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93|回复: 0

徐吉军:与这样的朱丽叶恋爱,罗密欧自杀晚了都是受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8 20: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即使是那些不太了解西方文学的中国人,估计也不止一次听说过莎士比亚的名字。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的戏剧家和诗人,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时至今日,莎士比亚戏剧的表演次数与研究次数仍远超其他任何戏剧家。

  我们很难想象,莎士比亚在英国的地位到底有多高,他的作品到底有多流行?

  估计北宋词人柳永当年的盛况能与他相比: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令人遗憾的是,宋词距离今天太过遥远,完整的艺术形式已经很难复现。对于英国而言,幸运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依然活跃在舞台上。

  一、罗密欧与朱丽叶

  站在东方人的角度,作为一个中国人很难欣赏莎翁的作品之美。英语与汉语的表达迥异,不过译者以最大的努力,在翻译过程中赋予了莎翁戏剧第二次生命。

  在中国,莎士比亚最有名的作品当属《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在中国一样引起了许多人的同情和惋惜。中国传统文艺作品中,恰好也有能与之进行类比的作品,那就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样的风华正茂情窦初开,同样的阴阳相隔爱而不得,自然引起所有对爱情心向往之的人的共鸣。

  在戏剧中,罗密欧第一次遇到朱丽叶时,内心的独白完美表现了爱的激情。我们不妨一起品味一下一见钟情的冲动:

  啊!火炬远不及她的明亮;

  她皎然悬在暮天的颊上,

  像黑奴耳边璀璨的珠环;

  她是天上明珠降落人间!

  瞧她随着女伴进退周旋,

  像鸦群中一头白鸽蹁跹。

  我要等舞阑后追随左右,

  握一握她那纤纤的素手。

  我从前的恋爱是假非真,

  今晚才遇见绝世的佳人!

  爱情是人类共同的感情,爱情信息也是人类共通的信息。

  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东西方拥有同样的读者和观众。

  多年以来,本人也一直将罗密欧与朱丽叶视为浪漫爱情的代称。

  值得注意的是,罗密欧对朱丽叶的赞美,字里行间伴随着白人贵族与黑奴的对比。

  罗密欧夸朱丽叶容颜夺目,用的比喻是“像黑奴耳边璀璨的珠环”,为什么是黑奴耳边的朱环?因为有黑色衬托,珠环才更加明亮。

  罗密欧夸朱丽叶舞姿优美,用的比喻是“像鸦群中一头白鸽蹁跹。”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鹤立鸡群之意,二是黑白对比的意象,白色的鸽子与黑色的乌鸦对比该是何等的优雅。此处应该含有对黑奴的歧视。

  这表明莎士比亚创作这部作品的年代,英国社会已经存在广泛的蓄奴现象。莎士比亚毫不掩饰自己看不起黑人的高傲心态,这也难怪,毕竟他是英国白人贵族。

  不过,估计莎翁至死也没想到在他死了四百年后,他的后人竟然完全颠覆了他的审美观,心甘情愿匍匐在异族的胯下。

  二、黑版朱丽叶与英国王后!

  2024年5月,最新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台剧在英国开启预演。英国人选了黑人女演员弗朗西斯卡·里弗斯(Francesca Amewudah-Rivers)扮演朱丽叶,男主角是当红小生荷兰弟(Tom Holland)。演出地点在伦敦,将持续到8月。

  演出海报公布后,全球互联网一片轰动,不管是外国网友还是中国网友,绝大部分都吐槽选角太离谱,为了所谓的种族平等完全不顾文艺的基本逻辑。

  有网友无奈的表示,如果非要为了种族平等,那也应该找个漂亮点的非洲裔女演员!

  中文互联网爆出了各种新梗:“罗密欧与朱古力、罗密欧与忽必烈、罗密欧与猪刚鬣”!

  面对舆论的质疑,恬不知耻的剧团发布声明,强烈反对任何种族歧视行为。

  种族歧视的大帽子果然有用,很多人为之噤声。

  这就是政治大棒的威力!

  说实话,本人(汉唐智库,徐吉军)看到这剧照之后,第一反应就是,遇到这样的朱丽叶,罗密欧不自杀才怪!如果非要上演一见钟情,那一定是精神自虐。

  实际上,除了黑人版的朱丽叶,更夸张的是黑人版的英国王后。

  2021年,英国第五频道播出历史剧《安妮·博林》,启用黑人演员来饰演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伊丽莎白一世的母亲安妮·博林。

  这位王后在英国历史上,被视为影响亨利八世发动宗教改革的关键人物,在成为王后的第三年便被囚禁在伦敦塔,后来被处决。黑人演员出演英国王后,直接将英国人的玻璃心踩碎了一地。

  网友们纷纷指出,选择一个黑人演员来饰演一个真实出现在历史中的白人角色,“这种对历史的过度改写,对种族关系毫无助益”“完全无法接受这种歪曲”。该剧刷新了英国历史剧最低评分记录,只得到了1.2分(满分是10分)。

  看到英国人的反应,我不禁捧腹大笑。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几句古语:“风水轮流转”、“报应不爽”,或许用在英国人身上最合适。

  三、白左在自我毁灭!

  随着犹太资本在全球推动的“世俗化”、“多元化”、“个人自由至上”、“LGBTQ”等白左理念日渐盛行,如今白人世界已经遭到了反噬。

  2016年1月,德国曼海姆左翼党青年组织负责人瑟琳·格伦,在离家不远的体育场附近被三名男子侵犯。

  事后瑟琳·格伦去警局报案,只说自己被三名讲德语的男人抢劫。

  回家后,她将被侵犯的事实告诉男友,男友要她再去报案,指证强奸犯外貌特征,因为很可能会有其它受害人。她在案发时知道三名嫌疑人说的是阿拉伯语或库尔德语,但为了难民不受歧视,她宁可将嫌犯描述成自己的同胞德国人。

  后来,她在社交媒体发表了一封给难民的公开信,声称“最让我伤心的是我受到侵犯的事件,使得你们遭到更多的种族歧视,我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种族主义分子把你们视作问题”。

  瑟琳·格伦只是众多欧洲白左中的一个典型,体现的是一种完全扭曲的是非观和思维逻辑:为她说话,声张正义,要求严惩施暴者的同胞被她视为“种族歧视者”。身为受害人,抱着高人一等的“人道情怀”,去放纵施暴者。

  2019年在波兰曝光的事件:一位非洲男子假称是难民,在波兰深受白左女子的热爱,与她们中的几百人发生关系,导致其中40人得上艾滋病。此人在白左群集的“华沙沙龙”寻找猎物,形容她们为“白老鼠”。这些白左认为帮助贫穷的难民是政治正确。后来,波兰官方认为他是对公共卫生的威胁,最后他因病死亡。

  欧洲白左以为自己是在拯救世界,实际是中了魔鬼的蛊惑,完全丢掉了正常思维能力,只迷恋莫须有的光环,最终留下的就是毁灭。

  人类将走向何方?

  思考起来真的很沉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0:15 , Processed in 0.0781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