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05|回复: 0

陈洋:“特朗普风险”背后,中日韩合作能否重塑亚太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1 18: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新闻网3月19日电(记者王丰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出席3月22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在日本期间,还将同日本外相岩屋毅共同主持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并会见日本有关政要和友好团体负责人。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中日韩外长会上,中方将同日方、韩方就推进中日韩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利马会晤共识的重要举措,双方将通过此次对话加强两国宏观政策协调,规划下一阶段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努力方向。王毅还将会见日本有关政要和友好团体负责人。

  外界预计,三国外长会期间,中日也将举行双边会谈。

  但这一系列中日重要会议召开前夕,据报日本政府向议员质询出具答辩书,声称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声明写入“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方此举引发争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7日回应指,日方此举严重违背日本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挑战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预计此行可在哪些方面取得成果?日本当前对华政策已作出哪些调整?中日关系正处于什么阶段,是否已回归正轨?中日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双边关系?青年日本问题学者、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19日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对以上问题作出解析:

  1、预计此行可在哪些方面取得成果?对中日关系的意义如何?

  陈洋:结合目前已知的相关行程,预计王毅外长此次赴日参会将取得丰富的成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方面,预计将推动中日韩合作,以及推动中日韩关系发展。王毅外长此次赴日将出席中日韩外长会,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背景下,中日韩三国举行外长会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释放出三国寻求进一步加强合作的积极信号。预计接下来,中日韩三国会围绕经贸合作、绿色能源、医疗养老等加强合作。同时,由于当前有的国家大搞单极霸凌,将一国私利置于各国共同利益之上,那么我想此访也很有可能促进中日韩三国加速有关自贸区的谈判,以及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成立。

  另一方面,预计将进一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自去年10月石破茂政府成立以来,中日关系实现平稳开局,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发展的积极势头。特别是去年日本外相实现访华、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第九次会议、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第二次会议等举行,为两国关系改善注入了积极动力,那么此次王毅外长赴日,同日本外相共同主持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以及与日方政要等会面,不仅是中日关系改善态势的延伸,而且通过双方共同规划下一阶段合作重点领域和努力方向,也将有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发展,进而为两国领导人对彼此国家的正式访问营造积极有利氛围。

  2、从日本角度来看,当前国际形势下,与华合作是否是明智的选择?目前对华政策已做出哪些调整?

  陈洋:在我看来,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日本应加强对华合作,以对华合作的确定性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今年2月,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首次面对面会谈。尽管当时日美首脑相谈甚欢,让日本方面颇为安心,但此后不久,美国新一届政府在宣布对进口钢铝、汽车等加征关税的时候,日本却成为了被征收的对象。换句话说,此前日美首脑的相谈甚欢既没有让日本被“豁免”,也没有让日本成为“例外”,这样的结果恐怕是日本方面始料未及的。考虑到日美经贸赤字等问题,以及特朗普的多变,日本今后难逃被美国打压的命运,日本自身也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日本若能选择坚定地加强对华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即以对华合作的确定性来对冲美国新一届政府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这里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对华合作的确定性与美国新一届政府带来的不确定性,不仅仅局限于双边范畴,而且还包含多边范畴、国际范畴,特别是美国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已先后退出多个国际组织,并且对全球经济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日本若能加强同中国的合作,与中国一道共同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地位,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不仅将为日本自身发展带来更多可预见的确定性,也将为国际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稳定动能。

  当然,日本加强对华合作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遗憾的是,日方目前仍有一些人看不清国际和地区形势的现状,看不清日本未来将面临的严峻挑战,仍然以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对抗的色彩看待中国、看待中日合作。这不仅将阻滞中日互利合作,而且将影响日本未来的长远发展。

  3、中日关系自去年以来已经逐步回暖,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什么阶段,是否已回归正轨?

  陈洋:当前中日关系还没有完全回到正轨。自去年10月石破茂政府成立以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发展的积极势头,但距离完全回到正轨还有一段距离。

  一方面,去年10月至今,中日各层级、各领域的官方及非官方活动互动交往确实逐渐增多、逐渐热络,中日彼此不仅“有来有往”,而且还“你来我往”,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改善。但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在改善对华关系过程中仍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在改善对华关系、构建中日全面战略互惠关系方面仍缺乏坚定的立场与决心。比如,日本政府仍旧在某些领域配合美国的遏华战略部署、仍旧不忘干涉中国内部事务、仍旧在地区安保方面做出某些挑衅举动。这些都将影响中日关系的总体改善步伐,也将阻滞中日关系尽早回归正轨。

  4、但在会议前夕出现杂音,据报道,日本政府近日出具答辩书,声称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该说法被中国外交部驳斥,日本近期又积极推动亚洲版欧安组织、武装东南亚、制造中国威胁论(日官房长官3月初称中国军事动向是“关切事项”)。您如何看待中日改善关系进程中,日本政府这些举动?

  陈洋: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政府对《中日联合声明》法律属性的否定,本质上是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该声明明确写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经《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进一步确认,构成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石。这种否定行为,与日本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承诺归还台湾的历史义务形成鲜明反差。必须指出的是,日方此举是对历史事实的选择性遗忘,是对国际法理的粗暴践踏。

  日本政府若想让中日关系保持合作势头、行稳致远,就必须谨言慎行,切实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正视历史。只有这样,中日关系才能在和平、稳定、合作的轨道上不断向前发展,为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5、中日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双边关系?

  陈洋: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理应对中华文明的和平基因有着深刻认知。自隋唐遣使以来的千年文明互鉴中,中国始终以“协和万邦”的胸怀,为东瀛列岛输送着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养分。这种跨越时空的文明馈赠,塑造了日本独特的文化品格,也铸就了两国“和同开珎”的历史记忆。

  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日关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考验。面对国际格局的深度调整,日本更应从历史长河中汲取智慧:中国始终是维护地区和平的建设性力量,是推动东亚发展的重要引擎。从古代丝绸之路的文明交融,到近代“东亚共同体”的理念萌芽,再到当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探索,中国从未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日本有识之士当以“君子务本”的精神,重新思考邻交之道。所谓“本”,即尊重历史事实、维护战后秩序;所谓“道”,即顺应和平发展潮流、践行合作共赢理念。在台湾问题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日方尤须秉持“知止而后有定”的智慧,避免战略误判导致历史悲剧重演。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逆潮流而动的行径终将被时代抛弃。唯有以史为鉴、以邻为友,方能在风云变幻中把握中日关系的正确航向。这不仅是两国人民的共同福祉,更是东亚文明对人类和平发展的历史责任。(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8 19:27 , Processed in 0.0781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