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52|回复: 0

戍天九思:中国“星链”国家队沉默5年后开始快速部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 10: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12月30日8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入轨。

  这是中国第4次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此前3次分别是2023年7月9日、11月23日、12月6日成功发射的,卫星都是航天科技五院研制的,应该是鸿雁星座。显然,这是中国版“星链”国家队沉默5年后接二连三的好消息,说明中国版“星链”国家队即将进入快速部署阶段!

  为什么中国“星链”国家队会沉默5年?

  ★2020年4月,国家提出"新基建"计划,并将卫星互联网纳入其中。

  ★2020年9月,中国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了高度为590公里—1145公里的两个低轨卫星星座,共计12992颗卫星,均为6G频段。

  ★2021年4月,中国星网成为第四通信运营商成立。此后,基本上形成了国家队与民营队齐头并进的局面,但民营队比较活跃,国家队一直在沉默。

  原来早在2018年,中国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就分别提出“鸿雁”和“虹云”低轨卫星通信星座计划,计划分别发射300颗和156颗低轨通信卫星组建太空通信网,工作频段为KA频段(40-60GHz)。

  这两大系统原计划2023年完成部署,但事实上两大系统自从2018年底成功试射首颗实验卫星后,就一直没有消息。为什么?

  长期以来,通信容量小、网速慢一直是制约卫星通信的瓶颈。目前,全球主干光纤宽带传输能力已达到130Tbps,而全球最先进的卫星带宽容量只有1Tbps(即1000Gbps),不到1%。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特别是5G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也获得长足发展。虽然美国高通量卫星通信技术一直领先,但是,中国起步晚,发展很快,2017年5月中国才发射第一代高通量卫星。在中国高通量卫星技术快速发展阶段,虽然用第一代技术能快速部署中国版“星链”,但是,带宽容量仅20Gbps,用户规模也会小。如果等第二代技术成熟,综合效益会高很多,于是,不得不推迟部署。等待5年,中国第二代高通量卫星带宽容量增大了5倍,也是值得的。

  中国版“星链”技术领先美国“星链”

  虽然美国的通信卫星技术很领先,2017年美国最先进的美洲星2号卫星带宽达到300Gbps,2023年5月美国发射的美洲星3号带宽容量达到1000Gbps,但是,综合考虑抢占低轨资源、抢时间和降低成本的需要,美国“星链”还是抢先于2018年3月开始部署,目前卫星带宽只有20 Gbps ,测试最高网速只有610M/s。

  ▲星链一箭60星发射

  而2020年3月,中国民营公司——银河航天发射的首批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带宽可达40 Gbps 。

  ▲银河航天批量研制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

  ▲银河航天卫星超级工厂落户江苏南通,年产能 300-500 颗卫星。

  中国版“星链”国家队,一直隐而不发,其实是在憋大招,今年终于有了两大技术突破。

  2017年5月,中国发射的第一代高通量卫星——中星16号带宽容量为20Gbps。只是让中国有提出发展自己“星链”的底气。

  2023年2月,中国发射的第二代高通量卫星——中星26号卫星带宽容量为100Gbps。才让中国有全面部署自己“星链”的底气。

  更为重要的是:2023年6月下旬,中国利用自研的500毫米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与吉林一号卫星实现了10Gbps星地激光高速通信实验。这一星地激光高速通信技术遥遥领先。

  至此,中国版“星链”国家队卫星,万事具备。于是,2023年7月份开始密集发射,

  笔者认为,中国版“星链”国家队可能一步到位,采用中星26号卫星带宽容量100Gbps技术和10Gbps星地激光高速通信技术。届时,中国版“星链”卫星带宽是美国的5倍,最高网速是美国的16倍。

  还有中国银河航天正在研制的相控阵天线和太阳翼一体化的“翼阵合一”通信卫星也值得期待。因为有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巨大的平面相控阵天线,才能产生大功率的电力和大量功率的发射信号,让手机更容易接收卫星信号。

  ▲银河航天“翼阵合一”卫星

  2024年将是中国版“星链”快速部署之年

  国际电信联盟新的全球卫星轨道申报规则:要求运营商必须在申报2年内发射10%的卫星,5年内发射50%,7年内全部部署完成。

  中国的12992颗低轨卫星星座是2020年9月申请的, 按规定中国必须在2022年9月前发射10%的卫星,2025年9月前发射50%,2027年9月前全部部署完成。现在,进度明显滞后,迫切需要加快部署。

  为加快推进中国版“星链”部署,中国专门筹建了海南商业卫星发射场,一号二号发射工位分别于2022年7月6日和10月30日相继开工,目前一号工位已正式竣工,二号工位也即将竣工,2024年可实现常态化商业发射。

  中国版“星链”,有了成熟的技术,有了专用的发射平台,还会建立起低成本的卫星产业链,必将以更快的中国速度加速部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07:31 , Processed in 0.1719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