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43|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11月15日【第2023-803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8 20: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既然美国认为自己尚未到“生死时刻”那么处理中美关系就索性“谈归谈,打归打”好了

  【媒体报道】

  11月14日,土耳其正计划向国际刑事法院起诉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指控其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

  11月15日,*******在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讨论纪要】

  ●“打狗”就是不看主人,土耳其就这样“一纸诉状”将内塔尼亚胡告上了欧盟主导的国际刑事法院

  俗话说,打狗看主人,然而,土耳其“打狗”就是不看主人,就这样“一纸诉状”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告上国际刑事法院。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六大机构之一,是联合国系统内的主要司法机关。国际法院在其自身司法实践中也是需要同联合国其他机构如大会和安理会保持密切合作或协调。同国际法院审理平等国家间的诉讼不同,国际刑事法院是一个刑事司法机构,根据2002年7月1日开始生效的《罗马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成立,对犯有种族屠杀罪、危害人类罪(反人道罪)、战争罪、侵略罪的个人进行起诉和审判的法院。同国际法院是联合国六大机构之一不同,国际刑事法院同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其是一个独立的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的《罗马规约》同《联合国宪章》同样没有任何关系,二者均是独立的国际多边公约。

  从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名单中不难看出,该机构的实际主导者是欧盟。联合国五常中,只有法国和英国是该机构成员。俄罗斯于2016年退出了国际刑事法院。中国不是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因此国际刑事法院所发布的逮捕令对中国无效。有趣的是,11月8日,俄罗斯内务部决定通缉国际刑事法院法官塞尔吉奥·赫拉尔多·乌加尔德·戈迪内斯,后者此前曾针对俄总统普京和俄总统儿童权利全权代表别洛娃发出逮捕令。讽刺的是,作为西方“黑老大”的美国居然不是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甚至有传闻称,尽管美国表面上对国际刑事法院所追逐的俄罗斯战争罪罪名表达了支持,但其内部却对国际刑事法院保持着警惕。美国一直担心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合作可能导致对美国在海外的军事行动进行调查和起诉。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土耳其起诉内塔尼亚胡的本质是土耳其向实际运作国际刑事法院的欧盟状告美国的“狗”——以色列。这凸显,围绕巴以问题,欧美之间分歧的日益深化,欧盟与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态度是存在距离的。而欧盟更是早已惦记上美国在中东问题、乌克兰问题的主导权。土耳其在中东地区,既有政治利益(库尔德问题,唯一北约进出中东地区的有效通道),也有经济利益(伊拉克油田,稳定金融市场),所以在“加戏”的问题上一定是不遗余力。

  ●哈马斯失去对加沙地区的控制”的说法过于夸大

  11月13日,有媒体根据相关卫星图像显示,在加沙市西北部活动的以色列军事车辆从11月3日的383辆下降至11月8日的295辆。这意味着自以军进入加沙5天内,以军可能有近百辆装甲车辆战损和故障后送——对于这条新闻报道,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首先就会产生一连串问题:卫星图像来自哪里?谁有能力提供?谁能抗住美国的压力提供?谁有动机提供?答案恐怕并不难猜,所以,再次强调美、以想要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搞“单方面战场透明”恐怕做不到!

  在重重压力下,我们注意到,11月13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可能”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就释放遭扣押人员达成协议,但拒绝披露更多细节。在我们看来,之所以以色列方面开始就可能谈开始“放风”,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本次全面进攻加沙地带以色列军队伤亡惨重,这一点从卫星图像关于以色列装甲部队损失的情况可见一斑,而这还是军事行动第一周发生的事情。

  此外,我们认为,以色列方面有关哈马斯失去对加沙地区控制”的说法过于夸大。以色列军队很难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将如此复杂、庞大的加沙地带的地道系统清理干净。于是,以色列军方便打起了加沙地带医院的主意。以色列方面坚称,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最大的医院,希法医院的地下设有一个“指挥中心”,并利用医院和地下隧道来掩藏军事行动和被劫持人质。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11月14日也附和以色列的说法,称哈马斯在希法医院“储存武器”并设立“指挥中心”。在我们看来,问题是,希法医院首先是一家医院,相比“可能”藏匿于此的哈马斯武装人员,“肯定”这里存在的却是手无寸铁的平民、老人,病人,孕妇,甚至刚出生的婴儿。试问,一旦以色列军队在这里的行动酿成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这个雷是以色列自己顶还是美国替以色列顶?

  ●美国在这个时候玩小伎俩,抖小聪明恐怕只会害了自己

  美国内部和西方内部围绕巴以问题产生的分歧在进一步深化,这已经成为各方共识。即便在其最亲密的盟友英国内部,这一问题也正在变得尖锐,比如英国新任外交大臣卡梅伦,在其任英国首相的时候,就曾开除过一个对巴以问题持极端言论的部长。11月13日,由于参议院民主党人以“缺乏可执行的劳工标准”为由提出反对,美国政府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贸易谈判遭遇阻碍。

  这段时间,丢脸已经成为美帝常态,即便在徒有其表的“印太经济框架”问题上也遇到来自美国内部的阻力。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美国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访问美国。我们注意到,美方在接机期间甚至没有铺设红地毯。试问,美国自二战后何时有过如此被动?美国在这个时候玩小伎俩,抖小聪明恐怕只会害了自己。

  ●既然美国认为自己尚未到“生死时刻”,那么处理中美关系就索性“谈归谈,打归打”好了

  既然美国认为自己尚未到“生死时刻”,那么处理中美关系就索性“谈归谈,打归打”好了,只不过美国已经沦为和朝鲜“同等级别”的地步让人唏嘘不已。

  针对11月14日朝鲜外务省国际机构局长赵哲洙“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违禁武器是在破坏欧洲的和平”的言论:第一,美国此前企图释放中美什么都可以谈,甚至可以谈朝鲜问题,至混乱信号企图破产,朝鲜仍在“自由行动”,中国并“不介意”朝鲜“破坏”中美元首会晤的氛围;第二,朝鲜也是在公开警告美国,既然美国可以向乌克兰输送危险武器,朝鲜和俄罗斯之间即便进行了武器交换、军事合作又能怎样?所以,美国围绕中美元首会,摆出一副和日、韩谈朝鲜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问题的小把戏趁早收起来;第四,朝鲜瞄着西方内部挑拨欧美之间的矛盾,分化欧美。

  【相关话题】

  第6312期-手握德、法两张“小纸条儿”的那位“一半脸是美国人”的冯德莱恩高调宣布访华有何用意?(2023-11-8)

  第6324期-为什么说美国在传统安全层面跟中国保持高度对抗的同时,又试图为双边关系”打护栏“的企图不过是一厢情愿?(2023-11-12)

  第6331期-东方点评中方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建立中东无核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2023-11-14)

  美金融市场股债齐升、“锣鼓喧天”主因是市场预期中美经贸关系或阶段性缓和

  【媒体报道】

  11月14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CPI同比上涨3.2%,较9月的3.7%放缓,低于预期的3.3%,市场对明年降息幅度的押注急速升温,空头恐慌回补,美股和美债携手掀起狂欢。美元指数14日创出一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暴跌1.49%,最低至103.98。

  【讨论纪要】

  我们对美国的通胀数据一贯持怀疑态度,不过由于中美经贸关系释放缓和信号,供应链有趋稳迹象,美国产能不足问题有望缓解,美国通胀数据“降温”也在意料之中。总体来看,本次中美元首会晤是有利于美国金融维稳的,这是美国市场如此兴奋的直接原因,也是美国总统拜登邀请*********访问美国的主要目的之一。东方时事解读早在拜登刚刚成为美国总统之际就曾有评估,拜登上台后一定会做和“中国阶段性缓和关系”,然后再变为“更为激进的特朗普”,只不过拜登上台后,首先就变为“更为激进的特朗普”,直到今天才去做和“中国阶段性缓和关系”,但无论如何,它还是来了。

  随着最新美国通胀数据的出台,通胀预期下降,利率预期也下降,于是股债市场一片欢腾。美元在104左右虽然仍相对安全,但还是有所承压,在我们看来,如果美元指数进一步下行到100-102区间,美国金融当局还是会有人出来学两声鹰叫的。此外,市场对美国目前在巴以问题,乌克兰问题上所遭遇困境的悲观情绪也因本次中美元首会晤有所改观,至少美国“喘口气”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要股市还在继续上涨,美国的“好日子”就可以继续维持一段时间,前提是没有“意外”发生,比如,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不会升级、失控、外溢。所谓“好日子”就是继续印钱。以英国为例,目前英国虽然因巴以问题示威、游行不断,但罢工却很少出现,显然,英国已经开始印钱了。如果美国金融当局将未来预期通胀目标从2%调节到4%到5%,那么首先意味着美国经济增长率要达到4%到5%,在美国实体制造业持续萎缩,基础设施持续老化,生产力严重不足,更严重依赖虚拟经济的情况下,想要维持如此大规模的经济增长率只有“大规模开启印钞机”。当然,我们上述的这些讨论能否成为现实,或如何、何时成为现实,首先还要看中美关系是否能够“阶段性缓和”,否则,即便是中美元首会晤,中美关系未来走向恐怕仍将是“桥归桥,路归路”。

  【相关话题】

  第5540期-摩根士丹利策略师所谓“美股正处于退出熊市的早期痛苦阶段”的言论,或意味着美经济“红巨星效应”即将开始(2023-3-21)

  第6272期-串讲:“高通胀+高利率”令美7万多亿元信用卡债务成“定时炸弹”、为什么说红巨星效应出现后西方资本“烧账本”已成必然?(2023-10-26)

  第6324期-为什么说美国在传统安全层面跟中国保持高度对抗的同时,又试图为双边关系”打护栏“的企图不过是一厢情愿?(2023-11-12)

  东方点评央行支持有实力的金融科技力量进入评级市场

  【媒体报道】

  1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发布专栏文章《构建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推动征信行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评级生态环境,提升评级机构独立性和公信力。鼓励评级机构“走出去”,拓展境外评级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讨论纪要】

  如果中国自己的评级机构走向世界,其对西方把持的金融霸权当然是一种冲击,世界金融市场“两个金喇叭”的局面将进一步显现。其对人民币进一步走向世界,与西方金融体系公平竞争意义重大。

  评级机构是西方金融霸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所以,西方不会轻易让中国的评级机构走向世界。比如,西方就曾通过参股、渗透等方式,通过催生、诱导金融腐败的方式阻碍中国评级机构走向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在与西方金融体系公平竞争的问题上,在斗争的基础上,倡导“C2模式”,也就是通过中美协商的方式争取金融话语权。反对“G2模式”,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所谓“中美共管地球”。落在细节上,以IMF为例,美国必须放弃“一票否决权”,这样才能谈到公平,才能谈到中国的金融话语权。也就是说,我们要对目前任由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尤其是金融秩序的一种彻底改革。

  既然美国将中国国家主席请过去,摆出一副愿意谈的姿态,那就不妨连同这个问题一起谈。如果美国人有诚意,那就通过和平的方式开始谈,如果美国人没有诚意,那就通过斗争的方式开始谈。从新闻报道中提到的“鼓励评级机构‘走出去’”以及新闻报道发布的时间点来观察,恐怕美国人想要蒙混过关是不太容易的。

  【相关话题】

  第4191期-人民币走出去的一个先决条件,实体企业要走出去(2022-2-3)

  第4434期-为什么说彻底打倒西方金融霸权、人民币走出去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的前提(2022-4-21)

  第5454期-从伊拉克计划首次允许与中国贸易直接以人民币结算来观察,人民币和美元这两只“金喇叭”之间的正式竞争已拉开帷幕(2023-2-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1 04:39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