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4459|回复: 1

戎评:巴以冲突的背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价值体系的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4 01: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骗子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避而远之但有时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群体,因为骗子总会在某些“恰当”的时候满足我们的需求。

  你常能听到这样的新闻,某某被骗,去警局报案,讲述过程时,开始永远是“他之前人很好”“这个投资收益很大,我也得到了不小的回报,所有我才继续投入…”

  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行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对方相信自己。而相信自己的前提,就是满足对方的需求,让对方尝到甜头。

  人与人之间是如此,国家间也不乏这种情况。如果说当今世界谁才是行骗的翘楚,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当之无愧。

  西方国家行骗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它们的价值观,而西方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自然是普世价值。所谓的普世价值,就是泛指人类社会普遍认同并追求的如自由、民主、人权、公平、正义等。乍一看似乎没错,但实际上却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这样的价值观是谁在用,用来做什么。

  ▲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实际上只是美国为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政治宣传工具

  原本普世价值观是理想,是目标,但在美国和西方国家手中却变成了工具,当理想和目标变成工具时,那这就成为了彻头彻尾的骗局。

  而巴以冲突实际上就是西方普世价值观应用在中东地区的洗脑之路的结果。

  高超的骗子总是会抓住你的痛点,然后利用信息差疯狂的为你洗脑,也就是时下我们常说的“PUA”。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是如此,他们将自己包装成和平天使,人类灯塔的模样,手捧普世价值观在世界各地巡游讲演。

  一战以来,欧洲国家普遍反犹,到了二战,来自奥地利的维也纳落选艺术生更是将这种传统发扬光大,直接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犹太人在欧洲实在是待不下去了,他们需要一个落脚的地方,但犹太人自2000多年前被罗马人从中东赶出来后,已经漂泊数千年,并没有自己的国家。

  ▲来自奥地利的维也纳落选艺术生(希特勒)在“巴黎参观游览”

  这时候欧美这个骗子来了,它们抓住了犹太人这个痛点,迎合犹太人。当然既然是行骗,自然有着目的。

  彼时的英国刚经历了二战的洗礼,满目疮痍,自顾不暇,手下的殖民地也纷纷独立,英国人需要大量的资金重建自己的国家。美国政府也需要犹太人的支持,因为犹太人此时在美国已经混得风生水起,掌握着大量的财富。

  二者不约而同的答应帮助犹太人建国,地方你随便挑,大英帝国有的是殖民地,现在不送何时送,再不送都独立了。

  在英美“善意”许诺下,犹太人从非洲挑到了南美洲,但都不满意,不是嫌太穷,就是嫌太热。英美一看,犹太人并不好骗,毕竟人家犹太人漂泊世界数千年,能以一己之力引得全部欧洲国家反犹,可以说欧美的那些骗术在犹太人面前不过班门弄斧罢了。

  实际上犹太人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那就是重回他们老祖宗的圣地,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区。

  而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区的确是犹太人心中完美的建国所在地,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还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教合一的圣地,并且位于亚欧非三大洲十字路口,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可以说是世界的“黄金地段”。

  为此,欧美也不吝色,大手一挥,你就在这里建国了。

  ▲第一次巴以分治时,联合国划定的区域,占多数人口的巴勒斯坦人,只分得了45%的土地。

  但难题接踵而来,彼时的巴勒斯坦地区,早已是阿拉伯人的天下,而且耶路撒冷还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欧美强行让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建国的行为,无异于比十字军东征更为恶劣。

  十字军东征至多是当着我们的面撒尿,而异教徒犹太人在我们圣地耶路撒冷建国完全是骑在我们头上拉屎,真主能忍安拉不能忍。

  但此时的世界不是真主说了算,是美国和苏联说了算。对美苏来说,中东地区本来就不是自己的地盘,如今钉进去以色列这颗钉子,正好防止中东出现一个大一统的阿拉伯国家、这个潜在的战略对手,何乐而不为。

  相对于苏联斯拉夫人的简单粗暴,欧美则更喜欢先来波“PUA”。故而先是通过联合国订立了所谓巴以分别建国的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又公开游说阿拉伯国家要从和平、自由、人权等角度出发看待巴以分治。

  阿拉伯老爷才不听你欧美胡咧咧,我们的真主从来没告诉过我们什么和平、自由、人权,我们就知道异教徒要在圣地耶路撒冷建国了,要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撒尿了。在以色列刚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国家便毫不犹豫的集合在一起对以色列宣战。

  ▲十字军东征数次,只有第一次东征攻克了耶路撒冷,如今犹太人在欧美等国的支持下动动嘴皮子就想在耶路撒冷建国,这是阿拉伯人完全不可能接受的事

  或许宗教信徒可能是骗子最难以行骗的群体,毕竟人家老大的手段要比骗子高多了。

  但欧美国家也不是省油的灯,面对中东这群不听骗又不听劝的阿拉伯人,只有用大棒伺候了。也就是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这群诈骗集团,行骗套路之所以屡试不爽,除了手段高明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它们有暴力作为后盾。

  阿拉伯联军或许在新生的以色列眼中很是强大,但是在欧美眼中不过是乌合之众,一盘散沙。真主“PUA”的功夫比我们再高明又有什么用,真主他有几个师?

  图片

  ▲在教皇和真主有几个师的问题上,二者出奇的一致

  不出意外,真主安拉没有给阿拉伯人BUFF,五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人被以色列揍的鼻青脸肿,甚至连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都给丢了。

  阿拉伯人面对欧美这种不听骗就抡棒子的行为,很是无奈,不过好在冷战爆发,有苏联的大腿可抱,故而苏联成为了阿拉伯人制衡欧美的工具。

  如果说欧美人还会用“PUA”来掩饰自己,那么苏联人主打的就是一个简单粗暴。它从不整这些虚的,谁不听话就收拾谁,从布拉格之春,到入侵阿富汗,苏联的强悍体现的淋漓尽致。

  ▲苏联人主打的就是一个简单粗暴

  或许是苏联人的简单粗暴着实有些吓到阿拉伯人了,故而他们对苏联人也没那么信任,而随着一件大事的发生,这种信任危机最终彻底崩溃,那就是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6日,昔日的红色巨人轰然倒塌,阿拉伯人失去了大腿,更失去了方向。

  此时的美国天下无敌,加之背后还有整个西方集团,如此威势下,阿拉伯人除了屈服别无选择。当然,欧美也吸取了苏联人简单粗暴的教训,毕竟一味用强很难让人真正信服你。

  假如能够将欧美那套普世价值观搬到阿拉伯世界,来个大改造,那么中东,这个世界能源重地将彻底为欧美掌控。

  此时正是一个好机会,苏联解体了,欧美经济领先世界,很快欧美抱着自己的价值观对中东各国说,你看,只要效仿我,跟着我混,吃香的喝辣的。

  或许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信不信欧美那套普世价值观不重要,重要的是吃香的喝辣的。毕竟有奶便是娘,欧美是石油最大的进口国,不与欧美搞好关系,石油就卖不出去。可以说国际社会只有利益没有交情,而且此时的欧美实力太过强大,想要反抗似乎难度太大。

  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欧美在对其行骗的套路上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在卖相上强过之前的苏联千百倍。欧美不但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出苏联很多,而且还主持正义帮助阿拉伯国家打赢了海湾战争,驱逐了萨达姆这个入侵科威特的侵略者。

  故而阿拉伯国家开始投入欧美的怀抱,埃及与法国长期有着紧密的军贸合作,沙特也成为了美国在中东重要的盟友,卡塔尔等国的土豪,更是欧美国家趋之若鹜的对象。

  ▲沙特与美国是多年的盟友

  阿拉伯国家也通过与欧美国家石油的贸易赚的盆满钵满,此时的阿拉伯人认为,欧美的那些普世价值观还真的有效,一时间阿拉伯世界似乎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但几家欢喜几家愁,在沙特这些阿拉伯国家的领头羊逐渐迷失在在繁荣的假象时,欧美尤其是美国已经在紧罗密布的布置它们在中东的战略。

  在欧美的支持下,以色列正在加紧蚕食巴勒斯坦的土地,并且不断壮大自己。截止到2022年,以色列的GDP已经达到4166亿美元,拥有发达的电子、农业、生化、军工产业,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甚至还拥有了核武器。

  ▲以色列是中东唯一的发达国家,经济、生化、军工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领先水平,图为以色列的经济中心,特拉维夫城

  阿富汗、伊拉克被欧美彻底打烂,自顾不暇。

  伊朗被欧美长期封锁,发展举步维艰,而且还通过两伊战争、挑唆沙特伊朗宗教矛盾变相削弱了伊朗和沙特的实力。

  也就是说,在欧美人眼里,什么在中东实行普世价值观,都是扯淡,将中东搞乱分裂,分而治之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时间来到2011年,正当主流阿拉伯国家沉浸在以石油带动下的和平繁荣氛围中时,叙利亚内战爆发了。

  叙利亚内战的爆发开始让阿拉伯人从欧美的“PUA”中清醒过来。

  原因在于,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之前一直是亲近西方的,实行的也全部是西方普世价值观下的政治改革。

  2000年,巴沙尔在接掌老爹的权力继任叙利亚总统后,实行了一系列亲西方改革。

  首先,在经济上,提出改革、发展、现代化,吸引大量外资,改善民生,将许多国有经济转化为私有经济。

  其次,放松舆论管控,释放了大量政治犯,还禁止个人崇拜和神话领导。

  甚至,连巴沙尔的妻子,娶的都是完全西式教育下的精英女学霸,她更是在日后充当了沟通叙利亚与西方国家的桥梁作用。

  到2010年,叙利亚的人均GDP从2000年的不到5000美元飙升到了2010年的1.13万美元,要知道当时我国的人均GDP也不过4500美元。巴沙尔的一系列改革,被西方国家称之为“大马士革之春”。而巴沙尔与妻子也称为西方国家追捧的对象,他妻子更是被冠以中东戴安娜的美誉。

  ▲欧美国家对巴沙尔夫妇的追捧和外交礼遇,实际上是一场政治“PUA”

  但随着2007年的次贷危机,叙利亚被西方国家抛弃了。

  原因是,次贷危机发生后,房价泡沫被戳穿,欧美大量企业破产,欧美购买力下降,简而言之就是欧美没钱了。

  美国为了解决次贷危机,大量印钞票,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而叙利亚则与其他国家一样,是一个支柱产业靠出口石油为主的国家。

  ▲美国解决次贷危机的方法很简单,大量印制美元,将风险转嫁给全世界,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在利益面前不值一提,这就是欧美国家真正的嘴脸

  这时候,欧美老爷们口袋里没钱,自然没多少钱买石油,石油价格大幅下滑,叙利亚包括整个中东阿拉伯国家收入大减。而叙利亚又是一个产业结构极其单一的国家,大量产品需要进口,但美国大量印制美元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这收入下降不说,进口美国的产品价格还涨价了,一来一回,叙利亚政府直接被逼到了破产边缘。

  遭遇这种阵痛的,不仅仅是叙利亚,此时的阿拉伯国家都感受到了西方尤其是美国这种转嫁金融危机、不管他国生死的操作。什么自由平等、什么普世价值,完全就是骗子包装自己的外衣,本质上是精致的利己主义。

  这还不算万,由于虽然巴沙尔执政下的叙利亚一直亲近西方,但巴沙尔有些入戏过深,西方国家宣传普世价值,本只是请君入瓮让叙利亚当狗,但巴沙尔误以为他可以与西方国家平等相待。

  ▲欧美的普世价值观实际是他们奴役全世界的借口

  叙利亚是沟通地中海和中东石油产区的重要桥梁,中东石油可以通过陆路管道直接输送到叙利亚地中海口岸装船,然后直接通过地中海运输到欧美国家。这事关欧美能源命脉,马虎不得。故而管道路线的选择就很重要了。

  ▲波斯湾的石油通过陆路运抵叙利亚的地中海港口,可以极大缩短运输距离,降低成本

  但巴沙尔还天真的以为在这个问题上可以与西方国家保持平等、自由、开放的合作原则,然后直接选择了与自己相同的什叶派国家路线,也就是伊朗-伊拉克-叙利亚,放弃了卡塔尔-沙特-约旦-叙利亚。

  要知道两者的背后,一个是俄罗斯支持,一个是美国支持。

  欧美国家一看,忽悠了半天叙利亚和巴沙尔,结果似乎自己被耍了。给了你那么多的外资和经济合作,结果你最终选择了俄罗斯,此时的叙利亚在欧美眼里已经是喂不熟的狼崽子,而且还暗通俄罗斯这个欧美最大的战略对手。

  ▲由图可知,由俄罗斯支持的红色线路根本不受欧美国家的掌控,一旦叙利亚同意以此建立输油管道,那等于把欧美的能源安全拱手交到了俄罗斯手中,断断不能容忍

  结果自然显而易见,巴沙尔政权不能留,甚至叙利亚这个国家似乎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什么“PUA”,在此时已经对巴沙尔政府用不上了,欧美国家撕下伪装,开始扶持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内战就此爆发。

  既然对巴沙尔政府的忽悠已经没有了意义,那欧美直接就汤下面,开始大力扶持叙利亚的反对派,用的还是当初“PUA”巴沙尔的那一套,什么经济援助,什么许诺建立新的叙利亚政权等等。

  而在欧美的“PUA”和画大饼下,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巴沙尔政权风雨飘摇,而紧邻叙利亚的以色列,也开始了它的计划,这为日后的巴以冲突埋下了伏笔。(未完待续)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5 01: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叙利亚内战的爆发让巴沙尔认清了欧美国家的嘴脸,原来当初所谓的亲近、所谓的自由、所谓的经济合作,并不是因为欧美国家信奉的普世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民主原则而与叙利亚合作,只是单纯的看上了叙利亚的战略位置,一旦不听话,直接大棒相加,至于叙利亚的死活,它们根本不关心。

  但实际上,次贷危机后,中东这片区域乱的不只是叙利亚一国,原因无他,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如同叙利亚一样,非常的单一,都是以石油或者原材料出口为主。

  就如上文我们所述的那样,次贷危机导致欧美老爷们没钱,大量国内外公司破产,怎么办呢?很简单,叙利亚这些中小国家的作用便体现出来了。

  ▲美国面对次贷危机,解决的办法就是转移债务和危机风险

  欧美发达国家疯狂压低进口石油等原材料的价格,而美国又仗着美元是世界货币,加大印美元速度填窟窿,导致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美市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类似叙利亚这些出口石油原材料这些低附加值产品的小国,赚的钱少了,进口花费的成本高了,一来一回,两把镰刀,它们被欧美发达国家来了个双向收割,比周扒皮还很,国内积累多年的财富瞬间被欧美掠夺。次贷危机也被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转移到叙利亚这些小国,甩锅是真有一套。

  ▲欧美国家转嫁次贷危机的后果就是造成了中东和北非的持续动乱

  当然,假如你认为叙利亚这些小国的作用只是接美国次贷危机的锅,那可就太低估欧美老爷们的心狠程度了,更是小看了它们的手段。

  如上文所述,次贷危机爆发后,中东地区乱的不止是叙利亚一家,包括整个北非也不能幸免,二者一切混乱的源头,除了次贷危机收割了这些国家的财富,使得民众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社会动荡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欧美国家在背后支持反对派作乱,目的是来一次“政治大清洗”,扶持亲欧美的政府或者是完全跪舔欧美的势力上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颜色革命”,当然口号依然是欧美口中宣传的普世价值观。

  ▲在欧美发达国家眼里,普世价值观只是为自身谋取利益的精神谎言

  首先中招就是突尼斯,作为一个人口不过1200万,主要以卖橄榄油为收入的地中海沿岸的北非阿拉伯小国,突尼斯与法国隔海相望,历史上是法国的殖民地,即便独立了也要长期看法国的脸色。次贷危机爆发后,法国作为承接美国次级贷款的主要冤大头之一,也需要一些小弟背锅,突尼斯就是其中之一。

  2011年1月14日,突尼斯爆发大规模骚乱,执掌该国20多年的总统扎因·阿比丁·本·阿里,根本顶不住国内民众的抗议浪潮,果断放弃总统权力,扭头跑路到沙特,最后客死他乡。

  ▲突尼斯这种小国,根本禁不起西方国家的颜色革命

  突尼斯总统在这场骚乱中一个月都坚持不住,其它国家当然也不好受。

  2011年1月25日,埃及首都开罗和多个省份爆发反政府示威,部分地区发生警方与示威者冲突,2月11日,穆巴拉克被迫辞去总统一职。

  此事件影响巨大,埃及一直是阿拉伯国家的大哥,穆巴拉克更是一个富有影响力的政治强人,连埃及和穆巴拉克都如此拉垮,其他阿拉伯国家稳定国内局势的信心大减,这极大的助长了叛乱者的士气,一时间这些阿拉伯国家政局风雨飘摇。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因为次贷危机产生的反政府骚乱、也就是颜色革命席卷了大半个阿拉伯国家,范围从北非直达中东,史称阿拉伯之春,欧美的影响力和手段可见一斑。

  ▲阿拉伯之春极大的削弱了阿拉伯国家的实力和内部团结

  当然,有些国家是例外,比如利比亚。

  利比亚长期与欧美对抗,经济上没有多么紧密的联系,政治上也没有向欧美卑躬屈膝,自然没有受到太多次贷危机的波及,而且作为长期反美的人士,欧美想让卡扎菲主动背锅那是妄想。

  此时的欧美一看卡扎菲不听招呼,毫不犹豫的大力支持利比亚反对派,妄图推翻卡扎菲政权。但卡扎菲可是政变出身,心想和我玩这一套不过是班门弄斧,不出个把月,利比亚的反对派便被卡扎菲的政府军强力镇压。

  ▲卡大佐:跟我玩政变你们还嫩点,我可是政变出身

  但在次贷危机影响下,整个北非和中东都乱成一锅粥,此时不推翻卡扎菲这个心腹之患更待何时!欧美不肯放弃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直接撕破脸皮,在2011年3月19日,由法国带队纠集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亲自下场,空袭利比亚。卡大佐苦苦支撑半年,到 8月22日,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夺取控制权,卡扎菲政权正式倒台。但卡扎菲的死,没有为利比亚带来和平和发展,利比亚分崩离析,动乱至今。

  ▲卡大佐:欧美你们不按套路出牌啊!

  至此,欧美心愿达成。实际上,打着普世价值观的旗号进行所谓的精神洗脑,然后以合作的借口来利用对方,一旦出事就让对方背锅,不听话就发动颜色政变,再不行就亲自下场,这一系列的操作已经是欧美国家的老手段了,屡试不爽。

  早在1956年,英法为了夺取苏伊士运河控制权,先是忽悠埃及将苏伊士运河交由国际共管,埃及不上当,英法直接撕破伪装强行联合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这便是欧美的之前的典型操作。

  欧美解决利比亚的同时,也在叙利亚下手了。

  我们上文提到,叙利亚本着平等竞争、自由开放的原则,选择了俄罗斯支持下的伊朗-伊拉克-叙利亚油气输送管线,而放弃了欧美支持的卡塔尔-沙特-约旦-叙利亚线路,触及了欧美的核心利益,等于将欧美国家能源安全的命脉交到了战略对手俄罗斯手上,这是万不能忍的。

  ▲假如俄罗斯掌控了西方能源命脉,那画面太美不敢想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当你解决不了问题时,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而这个人就是叙利亚和巴沙尔政权。

  站在欧美的角度看,在叙利亚实行颜色革命好处很大。叙利亚不但是中东输送油气资源到地中海的终点和运输口岸,北面还紧邻着外高加索和土耳其,南面是以色列,西面是苏伊士运河,东边就是中东最核心的地带伊拉克和波斯湾。

  拿下叙利亚,不但可以遏制北边俄罗斯势力对中东的渗透,还可以以此为基地战略围堵俄罗斯。另外苏伊士运河和中东就在眼前,这等于直接将世界的海上贸易生命线和世界能源重地握在了欧美手里。

  而且,拿下叙利亚,将会极大稳固以色列的国家安全,以色列长期被阿拉伯国家战略包围,拿下以色列北部的叙利亚,那么以色列的战略态势将大为改观。

  可以说,拿下叙利亚对欧美国家百利而无一害,至于之前叙利亚与西方所谓的“交情”,根本不值一提,况且压根就没有交情。

  ▲叙利亚位于中东核心地带,亚非拉三大洲十字路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说干就干,在欧美眼中,收拾叙利亚的难度也就比突尼斯稍微大点,跟利比亚简直没法比,根本无需亲自下场,稍微支持一下叙利亚反对派,巴沙尔政权就弹指可灭。

  事实也的确如此,2011年3月15日,叙利亚骚乱演变为叛乱,叙利亚内战正式爆发。巴沙尔的政府军在反对派的打击下被揍的满地找牙,最危险的时候,政府军仅控制着全国10%的土地,而且首都大马士革也已经摇摇欲坠。眼看叙利亚要顶不住了,此时俄罗斯突然下场。2015年9月30日,俄上院批准普京对叙利亚空袭打击IS武装,但实际上就是支持叙利亚政府军。

  俄罗斯的突然介入让欧美国家措手不及,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叙利亚政府军稳住了形势,节节反攻,虽然俄罗斯介入的名义是打击IS武装,但实际上是除了政府军谁都干,总之核心宗旨就是一条,灭掉叙利亚国内所有反政府武装,稳固巴沙尔政府的统治。

  ▲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极大的改变了叙利亚政府军的战略态势

  实际上,叙利亚政府军之所以节节败退,并不是单纯的因为自身实力差和欧美支持反对派的力度大,而是国内的反对派太多太多了,根本应付不过来,双全难敌四手。

  一开始,叙利亚的反政府武装只有欧美支持的“叙利亚自由军”,但是随着叙利亚的内乱,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

  土耳其支持的“沙姆解放组织”、“努斯拉阵线”,其目的是推翻阿萨德政权并建立一个亲土耳其的逊尼派政府,防止库尔德人在叙利亚北部建立自治区并威胁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打击伊斯兰国等极端主义组织,维护土耳其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影响力等。

  库尔德人自己建立的“库尔德武装”、“库尔德人民保护部队”,目的是建立一个独立的库尔德人国家。

  欧美和海湾国家支持的“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虽然打着反对外国干预叙利亚的口号,但又呼吁国际社会“保护叙利亚人民”,并提出三个阶段实现叙利亚的权力更替,实际上该组织是欧美与部分海湾国家互相妥协后的一个推翻巴沙尔政权的折中方案。

  以色列支持的有“叙利亚民防组织”、“叙利亚民主人民党”,其领袖乔治·萨卜拉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人。

  事实上以色列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支持目标,但它的目标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建立一个亲近以色列和西方的政权,即便不成功,也要搞乱叙利亚。因为叙利亚是五次中东战争中对抗以色列的主力之一,消除了叙利亚这个威胁,便是瓦解了一个未来可能的阿拉伯国家联军的重要参与国。

  可以说,叙利亚内战完全是各方势力汇聚的大杂烩,叙利亚之所以这么乱,根本原因还是它黄金的地理位置,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叙利亚内战是各方势力汇聚的大杂烩

  但天不遂人愿,巴沙尔政权在俄罗斯的支持下活了下来,欧美战略目标并未达成,但以色列却乐开了花,因为叙利亚已经是分崩离析,再难以有大的威胁。

  至此,巴沙尔和中东世界的许多阿拉伯国家看清了欧美国家的嘴脸,开始逐步远离欧美,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自身内部的团结上。

  之所以阿拉伯国家有如此大的改变,是因为此时的他们才清醒了过来,发现环顾四周,阿拉伯国家已经远非当初那么团结,虽说当初的五次中东战争、阿拉伯联军也是貌合神离,但至少还能拧成团和以色列干,但此时之前的几个主要的参与国,叙利亚内乱丛生;伊拉克经历了伊拉克战争,大不如前;约旦半死不活。好在埃及和沙特这两个阿拉伯世界的大哥过的还比较好,保住了阿拉伯世界的基本盘。

  但以色列和欧美国家在中东的强势似乎有些难以阻挡。为此,在中国的调和下,沙特与伊朗世纪和解,开始建立外交关系。

  ▲伊朗一旦和阿拉伯世界联手,以色列将很难抗衡

  此事件影响极大,一直以来,沙特与伊朗因为逊尼派和什叶派而相互对立,彼此消耗很大精力。而此时沙特与伊朗和解,对以色列和欧美在中东的战略上构成了极大威胁。

  伊朗国土面积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8500多万,有中东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最强的军事实力,是中东最强的国家,而且伊朗长期与欧美敌对。伊朗与沙特和解,那么在事关以色列问题上,欧美很有可能会面对阿拉伯国家和伊朗的联合对抗,战略形势大为不利。

  ▲伊朗军事实力强大,长期与以色列敌对

  为此,欧美国家再次使用老手段,希望撮合以色列与沙特建交,这样便可以打破对抗阿拉伯国家+伊朗的困局,逐渐孤立巴勒斯坦,最终达到让以色列吞并整个巴勒斯坦,瓦解阿拉伯国家逐渐联手伊朗的目的。

  但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看穿了欧美的计划,哈马斯认为,一旦以色列与沙特建交,自己将被阿拉伯国家抛弃,而且欧美国家长期放纵以色列压迫和攻击加沙地区的民众,此仇不得不报。而外部沙特又与伊朗和解,一旦发生大规模不可控冲突,伊朗很可能会支持自己。沙特也不会有顾忌伊朗的顾之忧,更不会放任以色列消灭自己,肯定会出面干预,这才决定主动袭击了以色列,以期打断沙特与以色列和解建交的进程,这便是此次巴以冲突的由来。

  可以说,此次巴以冲突,实际上是欧美国家多年来在中东和北非地区,以普世价值观为包装,进行精神“PUA”导致的恶果。一方面搞乱了阿拉伯国家,一方面壮大了以色列,致使以色列行事愈发肆无忌惮,把加沙地带变成了露天“集中营”,加深了巴以矛盾。

  ▲欧美忽悠了阿拉伯国家这么多年,内乱频发,以色列趁机坐大,不断欺压巴勒斯坦人民,步步蚕食巴勒斯坦土地,图为以色列在加沙地区设置的隔离墙

  而沙特等国也受到欧美的精神“PUA”,竟然想与以色列和解建交,逐渐淡化巴勒斯坦问题,最终导致巴以冲突的爆发,自食恶果。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不能被外部势力所左右,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从本身利益出发。即便是那些中小国家,无力左右地区局势,但审时度势,看清对方真面目,尤其是欧美这种披着羊皮的狼,才能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

  ▲一味地相信欧美普世价值观的“PUA”,丧失了自己的判断力,亦步亦趋,最终受害的是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而巴以冲突的未来走向,决定于中东各方势力对局势把控和判断,当然,假如阿拉伯国家再被欧美“PUA”,不团结对外,那后果不堪设想,必然重蹈五次中东战争失败的覆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 21:14 , Processed in 0.1406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