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03|回复: 0

罗天昊:武大女生嫌弃嘉峪关?重估甘肃价值,荒凉成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6 20: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坐井观天,夏虫语冰。

  近日,武汉大学女研究生考上嘉峪关选调生,她对外称“嘉峪关就是落后的戈壁滩小县城,我在那里被禁锢,动弹不得”。言论引起巨大争议。

  同时,嘉峪关乃至甘肃这种俗人眼中的“荒凉之地”,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甘肃在国家大版图中的价值和意义,到底在哪里?

  历史地理,融为一家。

  为什么两宋之后,中原王朝开始整体性灭亡于北方少数民族势力?

  除了野蛮在文明腐朽期的冲击外,中原王朝经营的中心转移,也是一个重点。

  漠视西部,失去西部,导致中原王朝失去战略退却空间。

  其中,失去以甘肃为中心的西部核心区域,是中原王朝几百年分裂动荡的重要原因。

  两宋败亡之因,山川地理中有答案。

  疫情之前,各种因缘巧合,得以行走西部。2017年,自京取道宁夏、甘肃、青海、至新疆。返陕西。越五省区;翻越四座大山:贺兰山、祁连山、天山、昆仑山;踏步四大沙漠;涉足近二十个城市,行程两万里。穿越秋冬。对于西北的荒凉雄峻,有非常强烈的印象。

  涉足的这个区域,正是知名的胡焕庸线以西。

  而当年胡焕庸发现这条线,也正是从女真和蒙古人攻灭中原政权的路线中,受到启发。

  800年后,在日本进攻下,当时国民政府的老蒋,听从高人“外战入川”的告诫,将首都从南京迁到西部,避免亡国。

  对于芸芸众生来说,中国有繁华的东部,西部的价值在哪里?

  神奇风光之外。还有险要的战略地位,而这一点,被喧嚣所湮没。

  而在荒凉背后,是无惧再失去的坚韧与勇毅。

  罗天昊认为,虽然东部是繁华富庶之地,但是,真正决定中国国家战略安全的,却是西部。虽然近代以来成为海陆两栖大国。但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内陆国家,国魂藏于内陆深处。

  从自然生态资源的战略价值,国家的地理与军事安全,国家的精神内核三个方面而言,西部是中国的生死线。

  罗天昊2019年8月首次提出:

  东决繁华,西决生死。

  (1)唐宋盛衰对照——

  中国逃亡保命的密道在哪里?

  西部是中国战略安全最大屏障。

  西部山系纵横,东有横断诸山,南有喜马拉雅山,西有昆仑山,中有祁连山,北有阿尔泰山,天山。将中国与南亚、中亚天然隔绝。

  历史上,西部是中原的屏障,东西线是中国的生死线。

  唐之前的千年中,强大政权多定都长安,借河西走廊控制西域,西域从无强势政权崛起,汉代的西域36国都是小国,不足与中原政权抗衡。

  汉唐盛世,中国不仅有海港,更重要的还是陆地丝绸之路。中国通过西域与中亚和欧洲来往,扬威于天下,经济文化强盛,领先世界千年。

  只要控制了西域,中原政权就有弹性。大唐内乱,皇帝多次到西边躲灾。安史之乱,唐玄宗西避成都,赢得喘息时机,逐步剿灭东北安史势力。中唐时期,藩镇叛乱,唐德宗逃往陇西和汉中避难;唐末黄巢起义,唐僖宗也逃到四川。

  大唐灭亡与西部失控有关。自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与中央政府闹翻,大唐的西部缓冲地失去,一旦面临来自东部的朱温势力,就没地再躲了。

  在乱世,毁灭一座繁华城市,

  不过瞬间的事。

  在盛世,再造一座繁华城市,

  也不过几十年。

  长安多次重建;清兵嘉定三屠,曾凋敝的江南,至康熙年间又成为富庶之地。

  但,失去战略要地,影响的却是千年。

  赵宋最大的损失,不是东部的燕云十六州,而是失去对西部的控制,导致后世千年的憋屈。

  自宋起,由于定都东京,逐步失去对西域的控制,导致西夏坐大,面对北部先后崛起的辽和金,大宋无法西避,战略空间极大被压缩。

  失去西部,祸害巨大,宋之前的千年,中原虽常有北方游牧势力之忧,但从没被整体征服。短视赵宋开了整体灭国的先河。

  中原政权中心东移,帝国享尽繁华,但却失去了西部这个最重要的屏障,失去战略调整空间。蒙古兵和清兵最后攻灭中原政权,采取的都是先打西部,再从西部逐步驱赶东南的战略,搜山检海,中原政权无退却后方,最终被整体征服。当代地理学家胡焕庸,也是受此启发才发现了胡焕庸线。

  (图为罗天昊在甘肃)

  清末首都北京多次被攻破,往哪里跑?名堂很大。英法联军攻破北京,咸丰皇帝竟往东边的承德跑,承德之后,还能去哪里?东边追击太容易了。慈禧就聪明,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慈禧拼命往西跑到西安。中国的腹地在内陆和西部,八国联军若逐步西进,沿途都是抵抗,费时。日本侵华时,中国首都西迁重庆,日本也一样老虎吃天。

  在当代中国,西部仍至关重要。未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必然取道新疆,对南亚,东南亚的诸国的竞争,也可通过青藏高原来实现战略主动。

  西决生死,古今皆然。

  (2)

  上风上水,中国第一阶梯,扼控下游水源

  对人口大国来说,水至关重要。

  中国的地理按照海拔分为三大阶梯。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

  为什么海拔重要?海拔决定江河走向,从高海拔流向低海拔,最终入海。

  罗天昊认为,东西问题才是中国的关键。南北只是表象。

  鉴于中国最重要的两条大江,长江和黄河,都是东西流向,在水资源的控制上,中国的生死线,也是东西轴线。

  西部胜过东部。北部也略胜于南部。

  在自然资源的战略地位上,地缘非常重要。上风上水,决定下风下水。

  (图为沙漠中的黄河)

  综合自然资源的种类属性和多寡,以及中国的地缘分层,罗天昊首次将中国的自然资源战略地位划分为六个阶梯。

  第一阶梯为水源地,生态屏障,至关重要。青海、西藏、新疆均在第一阶层。

  西部六省区,全在中国自然资源的第一和第二梯级,为中国最有战略价值的区域。

  青藏有“亚洲水塔”之称,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地。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此。此外,青藏加上新疆拥有中国90%以上的冰川。

  此外,西部是中国生态保护最重要的屏障。国家十大国家公园试点,有四个在大西部,分别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足见国家对西部的重视。

  (3)甘肃的独特性在哪?

  甘肃是西部的核心区域。

  在历史上,汉唐控制了河西走廊,就控制了广袤的西域,疆域万里。

  中国的大一统政权,都是通过甘肃,控制整个西域。

  甘肃在,大一统中国在,甘肃失,就只能出现偏安政权。

  至唐末,李茂贞割据凤翔之后,隔断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控制,之后,西夏崛起,中原王朝彻底失去对西域的控制,最后两宋都失去战略腹地,先后被攻灭。历时数百年。

  在当代社会,甘肃同样至关重要。

  陆地去新疆西藏两大边地的公路与铁路,均通过甘肃兰州中转,同时,甘肃在东西长度接近1700公里,东链内地,西接新疆,南连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处于中国地缘过渡带。战略地位极度重要。

  甘肃同时是主体传统文化与多元民族文化的过渡带。

  2022年,甘肃人口2490万,其中,主体民族人口2200万左右。甘肃是中国主体民族在西部的最大屏障。也是最后一个以主体民族人口为主导的省。对于稳定中国边疆民族结构,保持国家统一与团结,至关重要。

  (4)龙兴甘肃——

  远离繁华,在荒凉中修成大器

  武大女研究生认为嘉峪关荒凉,会埋没自己。有失远见。

  事实上,甘肃是一块宝地,西周先人兴于甘肃,秦的先人也兴于甘肃。后来的大唐李氏王朝的龙兴之地陇西成纪,也在今甘肃。

  在当代社会,甘肃人是一块锻炼人,也成就人的地方。

  第四代扛把子(除官媒微信外,无法使用国家领袖的名字)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甘肃,在刘家峡水电站工作了数十年,耐住寂寞,终成大器。

  对比第四代扛把子,这位武大师妹认为嘉峪关等甘肃荒凉之地“禁锢”而不是成就自己,相信经过时代沉浮之后,她会有所觉悟和改变。

  武大校方也不认同她的选择,已经发布公告。

  相反,青年时代过度追求繁华,吃不了苦,受不得寂寞,才是对人性与未来的真正制约。

  见罗天昊著作: 远离北京,修成大器

  政治领袖,商界巨头云集北京。

  但:这是果实,而非种子!

  青年孙逸仙来北京上书而不得。

  教员短暂停留,后来去南方。

  二代扛把子青年时从未来首都。

  四代扛把子年轻时长期在甘肃。

  年轻时过分热衷于在北京等中心城市混圈子,看似资源丰富,可有驾驭时世的能力?

  中年之后来北京的都是潜在领袖,

  一辈子呆在北京的,多数是中小吏。

  一开始就呆在北京等一线城市不动,难以了解中国城市多元生态的机会,积淀不够,发展后劲不足。

  缺少繁华,视野不足。无法了解最新的信息与社会潮流。

  缺少苍凉,耐力不足。无法为一项事业长久蛰伏和坚持。

  既得繁华之精巧,又得苍凉之淳朴,两者结合,方成大器。

  北京对于全国,与各地对于省会一样。逻辑类似。

  青年时代在甘肃,中年时代走向全国,未尝不可。

  如有天下之志,何必一开始就拘泥于繁华都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5 02:03 , Processed in 0.4727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