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的百日新政,成绩如何?丨美国财长称贸易谈判需要中国先妥协
美国财长称关税谈判需要中国先妥协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日表示,美中关税战需由中国率先缓和。他指出,中国对美出口是美国对华出口的五倍,现行高达125%的关税体系不可持续。
尽管中方已对部分商品取消关税,释放降温信号,但贝森特强调,美方仍备有“升级选项”,包括实施禁运。
此外,美国正优先与15至17个国家推进贸易协议,首份或将是与印度达成的协议。上周,美中官员在IMF-世行会议期间会晤,讨论了“金融稳定”议题,但未触及贸易问题。
IBM豪掷1500亿投资美国制造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向美国投资1500亿美元,其中超300亿美元用于推动本土主机及量子计算机制造。
CEO阿尔温德·克里希纳表示,此举旨在巩固IBM作为全球尖端计算与人工智能中心的地位,并强调公司已运营“全球最大量子计算机舰队”,将继续在美国本土完成相关设备的制造与组装。
此次投资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互惠”关税政策之际,芯片、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获关税豁免。
IBM最新财报显示,一季度营收145.4亿美元超预期,但净利润同比下滑34%至10.6亿美元。
特朗普的百日新政,成绩如何?
特朗普回归100天,政令频出,成效参差不齐。
打击非法移民的数据亮眼,非法入境人数大幅下降至3月仅7,181人。全面加征关税,最高对华达145%;签署禁跨性别运动员参赛及削弱DEI政策的行政令。
没有做到的方面也不少,尽管通胀从上任时3%降至3月2.4%,但因关税推高物价,民众尚未见到能源账单减半。
此外,特朗普承诺的结束俄乌战争、推出大规模减税法案均未实现,且国债压力加剧。而马斯克亲自挂帅的“政府效率部”,效果也非常有限。
iPhone回美国生产,注定难实现?
特朗普政府再提“让iPhone回美国造”,但现实比口号复杂太多。
iPhone含约2,700个零件,187家供应商分布在28个国家,仅5%来自美国。绝大多数精密零部件来自中国、台湾、韩国与日本,最后在中国组装完成。
若iPhone回到美国制造,一台iPhone成本或高达3,500美元,远高于当前售价。此外,中国工厂的速度、规模、灵活性,非美国短期可替代。
尽管苹果正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度,但“脱中”过程需数十年,远非一届总统任期能完成。
西班牙6000万人陷入“黑夜模式”
西班牙周一突遭全国性停电,政府紧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此次断电波及铁路、航班、红绿灯与移动通信,超100列火车停驶、3.5万乘客被疏散,马德里、安达卢西亚等地陷入瘫痪。
电网在凌晨12:33一度瞬间失去15GW电力,占全国当时总需求的60%。专家初步排除极端天气,怀疑是系统性故障。
截至晚11点,仅恢复一半供电。西班牙高度依赖可再生能源,本次事故引发对能源转型安全性的深切担忧。总理呼吁民众减少出行,避免恐慌。
中美贸易战倒逼中国制造业转型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订单锐减,部分工厂被迫裁员、暂停生产。
据咨询公司分析,义乌、东莞等出口重镇的玩具、日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冲击最显著,约1000万至2000万对美出口相关从业者面临压力。
为应对危机,部分企业转向国内直播带货。电商平台亦发力内需,京东宣布斥资2000亿元收购出口商品转内销,百度推出AI虚拟主播助企业降本拓销。
与此同时,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部分转向印度生产或开拓加纳、巴西等新兴市场。美国商会指出,超125%关税已使部分企业难以为继,而中国市场与消费习惯差异亦成转型挑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