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49|回复: 0

戍天九思:对华“去风险”两大后果:美国信用降级和德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8 21: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全球化早已让世界成为共生经济:中美经济,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目前,美欧日英对华“去风险”出现两大后果:美国信用降级和德国经济熄火。最近,欧洲智库建议,变“去风险”为“吃点菜”。

  中国经济在西方“去风险”中保持韧性

  中国今年前10个月进出口总额略有增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弥补西方“去风险”的损失。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今年1—10月,我国进出口总额超34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03%。其中出口达到19.55万亿,同比增长0.4%,贸易顺差4.78万亿,扩大3.2%。

  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自10月份以来,经济总体保持了回升向好态势。社科院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5.2%的增长。

  笔者认为,中国不仅赢得了新冠阻击战的胜利,而且正在打赢经济恢复战!目前,中国经济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是,在西方“去风险”中保持了稳定增长。

  可以说,中国老二借助“一带一路”扛住了“老大+老三+老四+老七”的联合打压(美欧日英)!

  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背后是美国主权信用被降级

  11月15日,中美元首在旧金山会晤。美国示好求和,说明美国扛不住了,更多有求于中国,背后是美国主权信用被降级。

  早在11月10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决定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愤怒和指责。

  这是继标准普尔于2011年8月下调美国评级、惠誉于今年8月1日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之后,美国主权信用第三次被降级。至此,国际三大信用评级公司全部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理由是联邦、州及地方债务增加和过去二十年“治理水平持续恶化”。

  说明国际三大信用评级公司不看好美国经济,美国经济正面临严重风险!这是美国遭到对华“去风险”反噬的结果。

  据中国海关总署,今年前10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3.86万亿元,下降7.6%。这固然对中国影响不小,但对美国的影响更大,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目前,美联储预期美国2023年GDP增长为2.1%。而中国2023年GDP增长为5.2%,中美两国GDP增长率仍然保持3个百分点以上。

  此外,美国对华“去风险”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虽然会减少了中国对美国的直接出口,但是,会增加中国的间接出口。

  2018年4月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后,本来东南亚一直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主要跳板。很多中国企业,在国内生产零部件,在东南亚完成组装,最后出口到北美。但是,从2020年开始,美国陆续对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开展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从东南亚出口到美国的成本也在增加。

  而早在2018年10月,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就共同签订了《美墨加三国协议》,规定三国贸易有较大的关税优惠,协议于2020年7月生效。于是,很多中国企业从把东南亚作为跳板转向墨西哥,在墨西哥生产投放美国市场,体现出了中国产业链的溢出效益。

  “德国再次成为‘欧洲病夫’?

  由于德国对华“去风险”,导致中德贸易急剧下降,俄乌冲突又导致能源短缺、能源价格飞涨、成本上升,双重危机之下的德国经济形势正变得黯淡。

  2023年1—9月,中德货物贸易总额为1581.3亿美元,同比下降8.6%。中国连续7年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历史可能会在2023年被改写,这固然对中国有影响,但对德国影响更大。

  11月8日,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成员向总理朔尔茨提交经济发展报告。该报告大幅下调了对德国明年经济增速的预测。

  11月19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德国第三季度GDP比第二季度下降0.1%,同比去年则下降0.8%。

  11月20日,德国财政部宣布冻结联邦预算后,《图片报》等德媒形容这是“一个真正的国家危机”。

  由于出口疲软、物价上涨、能源短缺等现实问题影响,“德国经济形势正变得黯淡”,“研究机构预计2023年德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萎缩0.6%”。

  “德国再次成为‘欧洲病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今年8月一期的封面配着一张图,图中有一个正在输液的红绿灯小人——暗指德国执政的“红绿灯联盟”。虽然标题用了问号,但还是刺痛了德国人的神经——上世纪90年代末这家媒体就曾以“欧洲病夫”报道过德国。

  德国《商报》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欧洲最大经济体陷入衰退的前兆!

  欧洲智库建议:变“去风险”为“吃点菜”

  11月15日,欧洲对外关系理事会(ECFR)出台题为《生活在点菜世界中:欧洲政策制定者应该从全球舆论中学到什么》的报告。

  报告是在对11个欧洲国家、10个非欧洲国家、总数超过2.5万人大型民调的基础上写的。报告建议,根据问题的利害关系本身来选择合作伙伴,就像在饭店里自由点菜一样,而不是保持传统的那种绑定的盟友关系。

  报告称,民意调查显示,大家选择最多的,是西方的生活方式、美国领导的安全合作、与中国的经济伙伴关系这样三者的组合。

  这种民调结果对欧洲国家有什么启发吗?

  报告认为,如果欧洲跟着美国,继续以“非敌即友”的态度来构建世界政治,空间就会非常有限。在这个“点菜”世界中,欧洲国家也不要拘泥于旧的结盟菜单,而是需要保持灵活的立场,根据不同问题选择新的合作伙伴。

  报告说,俄乌冲突暴露了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新冠疫情暴露了欧洲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为此欧洲要努力参与地缘政治,同时增加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避免让自己在相互依存中处于劣势地位。

  最近,中国又主动释放善意。11月24日宣布,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15日内免签政策。

  西方对华“去风险”被反噬,欧盟正在犹豫徘徊!大争之世,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14:35 , Processed in 0.1250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