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42|回复: 0

大树镇长:技术官僚的日子,不好过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7 04: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朝乾隆年间,皇帝弘历颁布诏令:将汉军旗开除出旗,不再享受有旗籍的各类待遇。

  也许是作为铺垫,一些汉军旗大佬营私舞弊给自己子女大开入旗籍后门的丑闻已经传得天下皆知,百姓无不痛恨。

  清代的汉军旗,用现代的话讲类似于“技术官僚”。个别丑闻爆出是偶然,但作为一个阶层整体受到冲击,是由历史的必然性的。

  定位技术官僚的汉军旗受到冲击,说明清代经济社会危机已经蔓延到了统治集团边缘。

  乾隆时期的清朝达到了极盛,但兼并引起的贫富不均的后果已经开始有明显的反映。

  再加上和西洋马嘎尔尼就外贸谈判的破裂,清朝内外经济增量都有减少。

  面对日益缩小的蛋糕,在苦一苦百姓之后,也轮到统治集团内距离核心最远的汉军旗苦苦了。

  而且,客观上,汉军旗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

  清朝汉军旗起源于清朝早期设立的使用西洋火器的技术部队“乌真超哈”。

  乌真超哈的早期成员原本是明朝孙元化组建的学习西洋火器技法的新军。后因为欠饷发动叛乱,在孔有德率领下投降后金。

  当时,这批掌握西洋技术的汉人势力,在后金(清)内有两个历史使命:

  第一,就是为后金研发先进的撒手锏红衣大炮,这是直接的使命。

  第二,作为清太宗皇太极扶持的新兴势力,冲击以四大贝勒为代表的守旧团体,帮助清太宗完成从后金到清的改革。

  在清太宗皇太极上位初期,八旗的守旧派有满洲出身,而且战功赫赫,话语权很大,能对皇太极的改革形成阻碍。

  汉军旗的优势不仅在于他们懂技术,还在于他们没有满洲出身,只能依靠皇太极的提拔,所以确保了对皇太极的忠诚,而且也不会和守旧派合流。

  另一方面,提拔新人稀释老人的话语权,比直接打压老人更温和一些,保证了高层的总体团结。

  通过这样的操作,清太宗在保持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从后金到清的巨大转变。

  之后一段时期,汉军旗作为“在满洲朝廷中担任要重要职位”的满汉缝合处,享受到了双边的优待:

  一方面,他们出身汉人,广大汉人百姓对他们有亲切感,认为他们是靠自己的努力实现阶层跨越的模范。百姓们拿他们做例子鼓励自己的孩子习文练武,争取入旗上岸。

  另一方面,他们在清太宗改革中立下大功,能进入满洲的圈子。他们不仅享有权力和资源,而且八旗勋贵还很乐意通过优待他们来表现自己满汉一家、尊重人才。

  然而,时过境迁,清朝改革已经完成,而且也已经成功入关。汉军旗逐渐从两头获利,变得两头遭忌:

  他们虽是汉人,但却不再认为自己是广大汉人百姓的一员,反而“上车关门”,设立各种门槛阻止百姓通过奋斗达到他们的地位,同时给自己人大开后门。

  面对满洲勋贵,他们以“八旗子弟不懂技术”为理由,拒绝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

  结果,在百姓眼里,他们成了得势就忘本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在八旗勋贵眼里,“我阿玛冒着刀枪箭矢血战入关,你个多读了几本书的酸子竟敢对我指手画脚”。

  之前康熙盛世时蛋糕够大,能把八旗、百姓和汉军旗都喂饱,大家还能和谐相处。

  后来因为马嘎尔尼的事和英国闹翻,外部增量减少后,汉军旗作为享受优厚待遇却不掌握核心暴力的技术官僚阶层,在危机首先会被献祭。

  而乾隆自己从小作为皇族二代被培养,有着较浓厚的满洲至上思想,则加剧了这一趋势。

  有能力吃技术饭当然很了不起,但如果仗着自己的技术傲上欺下凡事只顾自己,那遇到危机时很可能被第一个献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11:29 , Processed in 0.3438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