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21|回复: 0

任庄主:中小银行洗牌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5 00: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聚焦中小银行改革重组。

  一、三个问题的引出

  中小金融机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影响较大、区域分布广泛,涉及央地之间的利益博弈剧烈,因此一直备受关注。具体看,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共有125家城商行、1609家农商行、513家农信社、23家农合行、1640家村镇银行;截至2023年9月,城商行与农村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分别达到54.28万亿和54.26万亿,合计超过108万亿。

  (一)近期中小金融机构重组合并事件频出

  2023年12月以来,10余家银行先后获批解散,幅度之大、步伐之快前所未有,引发市场对中小金融机构重组合并事件的讨论。具体看,

  1、2023年12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疆监管局批复同意新疆阿克苏农商行、新疆温宿农商行、新疆沙雅农商行、新疆阿瓦提农商行、新疆乌什农商行、库车县农信联社、新和县农信联社、拜城县农信联社等8家银行新设合并组建阿克苏塔里木农商行而解散(新金监复〔2023〕96号)。

  2、2023年12月25日,陕西秦农银行召开临时股东会,审议关于秦农银行吸收合并蓝田农商行和周至农商行等相关议案。

  3、2023年12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批复同意中江农商行、绵竹农商行、什邡农商行、广汉农商行等4家银行因被德阳农商行合并而解散;芦山农商行、汉源农商行、宝兴县农信联社、石棉农商行、荥经县农信联社、天全农商行等6家银行因被雅安农商行合并而解散。

  与此同时,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近期同样处于被重组的浪潮中。例如,2023年12月15日,内蒙古和林格尔蒙商村镇银行因被蒙商银行合并而解散等;2023年12月29日,汾西县勍香镇众鑫农村资金互助社被批复解散等等。

  (二)高风险金融机构均为中小金融机构

  央行于2023年12月22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披露在3992家参评银行中,高风险银行数量达到337家(总资产合计为6.63万亿)且均为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表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重组的必要性。

  具体看,这337家高风险银行具体包括14家城商行、191家农村金融机构和132家村镇银行。其中,福建、贵州、江苏、江西、青海、山东、西藏、重庆、上海、浙江10个省区市辖内无高风险银行,东三省、甘肃、内蒙古、河南、山西等地区高风险机构数量较多。

  需要指出的是,这337家高风险机构并没有把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纳进来,但一些非银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也值得关注。

  (三)传言头部银行收紧对中小银行的风险敞口

  2024年1月3日,外媒披露称目前中国一些头部银行加强了对规模较小银行资产质量的审查,以识别那些资产质量较差且违约风险较高的银行,并基于此收紧了对中小银行的风险敞口,以避免受到深陷地产危机的中小银行的波及,这一消息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似乎意味着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之间的分化可能会持续一段时期,并趋于加剧。

  二、中小金融机构未来一段时期的两大主题:改革化险、加强监管

  (一)中央经济和金融工作会议均明确定调中小金融机构未来方向

  中小银行改革重组是近期决策层比较关注、政策部门着力推动、各地方政府竭力实施的一件大事。实际上,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和金融工作会议便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重组进行了定调,这意味着中小银行新一轮改革重组潮已经开启。

  1、2023年12月11-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将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重组置于风险化解的维度上。

  2、2023年10月30-31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则指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既涉及到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又明确了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方向与相应监管要求。

  显然,中央经济和金融工作会议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相关阐述表明中小金融机构未来一段时期的主题词主要有两个,即改革化险、加强监管。

  (二)加强监管: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环境继续趋严,跨区域经营将会受到明确限制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这可能意味着后续中小金融机构重在优化存量(即重组);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环境、监管力度会加强;跨区域经营和规模扩张均会受到明确限制、以避免风险跨区域传染。

  (三)改革化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步伐可能会加快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并将为“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调整为“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而《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亦提出“有序化解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推动兼并重组,该出清的稳妥出清”,这可能意味着以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城商行等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化解进程将会加快,汽车金融、金融租赁、信托等其它高风险非银行金融机构同样也是如此,如天津国泰金融租赁近期被宣布破产,这是首家被宣布破产的金融租赁公司。

  再比如,之前被宣布破产的华泰汽车金融、恒大人寿以及目前正陷入困境的部分信托公司(如安信信托、四川信托和中融信托等)等。

  三、中小银行改革重组始终在进行中

  虽然近期中小银行改革重组事件频出,但拉长期限来看,便会发现中小银行改革重组实际上一直是进行时,从未真正停止过。例如,早在2006年10月14日,时任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中国银行家论坛(2006)上对银行业改革便提出“通过改善中小银行的发展环境,鼓励和引导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管理水平较高的区域性银行进行跨区域经营,同时允许城商行兼并收购周边地区的城信社”。

  (一)中小银行改革重组历程的简述

  1、中小银行植根于地方,资金与资产两端均在地方,故受地方经济影响较大。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经济发展质量比较高的地区,中小银行的质量也会更好一些。当然,中小银行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中小银行在存款资源分布、贷款投放水平以及机构数量等方面的分化也会进一步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冲击。

  (1)早在1984-1993年金融业改革的原始发展阶段,银行业便因粗放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显性风险、隐性风险和机制风险。随后在1993-2003年的银行业规范整顿阶段,前期积累的风险虽然得到抑制,但并没有根除。

  (2)2003年银监会从央行独立出来后的最初几年里,显性风险开始逐步得到化解和控制。但是在新的阶段,存量风险得以缓解的同时,增量风险亦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而不断积累,并在经济周期重新转向下行时而不断释放,因此可以说中小银行的改革进程是和经济发展、金融体制变革历程一脉相承的。

  (3)2006-2007年的改制潮让城商行的民营成份更重,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近年来稳增长压力的加大让城商行也承载着更多政府融资平台的职能。不过,2016年严监管后,城商行潜在的资产质量问题才开始真正暴露,2019年的包商银行、锦州银行以及恒丰银行等事件便是中小银行风险质量暴露的结果。

  2、就我国而言,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明显滞后于城市金融改革,使得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以及村镇银行等大量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重组问题可能更为重要。

  (二)城商行改革重组标志性事件的简要梳理

  1、和复杂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重组相比,数量相对有限、目标总体清晰的城商行群体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重组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地区。目前,一些城商行的头部主体已经崭露头角,另一些城商行则还在负重前行甚至难以前行。

  2、总体而言,城商行的发展历程中,有诸多值得一提的改革重组事件,尤以徽商银行为甚。2004年4月,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安徽调研时首次提出城商行联合重组的构想;同年6月,原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提出“鼓励城商行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规则实施联合重组”;同年11月银监会发布《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重新启动城商行联合重组、跨区域经营以及上市等系列进程。

  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引导下,安徽省内6家城商行和7家城信社于2005年12月联合重组而成立的徽商银行设立,为后来的系列城商行改革重组开辟了道路,如江苏银行、吉林银行、华融湘江银行、湖北银行、广东华兴银行、甘肃银行、贵州银行、中原银行、四川银行、山西银行等。

  (三)2019-2021年期间:地方政府统筹推进,以提升层级为主的重组事件居多

  自“金融供给侧改革”理念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年攻坚战计划提出以来,推动中小银行改革重组便成为2019年以来的主要政策导向。特别是包商银行、锦州银行和恒丰银行事件尘埃落定以及2019年11月召开的金融委第九次会议后,地方政府与监管部门便开始纷纷从机制方面考虑解决中小银行的问题。

  这一时期的中小银行改革重组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统筹推进(如牵头规划辖区内中小银行重组合并、通过专项债给予资本补充支持等),且以提升层级为主要改革重组方向(如低层级的中小银行合并重组为市级农商行、省级农商行或省级城商行等),如常熟银行成为镇江农商行第一大股东、榆阳农商行和和横山农商行合并为陕西榆林农商行、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凉山州商业银行合并为四川银行以及徐州淮海农商行、徐州铜山农商行、徐州彭城农商行新设合并为徐州农村商业银行等等。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05:37 , Processed in 0.1719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