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45|回复: 0

安民:人民群众对世家的态度,关键还是看本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5 12: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维《少年行》之二写道: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这首诗我很喜欢。曾经在选一个古诗读本时,我选了王维的一组诗,其中就有这首。还有《少年行》之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我非常喜欢王维年轻时的那种豪迈不羁。尽管他写的是公子哥的生活,而我那时非常穷。

  讲这个,不为讲别的,为的是讲世家大族。

  王维出生于701年,721年中进士。羽林郎是汉代设立的禁卫军官名,主要职责是宿卫侍从,通常由六郡(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世家大族子弟担任。隋唐时期仍然沿用羽林郎职位,普通人家子弟自然不可能入选。王维的高祖父为赵州司马,曾祖父为扬州司马,祖父为协律郎(乐官),父亲为汾州司马。作为唐代“五姓七望”中太原王氏两大分支之一的河东王氏,王维家族是标准的世家大族。他兄弟五人,有代宗朝宰相王缙,江陵少尹王繟、王紘,还有太常寺少卿王紞。《新唐书》中将王维一族列为汉司徒王允之后。王允在汉末的乱世很有名,《三国演义》中,就是他设计用貂蝉除掉董卓。他的计策一连用了美人计、离间计和连环计,最后吕布董卓反目,吕布亲手杀掉了董卓。所以,王允尽管在《三国演义》出场时间不长,但仍在历史上很有名头。

  从周代分封制开始,世家就进入了中国历史。秦改分封制为郡县制,汉承秦制,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就跟世家纠结在一起。没有地方世家大族的支持,很多事就做不成,典型的如刘秀,就是得到南阳和河北世家大族的支持,才3年就从起兵到称帝,开创了东汉。所以世家大族在东汉继续发展,因为刘秀起于世家大族的支持,因此无法抑制地方豪强。也因如此,东汉起于豪强,终于豪强,因此而兴,因此而衰。东汉末年的历史,就是世家大族对皇权的掌控和把玩的历史。

  对世家地位的进一步巩固是魏,代表制度就是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它最终导致中国在数百年中成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等级社会。李白出身商贾,尽管才华横溢,可一生没有机会真正进入仕途。唐科举要考诗,可李白从来没有资格考科举。所以读李白的诗,他在全国各地玩得很痛快,可一只眼睛总是望向长安。如《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再如《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黄鹤楼上有人吹个笛子,你就想到官场失意的贾谊了,想到长安顾影自怜了?还有那么豪迈的《将进酒》,也是如此,安慰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可那是下品无士族的社会,有科举又怎么样呢?哪有你的机会?

  中国一直有人捧民国和晋朝名士的臭脚,而我在2014年,就在博客上写过中国历史上的门阀政治,批判它们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而且我从族谱上找到过证据,就是族谱上有从仕魏羽林郎开始,从第13代到39代,只有两代不为官。中间有一代不为官,只是因为想当隐士。

  第39世生于848年,

  登唐昭宗进士第,官大理寺评事补令贵池,梁时与子文俊调浮梁,遂成家于景德镇落马桥居焉。

  就是一直到917年唐朝没了,后面是后梁,即梁唐晋汉周那个时候,当官的历史才结束。

  所以,我喜欢批判那几百年的社会风气。世家大族堵住了整个社会的上升空间,垄断从县官到朝堂的整个体系,甚至垄断知识,普通百姓没有出路,看不到任何希望。这样的暗黑时代,那必须要批判。

  九品中正制结束于科举制,但真正退出历史舞台,则是缘于唐末黄巢的一把大火。他在长安把五族七姓的显赫世家杀了个干干净净。其中也包括太原王氏,王维家族就源于太原王氏。

  黄巢有诗《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那意思就是:毁灭吧,累了。

  陈胜有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黄巢一把大火,表达的正是历史中的阶级正义,那就是历史正义。

  不讲这些了,都讲了N多遍了,没有意思。

  本次的经济学神医事件,本质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90年代与国际接轨的一个表现,背后就是有人打着与国际接轨的旗号,干一堆烂屁股的事情。一切学美国,美国有什么,我们就要有什么,美国就是好的,美国就是对的,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有,我们就要有。关键是,有的人要以此为跳板,来安排自己人的子弟。它就是门阀+与美国接轨的一个怪胎。

  人有很多都会遗传,身高会遗传,相貌会遗传,甚至疾病也会遗传,但智力并不遗传。这是上天给大家创造的机会,否则社会一潭死水,跟印度一样,那就完蛋了。所以我们看到有些父母小学没毕业,但子女一路开挂读进清北,还有父母都是清华北大的,但子女就是学习不好,搞得父母都一头包。

  父母都爱孩子没有错,但通过一些打着“学习先进”的幌子搞的这类设计,玩儿里格楞,这就是拿百姓当傻子了。这类事情,只怕不揭开盖子,揭开了,可不就那啥了吗。所以,经济学神医事件背后,一定会被深挖的。

  但中国要不要复合型人才呢?要。要不要引进国际理工科一流人才呢?坚决要。不过文科就免了。那么,像经济学神医的后门和需要复合型人才,海归有间谍与引进国际理工科一流人才,这二者之间以什么区分呢?

  以实事求是区分。

  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有金刚钻,你就别揽那个磁器活儿了。标准是什么?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才是标准。否则你占着茅坑不拉屎,老百姓就会想着把你掀翻,让你掉进粪坑里去球。

  钱学森一样是世家,梁启超一样是世家,梁家9个孩子,一门三院士,其他6个孩子都成器。这也很正常呀。

  关键是他们真的有本事。老百姓不说钱学森的世家不好,也不说梁启超的世家不好,也不说林徽因的世家不好,为何?因为人家真的有本事。

  新中国好就好在,无数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家的子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即使不说完成人生的逆袭嘛,至少可以在社会进阶方面自由浮沉,各凭本事对吧。前些时我查访了周边的房价,一个很不好的感觉就是,以后一套房子会成为很多人一生的限定。就是一个年轻人,读完大学,找个工作,然后多数人到结婚前贷款30年买房,到房贷还完了,人也就退休了,然后家里并没有剩下多少存款。他们一生的贡献去了哪里?一套房,再就是银行30年的利息。这件事和经济学神医的事情,给我的感觉都很不好。

  因此,未来普通人要怎么实现人生跨越呢?当然先得读书,再就是要有盈余,然后要么有自己的小企业而且还要生存下来,要么跟对创业队伍,要么进行跨越周期的投资,用投资收益来完成自己的人生蜕变。而要做好这类投资,得要选好投资的行业,就是选择那些行业空间大、增长时间长倍数高的行业,陪同行业一起成长。《行业分析(3):新的万亿级别的行业,新的万倍成长空间》正是这样的行业。

  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两国会采取什么战略战术呢?逻辑推演的结果就是,中美两国会将主要力量配置在做大增量上。双方会向彼此都看好的新兴产业里拼命地砸钱,砸工程师和科学家,然后做出各自优秀的产品打擂台。新兴产业因为全球有需求,市场很大,且是增量,因此在这场竞争中,双方的GDP就越做越大,双方的经济都发展,技术扩张,市场扩张,产业扩张,销售扩张,最后是GDP扩张。

  这些增量的行业,既是国运,也是大势。是未来台风能吹起来的地方,建议投资者需要高度重视。历史反复证明,凡能洞察产业与社会发展大趋势,能抓住这种社会大发展和行业大裂变历史契机的人,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对社会发展大势和产业发展大势,很多人研究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可能没有结果,但我们经常能从一些细微的地方,一叶知秋,发现一些产业的巨大机会。以前讲到过1997年写的房地产的文字,还有2014年2月写的新能源汽车的文字。今年发现两个产业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11:24 , Processed in 0.0781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