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58|回复: 0

肖磊:假设每个国家都拥有了核武器,世界会怎样演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8 11: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跟大家讨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自从核武器被发明之后,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性敏感话题。从美国向日本投下原子弹,到如今发展非常迅速的核能发电等,实际上整个全球对核工业的追逐一刻都没有停歇。

  但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现实空白,就拿坦克大炮这种武器来说,全球大部分国家都是拥有的,于是我们很容易从历史,或现实战争的角度,去理解拥有坦克大炮这种武器对各方和战争的影响等等。问题是,全球既没有打过核大战,大部分国家也不拥有核武器,讨论这个问题就只能靠“想”,那我们就做个假设,来推演一下如果各国都拥有核武器,世界到底会变成什么样?

  在闲聊之前,做个小提示,以下内容纯属虚构。

  为了更容易理解,我们首先把整个全球各个国家,看成是一个村子里的各家各户,看这个村子是如何从刀斧棍棒时代,走向枪的时代,然后再进入到核武器时代。

  有个叫地球村的地方,有200户人家,在历史很长的时间里,尽管也会时不时的发生械斗或各种矛盾冲突,但最开始的时候,大家手里拿的,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刀斧等,这种武器每家每户都有,彼此之间不存在武器方面的差距。

  这个时候,村子里的秩序,如果从“武力”这个角度来说,取决于三个方面,一个是谁的力气更大,长得更壮实,这样拿着刀斧就更有威慑力;第二个是,谁的亲戚朋友多,家族势力更大,这样打架的时候,人多;第三个是,谁更没有底线,什么恶心和不要脸的事都能干得出来,大家也就会有所顾忌这种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秩序。

  这里面看上去似乎确实如此,但请注意,这只是短期来看,秩序的诞生逻辑是基于单一暴力能力、集体暴力能力和不要脸、没底线,而更长期看,这个村子要持续下去,以上三种力量所形成的秩序,都不可靠,都无法保证这个村子长期的存在。所以,从更长期看,一定会有新的秩序力量诞生。

  那什么是新的秩序力量呢?

  比如勤快、技术等,因为光打架是会挨饿的,那些足够勤快的家庭,会生产更多的粮食,会养出更多的家禽,会做出更多的手工产品;而懂得各种技术的,比如治病、盖房子、做家具等等,都会拥有更持久和更受尊重的生存之道,这个时候,就削弱了单纯“武力”的生存价值。当然,“武力”依然可以产生强制,或者说用抢劫的方式,拿走勤快的人生产的粮食,以及强迫有技术的人为其无偿工作等等。

  但这也并不是该村子里秩序的终极形态,因为任何对勤劳和技术的强制,最后会变成懒惰和技术产出低下、失传等,因为此前的勤劳和对技术的追逐,是基于“为自己”这个最基本的动力,而一旦变成强迫,这种动力就没有了。整个村子最终会变得非常惨败,看似大家都在忙碌(进入人类演化的无效、瞎忙的垃圾时间),但最后耕地的产出会越来越低,直到荒废,各种技术也将无法传承。因为强迫性产生的“动力”,往往是低效的、不可持续的,无法形成真正的积累。

  这个时候,突然间,出现了新的情况,就是村子里,来了一伙大家都不认识的强盗,同时村子周围的野兽也开始变多了,对庄稼和村子里的人都形成了威胁。

  没错,恰恰是因为外部的威胁出现了,才拯救了这个濒临演化性“灭绝”的村子,因为只拥有“武力”的这群人,有了其特定的价值,其不再需要抢劫或强制他人来获得生存资源和存在感,就能拥有村民们自愿供给的勤劳和技术产出,而且还拥有更大的抵御外敌带来的荣誉。

  于是,这个村子有了专门的抵御外敌和各类威胁的分工团队,他们可以不用搞生产和传承技术等,只需要保证整个村子不受外部风险袭扰就可以了。

  从历史去看,为什么游牧体系不太稳定,而农耕文明体系更稳定和拥有技术等传承性,就是上面的这种阶段性秩序形成逻辑。游牧实际上主要停留在暴力分配这一个体系,而农耕实际上已经演变到了靠分工、生产和技术传承等来完成分配和组织体系。

  好,那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这个村子会发生什么呢?

  有一天,村子里的一户人家,由于技术的积累等,捣鼓出来了一把枪。要知道就算形成了稳定的秩序,村子里总还是会有一些小矛盾的。紧接着有一天,有枪的这户人家,就跟长得非常壮实,手里拿着刀的一个村里的壮汉发生了矛盾,壮汉被一枪打死了,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看傻了,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杀人于无形的武器啊,什么身体壮实,什么刀斧,什么外敌猛兽,在枪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实际上此前所积累的秩序,会瞬间崩塌,但这种崩塌,并不是说就一下子乱套了,而是表面上看大家该干嘛还是干嘛,只是私底下完全变了,大家都开始琢磨,能不能自己也弄一把枪。有的人会想,有枪了就可以欺负别人了;也有人会想,有枪了就不会被别人欺负了。但无论如何,想要枪这个事,就变成了大家心照不宣,表面上平静,而私底下想尽办法,甚至不择手段要做成的事情。

  最后,通过学技术、买卖、威逼利诱等等,各种手段,有枪的这户人家,不得不被动或主动的,将造枪的技术转让了出去,就这样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全村各家各户都有了枪。

  很多人可能会说,大家都有枪,等于没枪。实际不然,枪会缔造新的秩序。

  当大家都有枪之后,原来抵御外敌的这种分工,就会出现巨大的根本性变化,不是说长得壮实、拿刀斧打架够狠,就会天然的拥有抵御外敌这样一个分工,因为有了枪之后,直接的身体接触就变少了,只要会使枪就行。

  这个时候,新的秩序是,会强化勤劳和技术的价值,同时大幅的削弱只长得壮实的这一价值,村子里就需要新的“需求”,来解决一些在耕种方面不勤劳,使枪方面也不够灵活,各类技术方面又没有学习和传承能力的这些人的“就业”问题,否则就容易生乱。

  没错,这个时候各种更大规模的工程、建筑等,以及体育、文艺活动就逐步的规模化了,搞更大的工程和建筑,需要壮实的体力劳动者,而唱歌跳舞等,有这方面的才华也是一种非常具有社会价值的职业。整个村子的发展和繁荣,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是“枪”(代表工业时代)的发明,触发了这种进步。

  很多人可能会说,大规模建设和体育娱乐等,农耕社会也有,其实农耕时代的工程建设等,职业化程度非常低,属于农活之外被特定时间征召等去搞建设;体育娱乐层面,其存在性就更狭窄了,只有非常少的宫廷体系才有系统性的体育娱乐活动。

  真正的“工人”、体育娱乐等出现大量的职业化,渗透到整个社会体系,是在工业文明来临之后,工人这个职业就不说了,本身就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体育娱乐的话,实际上我们现在看的各种比赛和大的体育场、演唱会等,都是基于工人群体而出现的。干了一天的活,晚上或周末参加体育娱乐活动、观看体育娱乐比赛、表演等,这些大规模的出现都是在工业化之后。

  当然,这里没有任何职业歧视问题,而恰恰相反的是,正是由于人类的智慧、特点、能力、优势和天赋等的多样性,才使得人类的演化可以适应任何组织、工具等的变化,人类社会的存在才如此的与众不同、充满魅力。

  那枪的负面影响是什么呢,当大家都有了枪之后,枪恰恰也成了自己家庭的威胁,而不仅仅是整个村子的威胁,利用枪自杀的人开始增多了,小孩子玩枪出事故的也增多了,还有一些比较容易冲动的人,拿枪乱突突的也增多了,这对自己和家庭,以及整个村子形成了很大的风险。

  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坐下来,讨论一整套对枪的管理机制,比如小孩不准玩枪,容易冲动的人也不准玩枪等。甚至开始讨论,枪这东西,只允许抵御外敌的人使用,或交给村里最可信的老人或家庭统一管理。

  这就使得整个村子对“可信”、“权威”的这种非常超前的文明概念有了需求,因为要把枪这种东西交出去统一管理,那如果这个统一管理的人或家庭,拿着大家的枪干坏事呢。

  那什么才是“可信”,什么才是“权威”,这些很抽象的需求,又推动了村子里的治理能力的不断进步,因为村子里必须要主动的创造出一种“可信”和“权威”,这就需要考虑非常多的方面,比如道德层面、比如历史表现、比如对枪统一管理的能力阐释和解释等。这个时候,很多如今我们依然在使用的各种只有人类才有的管理、历史、哲学、社会学、法学等等体系就繁荣起来了。

  说到这里,枪对人类社会的塑造,是否可以平移到核武器呢?接下来我们再具体的,讨论核武器的问题,看会发生什么。

  从第一个拥有核武器,并将其使用的国家,给世界展现了其威力之后,其实接下来的事情,就类似于原始的村子里,有一户家庭有了枪,并用枪打死了一个人一样。其他国家肯定会想各种办法,来弄到核武器。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出现遏制核武器扩散的管理机制,逐渐的,各个国家都会拥有核武器。这从表面看,似乎会让世界更和平,大家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了。可是,新的问题同样会出现,全球那么多的国家,管理能力完全不同,这些核武器大概率会出现一个非常恐怖的流向和各种泄漏辐射风险。当每个国家都拥有核武器的时候,全球更多的恐怖分子和极端组织一定会获得核武器。

  这一层面大家可能也都想到了。

  只是这里面,我们需要更广泛的进行逻辑性讨论。比如枪和核武器,站在一种暴力工具的角度,除了杀伤力不同之外,到底有什么不同。这对于讨论核武器和枪的管理机制不同问题,有根本性的影响。

  枪实际上是一种“防御性”工具,而核武器是一种“进攻性”工具。只有对其如此认知和定性,才能有助于解释很多问题。

  我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家庭,没有主动性伤害其他人或其他家庭的想法,让这个家庭,选择一个防御性工具,大概率会选择枪,而不是威力很大的炸药。因为如果有强盗或贼人进入这个家庭对其实施犯罪的时候,这个家庭成员,完全可以拿起枪将闯入者击毙。这种防御成本是最低的。但如果是用炸药,大家可以想想,虽然有可能炸死强盗,但也有可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家都给炸没了。

  所以说,炸药这种东西,跟枪比起来,实际上是一种“进攻性”武器。如果这种炸药还有更大的威力和辐射性伤害,用来防御和击退闯入自己“家”的强盗,那就变成了杀敌一千,自损五千了。

  这就是枪和核武器的根本性不同,也可以说是其他武器跟核武器的根本性不同。

  那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其实最重要的一个结论已经出现了,就是核武器作为一个只有在“进攻性”这一体系下才能发挥更大作用的武器,最好不要掌握在每天都想着“进攻”别人的国家或组织手里。这就是恐怖分子和极端组织为什么绝对不能拥有核武器的原因,因为这些家伙每天想的就是“进攻”,而不是“防御”。

  那如何防止恐怖分子和极端组织永远的无法得到核武器呢,就是不能让没有管理能力的国家拥有核武器(也就是不能让各国都拥有核武器)。这个时候,大家的讨论焦点,就会停留在什么叫具体的“管理能力”,而事实上每个国家都可以说自己有管理能力。

  我这里给大家说一个我的理解,越是核武器对这个国家的安全问题越重要的国家,恰恰可能管理不好核武器。反过来说,就像类似联合国五常这样的国家,他们的安全,核武器所发挥的作用其实非常低,就算没有核武器,一般的国家是不敢轻易打这些国家的,那这些国家所掌握的核武器,对世界来说就是安全的,因为没必要动不动就拿核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安全。

  这个世界实际上没有绝对的和平和安全,基于这样一个永久的事实,还应该动态的看核武器的问题。

  由于核武器是一个“进攻性”价值,远大于“防御性”价值的武器,人类对其最好的管理模式,就是拥有这种武器的国家越少,对大家越安全,这跟枪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就意味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是随时都可以利用在自己土地上引爆核武器的方式,来击退侵略者的,这其实并不符合事实。

  绝大多数情况下,当敌人打进本国领土的时候,大家都会说,拿起枪,把他们赶出去,而如果是说,拿起原子弹炸他们,这个恐怕有问题,很难执行这样的操作。所以核武器只有基于“进攻性”的扔到对方领土上,才能更大的发挥作用。

  基于此,有两个思考供大家讨论。第一个是,现有拥核国家的和平承诺非常关键,因为如果一个拥核国家,总是想侵略他国,总是想“进攻”,那就会放大核武器的客观“价值”,必然会刺激其他国家拥核。再强调一遍,这种和平时期的拥核承诺,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因为核武器是“进攻性”价值武器,当你拥有这种武器的时候,同时还存有“进攻性”行动和表现,那对于其他无核国家来说是很恐怖的事情。

  第二个是,绝大多数无核国家面临的安全问题,实际上就算拥核也解决不了,反而有可能因为拥核,带来更大的不安全性,丧失掉更多,远比拥核重要得多的发展利益。因此说,无核国家,想要获得更大的安全性,实际上最根本的是,创造各种武器,甚至是核武器之外的,对世界的更多贡献,这种对世界的更多贡献,对其带来的安全保障,对很多国家来说,比单纯的拥核要更加可靠。就像苏联这样的超级核大国,也没有因为拥有核武器而避免自我解体。

  我再举个例子,就像如今发展得非常好的,类似新加坡、荷兰等这样的小国,对世界的贡献也非常大,这些国家的安全,实际上更多的来自其发展创造的对世界的贡献。如果有一个国家,就是要给这样的国家扔核弹,那恐怕会遭来其他拥核国家的集体核报复。

  当然,我这里只是举例,很多人会觉得,类似新加坡、荷兰等这样的国家,是因为有美国等保护,才有安全感的,其实美国所谓的,对这些国家的保护,只是一种顺水人情罢了,真要是导弹对轰或核大战,美国一个军事基地就能保护这些国家?开什么玩笑。

  而真正更长久的,能保护这些国家的,是其对世界发展的贡献,这就会使得,任何强行对这些国家进行轰炸或侵略的国家,会显得野蛮和无能,是不得人心的,是会遭到全球性整体反噬的,这才是无核国家所需要考虑的。也就是创造核武器之外的安全保护,这种基于自身发展和对世界发展贡献的安全保护机制,恰恰要比单纯追逐核武器要更有效,更持久。

  总结来说就是,如果全球各国都拥有核武器,带来的将是大量的核泄漏危机,以及恐怖分子和极端组织的拥核,从而实施巨大的人类伤害风险。同时,也正是由于核武器的特殊性,截至目前,所有的拥核国家,实际上都非常负责和谨慎,这是值得欣慰的,但这种趋势是否能保持,目前看也并不是非常乐观,还需要持续关注。

  这里面更重要的一点是,核武器所刺激出来的,对人类演化的正面效应,也是值得思考的,这不仅仅是核工业层面,而更多的是对人类社会安全观念、组织体系、发展理解等等层面,当拥有核武器比拥有枪炮要难很多倍的时候,会刺激人类从更大的和平发展的角度和对世界的贡献,来获得更持久的安全,这远比各国在经历了彼此都拥有枪炮体系下的一战和二战,从而才开始走向新的和平发展和组织体系要幸运得多。

  人类大概率不会再经历核大战,然后才开始重新思考核大战之后的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下实际上就是“核大战”之后的世界,只有这么理解,人类才可能避免真正的核大战和基于核武器的偏执安全观,以及更积极的讨论未来所需要的和平秩序。

  再追加一句,作为一个理科生,我要说一句,文科依然很重要,依然不会过时,只不过以前的文科,是基于解释过去,没有更好的面向未来,所以被落下了。人类世界不能只有理科,技术的强大,需要更强大的人文学科来驾驭,否则人类就是在看似光明的大道上,奔向更深的悬崖。尤其是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想要获得更拟人化的人工智能产品,整个体系对人文社会学的理解,对整个人性和哲学等体系的产品化,会变得更加重要,这类人才的缺失,恰恰是制约人工智能产品跨越真正“智能”鸿沟的最关键因素。

  以上仅供闲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7 21:13 , Processed in 0.0937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