少之又少。60年代的人要好些,但估计有10%到15%的农村孩子没有上过学,超过70%的农村少年没有考上初中。

  当时能读初中的,一般智力都正常,套到现在,读高中考大学都不会有问题,估计基本能上一本二本。2024年全国本科招生489.97万,考生1342万,录取比例为36.51%,我们那个年代,超过70%的农村孩子考不上初中。

  1962年全国出生人口2200多万,1980年18岁高中毕业生680万,参加高考333万,比例为15%,录取28万,比例不到1.3%。现在上985的比例大致是1.9%,上211的大致是5%弱。理工科好专业的,大致又只占到一半还弱,这样就只有不到3%。

  然后你要说这3%弱的孩子将来会怎么样?肯定会很好呀。因为比例就在那里呀。当然大前提是他们不能放弃自己,得自己上进,他们自己得跟上时代的列车,别上了车却又跳了下来。

  明白了这个,就知道行业的重要性。

  进了好行业,就能进到同龄人的前3%甚至1%,你基本就能超过97%的同龄人。因为行业就是多数普通人的命定,多数普通人的天花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1 03:43 , Processed in 0.0781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