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72|回复: 0

刘晓博:深圳、广州都市圈,将有重要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8 09: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10月27日),深圳市发改委在“深圳政府在线”的“互动交流”栏目答复网友的时候,透露了一个重磅信息:深圳都市圈的范围缩小了!

  下面就是问答的截屏:

  这位网友的提问是:

  请问领导,近日在网上看到报道,说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已经批复,请问属实吗?或者说,进行到哪一步了?深圳都市圈范围是否包含河源都市区、汕尾都市区?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答复内容是:

  目前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还处于省层面审核阶段,拟于近期印发实施。深圳都市圈范围包含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及深汕特别合作区,不包含河源、汕尾地区。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意见,深圳都市圈只有部分政策可以延伸至河源、汕尾两市,并不将两市实际行政面积纳入规划范围。

  也就是说,河源、汕尾(不含深汕合作区)不在深圳都市圈的范围内。

  在广东省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广州、深圳都市圈的表述如下:

  在十四五规划的版本中,深圳都市圈包含了河源、汕尾的城区部分。

  下面是我们团队根据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的表述,做的广东五大都市圈的示意图。

  不过事情在2022年8月出现了变化:8月3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官网发布了《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

  其中关于五大都市圈的表述如下:

  也就是说,在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中,广州都市圈不再包含“韶关都市区”和“云浮都市区”,肇庆和清远纳入广州都市圈的范围有所扩大,原来是城区,现在增加了肇庆的四会市、清远的佛冈县。

  深圳都市圈不再包含“河源都市区”、“汕尾都市区”以及龙门县。

  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中,阳江出局;在汕潮揭都市圈中,梅州都市区出局。

  我曾在第一时间就对这个新变化做了点评。

  随后,有关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回应说:“文件中提到‘都市圈’,是为了指出都市圈内需要重点协调的空间范围,并非对这五大‘都市圈’范围的重新划定”。“我们出于指导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目的,发布了这份技术层面的指引文件。因此,目前关于广东“都市圈”范围变化的说法,是一种误读。”

  现在,深圳市发改委的最新表述证明,深圳都市圈的确缩小了,河源都市区、汕尾都市区被证实不在圈内。唯一有差别的是惠州的龙门,一度“看似出局”,现在最新的说法是“惠州全域”都在都市圈内。

  这样,深圳都市圈的面积则应为16272平方公里,包括深圳、东莞、惠州的全域,以及深汕合作区。

  至于广州等其他3个都市圈的范围是否缩小,目前尚未看到官方表述,但缩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如果参照去年8月发布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的表述,广东都市圈面积将缩小到19117平方公里。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深圳都市圈的缩小,以及广州等3个都市圈的疑似缩小?

  说到底,还是跟国家关于都市圈的定义越来越严格有关。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9年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的定义是这样的: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说白了,就是要首先有一个核心城市,一般来说是超大或者特大城市,然后围绕这个核心,按照1小时通勤算来确定基本范围。

  在当今中国,绝大多数人不可能乘坐直升飞机上班,大家一般乘坐地铁、公交或者自己开车。1小时通勤的半径,就是50到60公里,所以紧密型都市圈面积应该在1.2万平方公里以内。

  但中国的城市绝大多数是广域市,面积动辄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比如北京、杭州的面积都在1.6万平方公里以上,哈尔滨是5.3万平方公里,呼伦贝尔市面积是25万平方公里。

  如果真的把都市圈面积限定在1.2万平方公里,那全国就没有几个都市圈了。

  所以,国家发改委把都市圈的面积一般界定在2到3万平方公里。

  地方政府总是倾向于把都市圈搞大,比如大上海都市圈把周边城市尽数纳入,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积总和。

  大上海都市圈显然是一个城市群,而不是都市圈。所以,这个都市圈一直是地方在“玩”,国家发改委没有批复。

  上图是此前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部分都市圈,可以看出一般在2万平方公里上下,只有重庆、武汉突破了3万平方公里。

  大湾区的特点是地方小、人口密,如果你用百度热力图看一下就会发现,中国真正出现“融城”的地方,只有大湾区。

  北京和周边城市人口热力图明显连接起来的,只有通州和燕郊;至于北京和其他城市,都离得很远。

  上海也只跟苏州的昆山出现了人口热力图融合的现象,跟嘉兴就远没有融合。

  广州和佛山,深圳和东莞、惠州的惠阳大亚湾,以及中山珠海,人口热力度上基本连成了一片,看起来跟一个城市差不多。

  所以我多次在文章里指出,中国真正的都市圈只在大湾区出现了,其他地方只能算萌芽。把都市圈搞很大,的确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到目前为止,国家发改委已批复了10个都市圈,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都市圈迟迟没有登台亮相(大上海都市圈不算数)。

  为什么会这样?估计有关方面也在积累经验,在一线城市都市圈上非常慎重,想一下子就拿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方案。

  深圳和广州都市圈的范围最终会怎样确定,是否还会有新的变化,尚不得而知。

  不过我个人的看法是:大湾区情况非常特殊,人口密度高,都市圈存在重叠现象。比如东莞北部可以看做是广州都市圈的一部分,中山也可以看做广州都市圈第一部分;而中山也可以被看做是深圳都市圈的一部分。

  另外,深港也是一个紧密型都市圈,深圳都市圈是否可以升级为深港都市圈(包括深圳、香港、东莞、惠州)?这些问题都可以研究。

  在大湾区,简单用行政区域来划定互不重叠的都市圈,反而是不客观的。

  下图是《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中关于深圳都市圈的规划图,供大家参考。这个规划图,其实就突破了深圳河、珠江口的限制。

  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方案的问世,将进一步带动大湾区的发展,是各相关城市的利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11:52 , Processed in 0.1875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