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5|回复: 0

格兰:重要会议,解读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说一下宏观。

  关于中美关税,市场上有两个传言。

  川普和白宫官员表示,双方贸易谈判已经开始了,并进行了较低层级的谈判。

  但是今天被中国的外交部直接否认了:“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

  双方的态度不同,其实反映了各自动机:

  美方想做的,是急于安抚市场。

  我们想做的,是有一个好的谈判起点再谈。

  中美当然最终是要谈的。

  美国是消费大国,最终消费需求占全球总需求比重约在30%。而中国是制造大国,中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比重的29%左右。中美双方现在所设置的高水平关税肯定是难以为继的。

  高关税不是目的,也不是终局。

  第一轮已经分出胜负了。

  先让步的、做出更多妥协的国家,就是美国。

  本质上是美国经济扛不住了,高关税不仅没有给美国带来工厂回流,反而加重了通胀,并且导致了经济衰退。

  高盛最新研报,预计美国GDP同比增速将从去年的2.5%放缓至今年的0.5%,按第四季度同比计算。

  再说说刚刚发布的四月会议,详细解读一下:

  关于会议的时间和基调,我在前天的《重要会议要开了!有什么看点?!》已经讲过了:

  今天如期召开了会议,坦白讲,总结陈述句比较多,增量信息不多,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在政策基调方面:

  “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一句话,调子是以稳为主。

  首先看,财政政策方面。

  “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今年财政支出并不慢,去年5月中下旬才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提前了一个月,4月24日就发行了。

  从赤字来看,今年一季度实际赤字率直接达到了-4%

  往后看,考虑到关税带来的影响,财政政策可能会分三步走:

  1、继续加快专项债发行、加快支出落地,拉动投资、经济增长和就业。

  今年当前我们就走到了第一步。未来两步走不走,你看着对美博弈的情况:

  2、必要时调整支出用途。2024年7月,1万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拿出3000亿元调整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短期就能拉动消费增速回升。

  3、赤字、特别国债、专项债进一步扩张。为了应对关税战所带来的外部冲击,中国需要留有足够的财政政策空间。

  其次,货币政策方面。

  会议指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这话的意思怎么看?

  意思是降准降息要来,但具体哪个月降、降多少,得看三个条件:

  1、如果GDP、消费、出口数据变差,降准降息会更快落地。

  2、如果股市持续下跌,企业融资低迷,央行可能提前出手。

  3. 如果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中国的降准降息也可能来得更快。

  总之,降准降息的落地节奏上取决于经济数据、市场预期和外部冲击的实时研判。

  简单讲,现在还是留牌的状态,视情况再决定出不出。

  “会议指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原本的表述为“研究推出”,而现在是“创设”,说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经步入正式准备阶段,要有新工具咯。

  而且规定了特定目标“科技、消费和外贸”进行精准滴灌。

  就比如消费,如果央妈全面浇灌放水,那不少银行会用到其他事情上,不仅成本高,而且整体效果不会太明显。

  所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作的核心就在于精准滴灌,针对性强、效果好。

  再说说出口。

  “要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这次关税战最直接伤害的就是出口企业。去年中国对美出口快4万亿,即使按照最小的影响来计算下降30%,出口也减少了1.2万亿。然而实际造成的影响只会更大。

  那要怎么解决呢?

  一是通过出口退税、融资支持等政策帮助企业暂时渡过难关。

  二是内外贸一体化,支持打开市场,如出口转内销。

  融资的效果只能是一时的,出口最根本的依靠在于提振国内需求,使得消费市场扩容,能够消化掉转内销的出口。

  现在居民消费体量大约50多万亿,哪怕消费额外扩容一点点,就能消化掉巨大的出口货物。剩下的就靠开拓东南亚、欧洲等国的市场。

  所以,提振内需已是必然。

  “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另外有个有意思的,这次会议特意强调了服务消费,那么未来可能适时推出服务消费补贴,以此激发内需、提振就业。

  最后点评一下,房地产方面。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原本对房地产市场的表述为“止跌回稳”,现在本改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因为2024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边际企稳,一线城市房价6个月里有5个月都是环比上涨。

  有的人认为,持续巩固就是不提振市场了,这是典型的误读。

  其实,地产当前复苏的势头比较脆弱。只有加大政策支持,才能避免房地产市场再次走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2:31 , Processed in 0.0937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