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22|回复: 0

陶然纪:特没谱最近又要搞什么事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5 17: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地时间5月12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道行政令,要求药品降价59%到90%。医疗利益集团可是很可怕的,也是最大的利益集团。

  难道,特朗普要动他们,要动“董小姐”?

  01

  美国的药物价格,一直是世界最高,许多药物的价格高得离谱,经常出现同一种药物,在美国很贵,但在中国却便宜得多的现象。

  随便举两个例子,特瑞普利单抗,一种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药物,在中国的单价不到2000元人民币,在美国则超过8000美元。

  呋喹替尼,一种癌症治疗药物,在中国每盒约2500元人民币,在美国每盒不低于2.5万美元。

  哪怕是美国企业生产的药物,很多时候,也是在中国的价格比在美国低,美国的天价药物,早已不是新闻,许多美国人一旦生病,就跑到加拿大、古巴等国治疗。

  就是因为负担不起,美国本土的药物或治疗价格。

  而这一切,得“归功于”医疗利益集团,这个比军工复合体还要可怕的庞然大物。军工产业,起码促进了美国的社会进步,让美国有武力收割他国。

  医疗集团有什么贡献?

  花着世界最多的钱,却让美国的人均寿命,位居发达国家的倒数第一。

  面对外界的批评,医疗复合体的说辞,来来去去就是,“我们卖药物一点也不挣钱呀,研发成本太高,风险太大,呜呜呜~”。

  实际上,只要翻开美国各大医疗企业的报表,就会发现他们有多么赚钱,年利润动辄以数十亿美元计,就这,还敢天天哭穷卖惨。

  难怪“路易吉案”发生时,美国平时斗得不可开交的左右两派,都拍手称赞,实在是太可恶了。

  其实,历届美国政府,都想要降低药物价格,奥巴马的想法是搞全民医保,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医保,美国是没有全民医保的。

  有的只是商业医保,这就导致覆盖范围差异极大,有的医保公司覆盖范围广,有的医保公司覆盖范围窄,导致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时至今日,依然有十分之一的美国人,没有买任何形式的医保,注意,是任何形式,连类似于新农合都没有的。

  奥巴马的想法没有错,但很快就遭到了抵制,毕竟政府要搞全民医保,等于抢医保公司的生意。

  他们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到了拜登时期,干脆效仿中国搞起了药物“集采”,在一些蓝州进行了“集采”试点,据说效果还不错,部分药物的价格降低,政府减少了采购成本,居民得到了实惠。

  如此,算是三赢。

  然而,随着拜登下台,“集采”迅速没了下文。

  现在,轮到特朗普了,这道行政令,意味着他也要挑战一下医疗利益集团。

  那么,他能否成功?

  02

  首先,降低药物价格,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道行政令毛用没有。

  看看中国为了“集采”,做了多少工作,就知道了。

  “集采”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想要降低药物价格,“集采”是必由之路,为什么?

  任何领域,只要形成了垄断,就会高价。曾经的中国汽车行业是如此,美国的药物行业也不例外,美国药物零售端的垄断十分严重。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反垄断。

  如果做不到,就应该退而求次,把政府能够控制的市场,拧成一股绳,也就是“带量采购”,这样,等于增加了买方的话语权。

  有了足够的量,就会有企业愿意看在“量”的份上,进行降价,只要你们给的量足够。

  尽管有些药物,市场上只有一两家企业能生产,对于这些企业,“集采”能达成的降价幅度不大,但类似的情况,并不算太多。

  正常情况下,一种药物总有不少企业能生产,这正是“集采”的关键。

  否则,你既没有采购的“量”,也没有反垄断能力,谈何降低药物价格?

  很遗憾,目前,还看不到特朗普有配套的系统工程,只是签署了一个行政令。建立“集采”系统,是个需要耐心的多年工程,特朗普未必有耐心。

  这里面还涉及到众多精细操作,看了这几个月,特朗普的种种操作后,我觉得,很难期待他有这种能力。

  即使建立了“集采”制度,也不一定能顺利运行,看看中国的“集采”制度,自运行以来受到了多少非议?

  毕竟药物降价,实打实地损害“董小姐们”的利益,光是提成就少了一大块。

  而美国的情况,更复杂,其中还夹杂着党争。

  就算特朗普一切都做对了,民主党会让你过关?在党争极化的情况下,双方都巴不得对方失败,哪怕付出的代价,需要全民承担。

  比如,最近中美在瑞士达成关税协议,就引起了一些民主党人的不满,他们觉得,中国对特朗普不够强硬,实在是太软弱了。

  现在,正是对特朗普进行围殴的时机,中国不妥协,等美国通胀起来,他不就完蛋了?可你们偏偏要谈判,还一不小心谈出了大成果。

  如此,大通胀岂不是来不了?

  太可惜了。

  别笑,不少民主党人,都是这般心态,他们巴不得其他国家都对特朗普强硬。这种局面下,特朗普的一切改革,都休想通过。

  我不是针对你的改革措施,我纯粹是针对你这个人,就是对人不对事。

  而美国医疗行业从业者,大部分是偏向民主党的,“董小姐们”早就恨特朗普入骨了,还想动我们的蛋糕?

  做梦。

  因此,特朗普对医疗集团的挑战,大概率很难有下文。

  坐在大洋彼岸的我们,不应幸灾乐祸,更应警醒自身,想想从去年起,“集采”制度被泼了多少脏水。

  诚然,“集采”是存在问题的,比如价格有时候太低,但这只是技术性问题,调整即可,“集采”的大方向没错,不能因为技术上的问题,就否定大方向。

  绝不能因噎废食。

  去年,还有许多人傻乎乎地反对“集采”,并声称自己是病人,希望自由地选择药物。

  今年,出了“董小姐”的事,“集采”的争议小多了,就应该坚持走下去,这是正确的道路。

  自由选择药物?

  听着很美好,但最终获利的恐怕不是患者,而是无数“董小姐们”。如果不想“董小姐们”变成美国医疗集团那样的庞然大物,就得支持集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7 17:56 , Processed in 0.1093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