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14|回复: 0

竖琴螺:2014年6月9日点评参考消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9 17: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称与伊朗直接会谈是“良机”》,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7日报道,法新社华盛顿6月7日电。在伊朗核问题上,伊朗是一直希望与美国进行谈判的,此前,一直拒绝谈判的是美国。当时,小布什政府自持“打赢了”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企图再拿下伊朗,因此,总是拒绝与伊朗谈判,相反还倒打一耙——把破坏和谈的责任推到伊朗的身上,并且还要求把伊朗弃核作为双方谈判的前提条件。对此,我们也早就评论过,如果伊朗真的弃核,那么就没有谈判的必要了,因为,弃核本来就应该是谈判的结果,而不应该是谈判的前提,再则,一旦美国确认伊朗放弃了核威慑能力,那么美国倒反而会更加大胆地入侵伊朗。

  正是由于,一方面,伊朗坚决反对放弃它的核权力,另一方面,中俄等国在各个方面支持和策应伊朗的反霸权斗争,所以最后才形成了一个类似朝鲜六方会谈的有关伊核问题的“五加一谈判”,但是,伊朗自己却不在“五加一”之中。在“五加一谈判”的六个国家中,中俄算是一方,美国算是另一方。为了对抗中俄,美国先是拉了英国、法国,后来又以德国与伊朗关系密切为由拉上了德国,由此形成四对二的局面,企图在谈判桌上压服中俄,进而实现其吞掉伊朗的图谋。之所以是“五加一会谈”而不是“六方会谈”,关键就在于,中俄美英法五国是拥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核大国,而德国除了拥有很强大的经济实力外,并不拥有能够与这五大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力量。因此,德国不过是以美英法的走狗帮凶及危机的买单者的身份出场的。

  然而,中俄并没有掉入西方给它们设下的陷阱,相反,西方自己倒是因为资本主义历史性大危机的深化发展而出现了日益显著的分裂。虽然来自西方的谈判者有四个,但是,随着危机的加重,却出现了各自为政的局面。首先,随着北约向外转嫁危机的进程受阻,北约内部分裂了,美欧在如何维持国际秩序这一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其次,随着乌克兰危机朝着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欧盟内部出现了分裂,英国看到了翻身的机会,法国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德国则因军事实力不济而陷入左右为难的尴尬处境中;其三,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加重,美欧矛盾进一步加重,法德矛盾也进一步加重。

  现在,美国和伊朗将举行直接谈判的声明更是进一步暴露出美欧关系已经恶化到了一个空前严重的地步。美国之所以需要抛弃它的欧洲盟友,那是因为美国深知它的欧洲盟友已经很难和它是一条心了,有了这些盟友的存在,“五加一会谈”这个模式反而容易让美国自己陷入孤立状态,相反,如果伊朗愿意和它进行直接谈判的话,那么不仅可以让美国免除盟友的干扰,同时也可以让伊朗失去两个最强大的盟友。美国的如意算盘当然是打得叮当响的。

  对美国而言,之所以现在有必要通过和伊朗举行双边直接会谈的形式来抬高伊朗的国际地位,那是因为美国现在急于解决叙利亚问题。由于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受挫,在土耳其问题上暂无进展,因而只能选择推进叙利亚危机方式来为自己向外转嫁危机创造条件。然而,伊朗的存在和伊朗与美国的敌对关系都是阻碍美国解决叙利亚问题的一大障碍,所以,美国企图通过在表面上缓和美伊关系,让伊朗领导层产生和平幻觉,从而诱迫伊朗放弃其对巴沙尔政权乃至该地区什叶派武装组织的支持,最后达到这样的目的:既孤立了叙利亚、黎巴嫩等地的什叶派武装及受伊朗支持的反美反犹武装,又反过来砍掉了伊朗的左膀右臂,也就是孤立了伊朗自己。美国破坏中朝关系、中巴关系、中马关系、中泰关系、中缅关系等等行径也是为了达到相似的效果。

  美国的这种“双向孤立”策略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国的独立自主程度及当事国领导层的独立自主决心。对非美世界而言,在多大程度上敢于过一种没有美国的生活,那么它们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争取自由的条件。

  美国所谓的良机又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对美国而言,美欧关系会随着欧元区主权危机的加重而进一步破裂,一旦美欧彻底在欧元的问题上翻脸,那么,美国也就不可能借助它的欧洲盟友的力量来与中俄在伊朗核问题这个事情上对抗了,相反,法德等国倒是更有通过激化巴以矛盾乃至阿以矛盾来断送美国中东战略的倾向,因此,在美欧关系尚未破裂之前,现在的确是一个还能唬住伊朗的历史机遇期。

  《印度莫迪政府弃用英语》,中央社新德里6月8日电。台湾人民对马英九动辄用英语向美帝汇报工作的这个做法是非常不满的。大陆人民对类似的现象也同样深恶痛绝。至于中国政府的改革方案直接由美国及其控制的国际组织领导设计一事,更是激起了中国人民对改革的反感。

  我们一开始就讲过,莫迪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所以,他采取的这些具有民族主义性质的举措是很合乎逻辑的。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极端民族主义政府所推行的政策并不完全是极端主义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否则,这种政府也就没有了上台执政的群众基础。在印度这样一个有着长久的英国殖民地历史的国家里,反对英语的统治地位的这个做法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的表现,就是争取自由的表现。

  中国也面临相似的问题。时下的权威,言必称美国。前几天纪念诺曼底登陆时,某专家在电视台里疯狂贬斥苏联在二战中的作用,其声嘶力竭的表现差一点就喊美国亲爹了。中国政府所推出的英语高考改革方案也是进一步强化了英语考试成绩在选拔人才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今后,只有英语考试成绩优异者才能上全国重点大学,如此一来,英语成绩彻底成了筛选人才的唯一标准,而且,这一改革还通过将中学英语考试产业化来进一步增加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这种改革完全是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对人民群众实行双重的压迫。很明显,这一改革的性质是卖国主义的,是反华反人民的。

  极端主义政权之所以会上台,那是因为该国的阶级固化,且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依然稳固。因此,资产阶级需要利用极端主义来转移人们的视线。换言之,极端主义得以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因,但是,正因为资产阶级无法解决这个内部矛盾,所以才企图用极端主义向外部转嫁危机。因此,尽管中巴两国都有与印度新政府缓和关系的态度,但是,印度的问题却不是靠某些外援所能解决的,相反,外部环境越宽松,印度极端主义势力向外部转嫁危机的主张就越能获得大多数人的赞同。只有在印度无法向外转嫁危机时,印度国内的阶级斗争才会转向阶级革命,至于这个革命最终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还是由无产阶级领导,那还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才能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20:22 , Processed in 0.1875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