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62|回复: 0

司马平邦:下一个15年,高铁足以征服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8 21: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头,有一张关于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进程的图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总长只有118公里,而到了2023年,中国高铁的总里程已经突破了42000公里,15年里,平均每年铺了2800公里,但其实中国高铁的建设里程是每年递增的,所以,也可以得出结论,再过15年,也就是到2038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完全可以达到10-15万公里,这个纪录将追平美国现在的传统铁路的总里程,也就是说,到时候中国的铁路总里程还会超过20万公里,甚至超过25万公里,广袤的中国西部高原地区也会被高速铁路网所覆盖。

  当然,还有另一个指标也是非常重要,就是到2038年,中国高铁的最高时速很有可能会突破500公里每小时,若能实现这样的突破,那又是天翻地覆,因为从2008年以来,中国高铁最高时速并没有太多的提高,尤其是当年国内国外的网络黑势力,如美国资本、南方系媒体和大小公知们,发动的对“七二三动车事件”的妖魔化传播,曾经让中国高铁最高时速从350公里每小时降到了300公里每小时,且持续了五六年,损失之巨难以计算。

  所以,不要光看着经验和成绩,也要看教训和损失,这样中国才能更快进步。

  除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指标,就是今年以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为标志,中国的高铁技术,通过“一带一路”,已经全世界输出,雅万高铁全长也只有300多公里,与2008年中国国内高铁里程差不多,所以,我们还可以获得更大的想像,就是在15年后,即2038年,中国人将在全世界建设多少总里程的高速铁路体系?这是专业问题,不好胡说八道,但我相信,只要“一带一路”持续,雅万高铁的建设一定可以在亚欧大陆的许多国家得到复制。

  所以,接下来的15年,才是中国人向全世界输出产能、技术和建设项目的最重要时期。在上世纪之初,沙皇俄国就已经大规模在中国东北地区建设中东铁路了,我觉得当下的中国人,应该更有这样的大气魄,为全世界建设高速铁路,到2038年,在中国以外国家,建设最高时速达到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体系,总里程达到42000公里,这其实是一个保守的目标。

  如果15年后,到2038年,中国国内高铁最高时速真的能超过500公里每小时,那么在全世界,一样会有许多国家的由中国人建设的高速铁路最高时速达到500公里每小时,而且,我坚决相信,15年后,中国人还会把时速达到500公里每小时的高速铁路修到现在看来遥不可及的北美大陆上去,因为我们只要能拿出成熟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500公里的高铁技术和建设能力,那对美国和加拿大铁路系统的覆盖,还有对其原有的发达的航空体系的摧毁,就是无以复加的。

  用15年时间,实现中国高铁提速到500公里每小时,这到底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还是一个非常可行的目标?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技术问题,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回答,但是,有一点是决定性的,就是如果接下来的15年,中国人的高铁输出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从2038年到下世纪初,中国必然会成为一个拥有第一世界影响力和第一世界资源统治权的国家,那时的中国才真叫史无前例。

  不过,这个道理其实我还没有讲完,故意留了一个漏洞,让大家来怀疑,就是,中国怎么可能在未来到2038年这15年里,仅靠高速铁路就能获得如此强大的领导世界的势能呢?这真不是吹牛逼吗?嘿嘿,现在我们在本期的下部分揭开真正的谜底。

  未来15年,中国高铁又将如何?

  其实,能够保证中国在15年里,完成42000公里,最高时速达到350公里每小时的高速铁路建设的另一个极重要因素,是中国的电力系统建设,2008年,中国的发电总量还没有达到美国的90%,而到2021年,十多年时间,中国的发电总量就已经提升到美国的210%以上,居世界第一,中国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虽然已是全世界最节约能源的高铁了,但每小时耗电仍然会达到9600度,就北京出发或途经的127趟高速铁路而言,按照平均5小时运行时间计算,年用电量预计达到22.3亿度。

  没有充足的能源,任何高铁都运行不起来,而未来15年,全世界能源行业面临的都将是化石能源向绿色新能源的大转化,这也将决定,中国的高铁技术能否成功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获得更大突破;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现在在新能源技术的持续投入和神速发展,又正为中国高铁的世界化推广保驾护航,其中一个很小的样板,就是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

  对于全世界那些至今仍然没有稳定充足的能源供给的国家而言,耗电量巨大的高速铁路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其实就高铁普及来说,这种尴尬在中国以外国家,包括在美国都一样存在,高铁建设不是光铺设一条铁轨就可以搞定的,必须要有强大的电力体系的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一个极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在绿色新能源技术上已经获得了足以覆压全球的巨大优势,这种优势在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覆压欧美日韩的传统汽车产业,也在于,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足以覆压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新能源产业。

  未来15年,在全球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之下,全世界的传统能源都会受到强制的削弱,最受益的一定还有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全世界输出,而在肉眼可见的现在,以新能源电能驱动的民航飞机和高速铁路也已经进入技术研发或实施阶段。

  比如,10月16日,在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中国中车与行业代表共同为大会发布全球风电供应链安全宣言发声,倡议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具有韧性、互信的风电供应链,推动风电产业大规模、高质量的发展,为保障各国能源安全、推动世界能源转型提供关键支撑。而作为中国最早进入风电行业的企业,中车目前形成了从发电机、叶片、塔筒、齿轮箱、变压器、变流器、超级电容、变桨系统等核心部件,到资源开发、项目EPC、整机制造、智能运维等风电全产业链优势。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善用之将改变政治和历史走向

  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与传统化石能源最大的不同,最最大的不同,以水能、风能、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它主要来自于太阳给予地球的无穷无尽的能量,既是无限的,也是循环的,又是再生的,当人类进入新能源时代,最重要的收益,其实并不是生态环境的巨大改良,而是地球上之前因能源、资源争夺发生的战争的数量将减少90%以上,只要我们中国人未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之下,为全世界稳定输出以水能、风能、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的技术和工程,传统化石能源之上所造就的国际霸权主义自然是越来越没有市场的,且有朝一日将会是堕崖式跳水。

  只要中国的新能源技术优势一直领先,未来半个世纪,无论是天上的大飞机,还是地上的火车、汽车,还有海里的轮船,人类的交通工具一定都会向各种各样太阳能转换,这既合乎于技术进步的轨迹,也合乎于产业进步的轨迹,更主要的是,它合乎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政治正确。未来地球在中国领导下,也不必为了抢占化石能源打来打去了,谁家没能源,让中国公司来建个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的新能源电站就行了,更夸张的,据说还可以把新能源电站建在几百公里以上的太空,没有大气层的屏蔽,百分百储存太阳能,然后再使用新能源技术把太空里获取的电能输送到地面上。

  所以,从现在看来,现在的大部分国家,那些国家其实传统能源体系还并不充足完备,肯定是无法支撑起高速铁路运营的,但是以获取和转化太阳能为核心的新能源崛起又将是跃级式的,中国的高铁和中国的新能源将很有可能做到同步并进,在全世界获得极快的推广和普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22:56 , Processed in 0.1876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