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39|回复: 0

清风:孰对孰错?谁领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1 21: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方面炒作比较热的除缅甸北部局势外,还有一个热点就是某院士河某与网络大卡向某关于中美科技水平的对弈到底谁领先,网络讨论也非常热烈,这几个网络大卡都不是省油的灯,背后都是有“人”的人,背景又非常复杂,但据笔者所知这些人里面并不都是真心爱国的人,一句话:水深得很!

  有朋友问我这种事的看法,由于这些人背景复杂,所以一直不愿意去解析这个问题。笔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吧。

  实际上这个事要一分为二看,如果单纯的属于“战略忽悠”,那么把我国科技水平往低处说无可厚非,因为事实是,最高端科技、蓝星天顶星科技应用方面我们也确实不如美帝,但总体差距已经缩小,要知道他们起步多早啊!许多现代科技都是起源于美帝主要得益于两点:第一美帝全世界搜罗人才,第二美帝硬抢。二战后从全世界搜罗了世界80%以上的高科技人才,特别是欧洲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培养的人才到1960年基本上都到了美国,所以美国的高科技在1960---1970年之间出现了一个爆发期,特别是与苏联太空竞赛后美国加大投入,加快欧洲人才引进,以登月为名目科研全面展开,带动了材料、通信、核动力、超导、计算机联网等研究,比如计算机联网技术、大哥大手机技术就是登月研究的衍生品。而这个期间是美国科技爆发期,苏联则拉大了与美国科技差距。

  苏联解体后个别国家如果在某方面领先了美帝则明抢,比如核电方面抢法国的阿尔斯通,五轴联动机床抢东芝,现在想抢华为的2万多项的五g六g专利,都是例子,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帝为了限制日倭高科技发展采取了今天针对华为一样的办法,结果日倭一蹶不振,而我们的华为能突破,说明我们的技术积累比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倭强得多,当然也与中国国家为整体做后盾有关。

  在美国高科技、特别是半导体技术突飞猛进时,我们国家情况又恰恰不好,这个期间我们先是陷入三能自然灾害,后又陷入某阶段,所以我们的科技是“重点发展”,以军工为先,两弹一星为核心任务,但基础材料研究陷入停顿。以半导体技术为例,到这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帝电子产业已经大规模集成化,而我们还处于晶体管时代,笔者记得大学毕业后还曾经组装过半导体收音机,如果大家想有记忆力的话,上世纪八十年代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冰箱为三大件,彩电基本靠进口,一台小日本彩色电视机大概是普通工人三年工资。

  所以我们应该记得这段时期,那个时间落后就是落后,不要为了自己的虚荣面子不承认这点,我遇到不少杠精就是如此,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个阶段我们科技确实不行,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一方面人才开始外出学习留学,部分爱国科学家学成回国后开始逐步在高校设立相关科系,另外一方面加上基础教育开始发力,高校成果开始显现,同时开始了技术引进与“市场换技术”,1986年国家制定了科学技术研究于发展战略纲要,我国的科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前十年出现了爆发期,在应用科学方面逐步赶上来了,但基础科学研究,特别是材料科学研究直到2010年后才开始增加开始发力,主要得益于我国企业发展有资金支持提供课题研究。

  这里举两个例子:第一例航母用的起降甲板,开始时候我们以为是国外钢材好,因为大厂拿出来的样品都达不到标准,跑到国外去采购和引进技术结果没人卖,有人建议国内招标看看,结果国内一家小厂拿下了,解决来大问题。第二例是航空发动机,我们的发动机材料一直不过关,后来沈飞的帅老解决了这个问题,怎么样发现的?到某厂参观时发现铼钢在铼比例不同时的膨胀特性,这个工厂都记录得非常好,经过赶快拿去研究,居然真成功了,于是国产发动机直接突破材料难题!

  高科技研究是非常烧钱的,当年为了研究两弹一星我们把国家预算的30%用来搞,而当时为了保证这些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项目能顺利进行,国家财政积累一度达到40%以上,即拿出财政的40%去搞两弹一星。这些都公开了朋友可以去查。

  过高的GDP积累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大量财政不能用于工资、民生,国内经济发展就起不来,因此从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减少积累,搞改革开放,经济一点点起来了,就有更多的钱用来搞科研了。到现在基本形成了良性循环:企业根据自己情况决定科研方向与项目,自己搞也行,与高校、科研所联合也行,特别是电子行业这方面的突破为军工发展进步起了关键作用。而一些小企业为航母、航空发动机、卫星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好了,有多余的钱去搞科研了。

  经济发展是科研的后盾,经济不行了,科研是无法投入的,这点必须强调,与一位老人家谈有关问题时老人家也说,把经济搞好是硬指标,否则科研免谈。

  关于技术引进话题。网络中有一种声音:技术引进是买办思维,“造不如买”是h奸行为,这些观点都过于激进,是被人带偏节奏了!前面说过,高科技研究是非常烧钱的项目,需要经过反复试错才能有眉目,比如光刻机如果阿斯麦愿意卖给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买?关键是人家美帝不让卖!不要以为让我们搞成白菜价很容易,不是这么回事,是有人引入论据误导大批的不明真相的人!现在一些人抓住目前华为遇到的美帝制裁问题说是“技术引进”是买办思维,但必须承认,技术引进是促进我国科技水平上升的一个重要手段。现在如果允许,该引进的技术还是要引进,不能陷入民粹主义迷思中。

  科技这种东西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旦几个项目突破后就找到规律了,所以以微电子材料、光伏材料为代表的研究中发现了其他规律,比如半导体的边际效应。

  另外我国科技中指导性的研究方向立了大功,比如“863”“973”科学研究战略规划的立项取得全面突破使得我们科技水平追赶速度加快。

  而军工项目的科技立项,特别是材料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为我国科技腾飞做出了重大贡献,人才朋友体系化、梯队化、人才规模化、金字塔话让中国科技研究插上翅膀。比如歼十项目上世纪八十年代立项一直没有进展,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材料科学进步。

  进入新世纪我国抓住了互联网技术的契机,特别是2012年提出以互联网+也成为e+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战略,现在的京东、某猫、快手……一大批网络企业取得突破,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而通信产业则与互联网结合产生了大批企业:华为、中兴、某杂粮手机、字母手机……都是最近十年左右的事。

  有了钱才能舍得投入,有投入才可能有效益,但不能保证有效益,也可能打水漂。

  我的观点是我们的科技水平方面,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我们与美帝西方有差距而且还不小,但现在的差距补齐时间已经看得见了,在笔者前面文章中曾经说过,在蓝星37项高科技中,我们领先的已经有20项。

  提醒朋友们,网络把带节奏到现在已经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炒作ti制,把西方ti制拼命的拔高,这个时间阶段大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2008年美帝金融危机爆发。第二阶段炒作国有企业,这个时间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2013年左右,第三阶段炒作前后30年ge裂,把新中国发展阶段给人为的ge裂,用意是掀起意识形态之争。到了现在开始炒作min营经济了,正好与炒作guo营经济不行颠倒过来。

  如果你不总结不对比就永远发现不来这批人的“真相”,都水深得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2 06:13 , Processed in 0.0781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