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68|回复: 0

徐吉军:苹果造车,十年不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 21: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2月28日,苹果公司召开年度股东大会。

  这次股东大会,苹果CEO库克宣布了两个消息,准确说一个是好消息,一个是坏消息。好消息是苹果要全力以赴进军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坏消息是苹果放弃了已经进行了十年的新能源汽车计划。

  对于苹果做出的战略调整,迷信苹果的人夸赞公司管理层高瞻远瞩决策果断进军最具生命力的领域!对苹果无感的人却感觉这家自命不凡的公司,不过如此而已!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苹果的这次战略调整呢?

  本人认为,如果说苹果公司以更大的投入进军人工智能是英明决策,那么为何这个决策没有在十年前做出?为何推出ChatGpt的是美国开放人工智能公司而不是苹果公司?

  如果说苹果今天放弃新能源汽车战略是高瞻远瞩,那么十年前大张旗鼓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难道不是战略失误?

  归根结底,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耗费十年光阴,投资百亿美元,并没有让苹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没能推出跨时代的领先产品,也没有在核心配件领域获得重大技术突破。

  苹果造车,十年不成。

  缓慢的进展,冗长的决策,迷失的方向,是苹果收获新能源汽车苦果的根本原因。

  在新能源汽车战略上,苹果投入了多少钱?

  2013年,苹果在全球软件开发者年会上正式推出了苹果车载系统(CarPlay),开始进军汽车领域。

  2014年,苹果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成立了“泰坦造车项目组”。泰坦计划的目标是开发一款具有豪华轿车内饰和语音导航功能的全自动电动汽车,目标对手是特斯拉和BBA。

  事实证明,这个目标有点过于超前。后来,苹果改变研究方向,计划研发一款配备方向盘和踏板的传统汽车,但是要在高速公路上使用自动驾驶功能。

  2022年,苹果在加利福尼亚州获得了机动车管理局(DMV)颁发的自动驾驶测试许可证。

  当时这个消息曾经引起汉唐智库的强烈关注!

  因为,不得不承认,苹果推出的绝大部分智能类产品,都有相当强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谁也不曾预料到,不到两年的时间,苹果就主动放弃了新能源汽车。

  这个发夹弯拐的简直要扭着腰了!

  外媒报道,十年的新能源汽车研发过程中,苹果每年投入10亿美元以上。总体投入肯定超过百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过千亿!

  2020年,摩根士丹利披露,苹果投入1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300亿)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工作。

  到底投入了多少,苹果不公布,那就是个谜。

  全球霸权支撑下的美国科研体系,果然是最敢烧钱试错的,不服不行啊!

  那些膜拜苹果的人,认为苹果放弃新能源汽车是明智之举,规避了市场红海。

  既然苹果没有研发出领先的产品,继续投入也很难赢得一席之地,因此不如主动放弃。

  那么,是谁让苹果失去了进军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呢?

  答案只能是中国。

  2023年,中国乘用车累计零售量为2169.9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为886.4万辆,同比增长36.3%,渗透率为34.7%。

  2023年是中国汽车创造奇迹的一年,汽车总销量(包含乘用车和商用车)超3000万辆。

  更令人瞩目的是,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540万辆,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出口220万辆,占比40%。

  中国新能源汽车天团崛起,已经足以使苹果看不到后来者居上的希望!

  在传统燃油汽车的竞争中,中国一直面对传统汽车强国构筑的专利技术壁垒、技术规范障碍,导致举步维艰。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领域,包括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等新技术,都属于新兴科技,使中国可以轻松绕过西方构建的技术壁垒,从而快速超车。

  这就是中国不遗余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

  如今,苹果主动放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无疑使目前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市场稍微可以缓和一点。

  汉唐智库注意到,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创始人普遍对苹果放弃新能源汽车战略表示欢迎。

  特斯拉CEO马斯克社交媒体转发了苹果停止造车的消息,配上了敬礼和抽烟两个表情。

  显然,这些企业对苹果汽车都心存忌惮。

  对于存量市场而言,强大的对手主动退出就是最好的消息,值得庆幸!

  除了中国市场因素之外,美国崩溃的产业链也是关键因素!

  本人(汉唐智库,徐吉军)了解到,苹果的优势并不在于汽车产业链体系,而是建立在苹果一直以来的智能系统和通讯方面,因此苹果只能做汽车相关的智能系统和技术体系研发,缺乏可靠的合作伙伴。

  苹果放弃造车,实际上显示了美国制造业的大溃败,美国资本在虚拟经济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无法回头。

  如果苹果要造车,也只能在中国设厂才能获得完整稳健的供应链,否则连最核心的电池都无法保证。

  然而,苹果近几年一直在执行美国政府的去中国化战略,再回头的可能性并不大。

  看到苹果放弃坚持了十年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本人(汉唐智库,徐吉军)忽然想起了刚刚写过的贾跃亭。

  贾跃亭在法拉第未来烧了200多亿,最终交付了11辆汽车,从结果来看,明显比苹果十年造车一事无成要好一些。

  既然连苹果公司都出现这样的结局,似乎贾跃亭的失败也算不上什么。

  乔布斯死后,接任的库克压力山大,动不动就被人拖出来与乔布斯进行对比。

  事实上,任何人都没有上帝视角,也无法看穿未来,作为旁观者还是对商业大佬们尊重些吧。

  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微软已经领先苹果。

  苹果与微软将如何竞争?我们拭目以待。

  说起苹果的人工智能战略,谁又能保证一定能成功呢?

  也许十年后,五年后,我们会再次听到苹果公司放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也有可能。

  苹果,只是一家成功的企业而已,绝非完美,也不可能无敌。

  期待中国企业崛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22:34 , Processed in 0.1563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