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9|回复: 0

陶然:伊朗为何这么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6 21: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短短一天之内,伊朗军方1、2、3号人物以及9名核物理学家被清除,以色列的行动再次震惊了世界。而伊朗的反击却显得绵软无力。

  伊朗外长还说,如果以色列不终止袭击,就不会参加与美国的谈判。意思很明显,都这个份上了还想着谈判,伊朗简直怂出了新高度。

  那么,伊朗为何这么怂?

  (伊朗现任外长阿拉格齐)

  01

  市面上流行一种解释,就是伊朗属于“小族临大国”。

  占人口25%的阿塞拜疆族,占据了上层,而占人口65%的波斯人属于被统治者,类似于大清,人口少的满族凌驾于四亿汉人之上。

  当年大清“小族临大国”,所以面对列强欺压时,不敢动员民众,只是割地赔款。伊朗既然类似于大清,那么自然也不敢动员。

  于是每一次挨打,伊朗都会怂。

  这种解释有其依据,就是哈梅内伊属于阿塞拜疆人,不少革命卫队高层(比如苏莱曼尼)也属于阿塞拜疆人。但在我看来,“伊朗大清论”并不严谨。

  属于将中国历史生搬硬套后,得出的结论。

  证据,主要有两点。

  一是伊朗总统佩泽,也属于阿塞拜疆人。

  理论上,他应该是哈梅内伊一边的,对吧?但事实上,他和哈梅内伊的矛盾早就不掩饰了。

  佩泽属于改革派,没当总统前,明面上还尊重作为最高领袖的哈梅内伊。

  当了总统后,两人矛盾迅速激化,佩泽在公开场合已经不怎么顾忌,各种暗示乃至明示,让支持者们起事,推翻现有体制,矛头直指哈梅内伊。

  这一点也不合理。

  要是伊朗体制炸了,波斯人重新占据优势,佩泽这个总统还能当?

  证据二,霍梅尼的孙子哈桑。

  作为霍梅尼的孙子,哈桑堪称根正苗“绿”,血统还是阿塞拜疆人,妥妥的统治阶层,应该坚决维护哈梅内伊,维护现有体制才对。

  但哈桑比佩泽更激进,是毫不掩饰的亲美派,在伊朗亲美派里都属于最亲美的那种。

  佩泽和哈桑的不合常理举动,如果用我们那套“小族临大国”解释,根本解释不通。

  民族主义视角,在我们看来是正常的。但在中东,民族主义尚不成熟,许多时候,大家无所谓是什么民族,只要都信教就可以了。

  这就使得,改革派里有波斯人,有阿塞拜疆人。

  强硬派里,也有波斯人,也有阿塞拜疆人。

  那种单纯用民族,去界定派别的观点,既不科学,也不符合实际。

  多了解伊朗就会知道,伊朗的民族矛盾并不激烈,波斯人和阿塞拜疆人现实中非常接近,双方几乎没有区别,无论语言还是风俗。

  伊朗最大的民族矛盾,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

  伊朗境内,西南部的胡齐斯坦省,有几百万阿拉伯人,但阿拉伯人在伊朗人口中占比不大,在体制内就更少了,谈不上统治。

  其实,伊朗怂的根源,还是经济。

  02

  过去数十年,在西方的制裁下,伊朗经济举步维艰,通胀率动不动就百分之50,民生之艰难,社会之不满,早已不是一朝一夕。

  西方制裁威力是很大的。

  很长一段时间,仅G7的GDP总量,就占世界GDP总量的一半,直到今天,依然占40%左右,加上其他西方国家,轻松超过50%。

  关键是,西方不仅自己封锁,还要求其他国家二选一,都不许和伊朗做生意。

  有几个敢不从的?

  这样一来,伊朗的经济不可能不难,以石油为例,伊朗的石油出口第一大客户,是中国,但中国企业不敢直接购买伊朗石油,必须走马来西亚转口。

  中国的底气,比其他国家大得多,尚且缩手缩脚,其他国家更不用说。虽然伊朗经济不行的根源是被制裁,但普通人是不会想那么多的。

  他们只会觉得,就是高层无能,你们但凡和美国谈判签个协议,放开制裁,不就能好起来了吗?

  别以为这种想法很可笑,想想中美贸易战时,有多少主张投降的人就知道了。中国体量大,被制裁还不到十年,舆论场已经怨气冲天。

  多少人喊着躺平,多少人喊着投降。

  伊朗体量小,抗打击能力弱,又被制裁了几十年,普通人利益受损严重,权贵们的利益受损也很多,体制内严重不满的人并不鲜见。

  喊着躺平和投降的人口比例,只会比我们多得多。

  这种不满,会演化为政治斗争,进而外溢,这就是以色列总能找到伊朗高层行踪的原因。严重的怨气,让伊朗内部有的是各种带路党。

  伊朗网络上,有一则广为流传的笑话。

  两个摩萨德特工找到一名伊朗人,两名特工先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然后问伊朗人,是否愿意为摩萨德工作。

  伊朗人回答:可以,但我能分期付款吗?

  伊朗人为摩萨德工作,理应由摩萨德支付报酬,为什么是伊朗人分期付款?

  这则笑话的意思,一是表明许多伊朗人的怨气,哪怕给摩萨德倒贴钱,他们也愿意,只要能干掉伊朗政府;

  二是讽刺伊朗的经济现状,大家都拿不出钱,只能分期。

  虽然是笑话,但再看看伊朗高层的损失,你就不会觉得是笑话了,伊朗内部,真的有许多人愿意倒贴。

  而伊朗高层的努力,还加强了民间的怨气。

  为了抵御外敌,伊朗努力发展工业,作为匹配,自然需要完备的教育体系。

  伊朗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位居中东第一,伊朗能制造那么多导弹和无人机,多亏了大量的工程师。

  但随之而来的,是负面影响。

  由于严重的制裁,伊朗很难融入世界产业链,只能卖一些石油和天然气,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工作岗位少,连月薪两千的岗位都很少。

  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大量年轻人,根本找不到工作,不是说月薪三千不想干,而是根本找不到。

  在伊朗,月薪三千都是奢望。

  你和人们讲大道理,表示苦难都是美国制裁导致的,道理虽然对但是没用,大家不想听。

  如此局面下,伊朗经不起一场大规模战争。对此,伊朗高层办法不多,只能勉力维持。

  整个伊朗精英圈子的唯一共识就是“苟”,希望苟住一段时间发展经济。

  然而,敌人不会给伊朗机会。换了你是以色列,你会允许伊朗苟一段时间?开玩笑,伊朗这么弱,“抵抗之弧”已经令以色列焦头烂额。

  要是让伊朗猥琐发育,那还得了?

  不过,伊朗想获得发育时间,还是有机会的。正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如果伊朗能像抗美援朝那样,把敌人打怕一次,自然能获得发育的时间。

  不过,伊朗大概率没那个胆子。

  既然如此,就别怪内塔尼亚胡“柿子捡软的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3 02:29 , Processed in 0.0937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