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739|回复: 0

孙立平:两幅截然相反的图景:奢侈共产主义还是抛弃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 19: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我们越来越接近这样的现实:大量的财富将由机器人自动生产,人类将成为一种与财富创造无关的存在。

  这时候人类的命运会是什么样的?

  我先介绍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或者说是主张,然后我们再来慢慢探讨这个问题。顺便说一句,在《说说我对特朗普与俄乌事态的态度以及思考这个问题的思路》发表后,有网友说,孙老师能否再详细解释一下特朗普2.0与特朗普1.0的“变化在于对问题的归因与解决方式上”这句话?下面的内容也是为回答这位网友的问题做一个铺垫。

  第一种说法或主张,可以称之为奢侈共产主义。

  这个说法出自英国的亚伦?巴斯塔尼(Aaron Bastani),他是一位政治评论员、记者和作家。巴斯塔尼出生于 1984 年 2 月,其父是伊朗人,在伊朗革命期间成为英国难民。

  巴斯塔尼是在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时代,他在 2010 年英国学生抗议学费上涨活动中担任积极分子和组织者,曾因参与抗议活动两次被捕。

  显然,巴斯塔尼是一位左翼人士。2023 年,他被《新政治家》评为英国第 50 位最具影响力的左翼人物。

  奢侈共产主义的理论主张出自于他的《完全自动化的豪华共产主义:宣言》一书,该书于2019 年出版。

  巴斯塔尼认为,技术进步(如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基因编辑、小行星采矿等)已具备颠覆传统经济逻辑的潜力。通过全自动化生产、能源成本趋近于零的技术突破,人类将彻底摆脱“稀缺性”的束缚,实现“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例如,太阳能技术的普及可能使能源近乎免费,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进步将大幅削减劳动力需求。

  因此,未来社会的核心特征是劳动解放。当自动化技术承担大部分生产任务时,人类将不再被异化劳动所束缚,转而追求创造性活动与自我实现。巴斯塔尼宣称:到那时候,“工作将成为一种选择,而非生存的必需。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人们将有更多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资源、医疗和食品等将按需分配。

  与传统共产主义强调平等分配不同,巴斯塔尼把奢侈作为共产主义的内在属性和核心标志。他认为,在资源无限丰裕的条件下,社会应超越基本需求的满足,允许每个人享受“类似当今亿万富翁的生活”,例如自由获取艺术、旅行、个性化医疗等高端服务。

  他自己也承认,他的这些设想,明显受到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启发和影响。

  巴斯塔尼的奢侈共产主义的设想,无疑具有技术乌托邦主义的特点,他过于强调技术的作用,希望通过加速技术发展来过渡到后资本主义社会。因此,尽管他未直接使用“加速主义”这一术语,但他的观点可以归为左翼技术加速主义。

  可以想见,对于巴斯塔尼的这种乌托邦式的设想,会有种种的批评。但我觉得,他的理论主张最大的缺陷,是没有考虑到掌握这些技术的那些精英或巨头们是怎么想的,他们会做些什么。

  第二种说法,抛弃无用阶级的技术君主制。

  事实是,掌握这些技术的那些精英或巨头们并不是这么想的,他们想和做的是另一个方向。

  让我们先引用蒂尔的两句话。蒂尔这个人很值得注意,他虽然是一位投资家,但他的一些理论对特朗普现在团队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他与万斯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有人认为,在幕后影响着特朗普和马斯克的,就是蒂尔等人。

  2009年,蒂尔发表了一篇名为《自由意志主义者的教育》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有两句话特别值得注意。一句是,“我不再相信自由与民主是兼容的。”这句话现在流传得很广。另一句是,“自1920年以来,大量增加的福利受益者以及女性选民的扩大——这两个群体一向令自由意志主义者头疼——使‘资本主义民主’这个概念成为了自相矛盾的说法。”

  这后一句有点绕,我想把它翻译得更直接了当一点:在现在的民主政治中,有两种人的规模越来越大,选票越来越多,即吃福利的人和女性选民,而女性选民一般也是支持福利政策的。也就是说,那些吃福利或创造财富比较少的人,掌握的选票越来越多。这样,选举的结果一定是偏向政府干预和社会福利的。

  为此,蒂尔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抛弃民主,转而依靠技术。只有依靠技术,才能打破无效的体系,使资本的力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换一个表述的方式,就是建立一个以技术与资本为核心的科技君主制,或AI君主制。

  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理解,特朗普政府的团队构成、行政方式以及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政策,也许就是这种理论脉络的一次实践。

  首先,是对民主制度的打击和摧毁。正如有人指出的,许多与特朗普结盟的科技亿万富翁认为,民主制度是一种过时的软件系统,必须被取代。而这种民主的软件,包括许多插件,包括议会制、普选制、官僚系统、媒体、大学、NGO 组织等。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过去多少年来美国人所熟悉的那些政治形式。

  而他们想要建立的,是一个由科技精英主导的集中的权力结构。在《AI君主制》这篇文章中,罗马尼亚哲学家米涅亚·马鲁察(Mihnea M?ru??)用兼具现实与科幻的笔调,描述了他们的目标:其最终目标是终结或大幅削弱民主制度,建立一个以技术与资本为核心的“CEO 式君主制”? 。也就是说,用一种公司式的方式进行国家治理。、

  或者说得更简明一点:建立一个公司型的共和国,并由一位拥有近乎无限权力的“君主”来主导。

  如果这样的实验获得成功,会意味着什么?马鲁察的思考是:更高效?或许。但会更好?未必。

  在财富不再由人来创造之后,财富将如何被支配?

  在公司化治理模式下,盈利与效率将被置于首位;然而,公共利益、社会公正、个人权利等面向是否能得到有效保障?这是人们所担心的。

  赫拉利指出,人工智能的崛起加剧了信息的集中化趋势,少数科技巨头通过掌控海量数据形成“数字帝国”,若不加以控制,AI可能通过数据垄断和算法操纵,使民主沦为“技术寡头统治”。

  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我们提出的问题上来。

  对于财富不再由人来创造时人类如何来分享这些财富,人们的一个设想是全民基本收入制度。这项制度的财政基础,就是对机器人生产的产品征税,或者直接对机器人征税。在最近几年中,一直有人提出对机器人征税的设想,比如比尔·盖茨等。泽维尔?奥伯森甚至专门写了一本《对机器人征税》的书。

  但这样的一种制度用什么来保障?

  掌握这些机器人的是资本或精英,而征税的是国家。也就是说,这些财富并不是掌握在全民基本收入中的“全民”的手里,不但不掌握在你手里,从道理上说,也确实与你无关。在财富是由人的劳动的时代,你还可以说,那都是我们劳动的成果。但在机器人生产出来的财富面前,你可能连这样的理由也失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全民基本收入实际上可能是一种施舍。难道这不是更合乎现实世界的逻辑吗?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6 00:13 , Processed in 0.0781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