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72|回复: 0

戎评:美国真正敌人浮出水面?局势升级,亚洲或将爆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21: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中央司令部宣布,美国海军“福特”号航空母舰已抵达地中海东部,将以全部力量“威慑任何试图升级或扩大巴以冲突的势力”…

  对于外界而言,美国的此番声明似乎暗示了巴以冲突的和解机会

  ——在美国的武力威慑下,任何外界势力都难以对巴以双方形成幕后支持。

  随后巴以双方遵循此前的停战协议,并对相关的涉事责任方进行清算,一切都回归正轨…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陈兵地中海的美国,会如同想象之中的那样秉公执法吗?

  很不幸,答案几乎是不可能!

  事实上,想要理解这种选择的原因,我们不仅应该看到拜登在以色列遇袭之后第一时间便发出的“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坚若磐石”的现世政治承诺。

  想要深度理解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选择,我们更应该撇去浮于表面的所谓“政治利益”,而去更加深入的穿透看待事物的本质。

  巴以冲突是领土纠纷吗?不!

  巴以冲突是文明战争

  戎评何出此言?

  对于这个问题,这么一句在欧美、西亚“两个世界”流传千年的箴言,或许能够给出答案:

  十字架与弓月,无法同在。

  这是一段纠葛千年的历史,至今,虽然尘封,但从未断绝!

  那是距今2019年前的公元元年。

  在罗马帝国境内的犹太省中,一个名为“耶稣”的拿撒勒人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以“上帝”为信仰,宣扬救赎人类,以使其免于苦难的新宗教!(碍于特殊原因,以下代称“十字教”)

  无疑,在当年罗马帝国的高压统治下所激生的苦难和不满,对于一切饱含精神寄托的宗教发展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

  十字教自然也不例外。

  到公元4世纪时,得益于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米兰敕令》以及380年时狄奥多西大帝王的“国教认定”,彼时的十字教,成为了罗马帝国境内最大的宗教。

  但是,获得了“正统”称谓的十字教却逐渐开始发生了变化:

  在拥有政治特权后,这个一开始以宣扬“慈爱”而获得万千追随的教派,逐渐凸显出了“排他”的残酷,

  公元415年3月的清晨,亚历山大城一名叫希帕提娅(Hypatia)的美丽女子,像往常一样身着长袍,优雅地坐在回家的马车上。

  忽然,一群暴徒从街头涌出,他们在逼停马车之后不由分说的就将希帕提娅从马车中拖出,一番毒打后,这位美丽的女子在长发撕扯下,被强行拖拽到了临近的西塞隆教堂…

  以读经员彼得为首的暴徒们,扒光了希帕提娅的长袍。

  他们无视了希帕提娅的哀求与尖叫,在用贝壳活活刮取完这位美丽女子的最后一寸血肉后,她的残肢被送到了一个名叫辛那隆的地方焚烧!

  希帕提娅被残忍的杀害,而为她带来杀身之祸的,仅仅只是因为这个19岁便能够编辑、注释《托勒密天文综合论》的才女所宣扬的学说,与教义对立…

  当然,“希帕提娅事件”不过只是“扩张路上”的沧海一粟。

  在强大的“排他性”下,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包括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叙利亚等近中东地区,十字教可谓获得了完全的压倒优势!

  这个局面,一直到公元7世界才告于终结:

  弓月世界崛起了。

  在阿拉伯弯刀下,完成了半岛统一的铁骑迅速发起了对外扩张:

  636年击败东罗马军队、638年占领耶路撒冷、711年渡过直布罗陀、次年扩张至今西班牙地区的伊比利亚半岛中部,截止到公元8世纪前30年,阿拉伯的弯刀已经插向了法兰克王国的心脏…

  大片的教会财产和土地被阿拉伯人占有,曾经高高在上的神甫从特权阶级跌落,在恐惧与不甘下,他们开始了“复仇”的蛰伏!

  300年转瞬即逝。

  公元1090年,意大利南部的诺曼人趁着阿拉伯兵败热那亚的间隙,成功收回了西西里岛:伊比利亚半岛的“收复失地”运动,开始了…

  来自法兰克的“骑士”与教皇乌尔班二世达成了利益上的共同:

  前者对于领地财富的狂热追求和后者对于复教的梦想,在阿拉伯的虚弱式微下,走到了一起!

  公元1095年,乌尔班二世在克莱蒙费朗(今法国中南部城市)第一次号召了“十字军远征”:在近10万的落魄骑士、失地农民、逃逸罪犯的组成下,第一次东征开始了。

  当年,“丰厚的回报”令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了疯狂:

  在耶路撒冷,公爵戈弗雷仅仅因为一场战役的胜利,就建立了一个王国,晋身“国王”!

  而落魄公爵博希蒙德,同样凭借“安条克之围”的胜利,独立建国“安条克”!…

  显然,诸如此类“野鸡变凤凰”在暴发 ,对于当年西欧多如牛毛的落魄贵族而言无异于打鸡血!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从1095年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到1291年十字军最后一个据点阿卡(今以色列北部城市)被埃及马木留克军队攻陷截止,在长达196年的时间里,追随于宗教大旗下的“十字军东征”,竟高达9次!

  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战争烈度的不断加重和血仇恩怨的累计增添,这样一场起于宗教信仰分歧,鞭策于财富和领地渴望的战争,在旷日持久中,逐渐演变成了一道不可逾越且不可弥合的意识形态鸿沟!

  正如文首箴言一般:十字架与弓月,无法同在。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自近代西方依靠工业革命的生产力发展,而取得世界霸权的优势之后,无论是拿破仑帝国还是大英帝国,都无一例外的会在各种各样的借口下,朝着“弓月世界”,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新东征”。

  但是结果我们也看到了。

  无论是拿破仑抑或是大英帝国、甚至是此刻的美利坚,一次次“满富信心”的征讨,换来的却是无尽的失败和泥沼的深陷!

  仿佛魔咒一般:

  曾在美洲大陆一路高歌猛进的“西方文明”,却屡屡受挫于亚欧腹地,在纠缠不休中,两个文明,两个世界之间的“千年战争”,让双方都困苦不堪…

  但是纵然“困苦”,这种植根于文明与信仰间的矛盾,在排除外部干扰的情况下,注定是无可休止的:

  戎评丝毫不会怀疑,两个文明间的战争还将继续下去,直至一方精神上放弃信仰,或者肉体上被彻底消灭!

  但是,正如给出的条件限制那样:无休止的战争,只会存在于“排除外部干扰”的情况——近半个多世纪的“亚欧剧变”,正在改变一切。

  二战后,凭借着击败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战绩”,苏联得以成功跃升为了足以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

  但是,这种“分庭抗礼”态势仅仅只是存在于欧洲及亚洲的部分地区:与沙俄时期有所不同,在中东地区,苏联并没能继承俄罗斯帝国的遗产…

  显然,这种局面对于苏联而言是不可容忍的。

  往小了说,这是对俄罗斯帝国政治遗产的丧失。

  往大了说,中东地区无论在世纪初期“世界油库”地位的确立,还是早在彼得大帝时期便已经植根于俄罗斯人心中的扩张路径,都无时不在催促着苏联,去染指中东,去抢夺那不可失去的经济战略要地!

  但是,彼时的中东,还是“英法”的势力范围。

  当然,有着相同苦恼的不仅只有苏联,刚刚成为“新任大哥”的美国,同样如此…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两强”的心照不宣下,以色列建立了。

  事实上,与通常认知中的以色列是欧美等西方国家一手扶持有所不同,对于以色列的立国,不仅美国表示了支持,苏联同样表示了赞同。

  甚至我们还可以肯定,之后的历次中东战争中,美苏两国分别向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提供的大量军事援助,乃至将中东战争纳入美苏对抗前沿的各项煽动,其本质不过就是一场迫使英法屈从退出,进而使得美苏成为主导地区势力重构的“双簧”!

  所以,这也不难怪为何至今大多数的法国人,对于以色列建立的合法性依旧“耿耿于怀”:实在是被摁着头叫好的滋味,不好受!

  但是无论如何,随着“中东问题”的国际化,传统的英法势力格局及中东关系处理,随着美苏的加入开始发生重大改变:

  传统“Islam世界”针对西方殖民者的对抗,随着情势的复杂,在“敌对”与“合作”的选择上,开始趋向“多元”。

  1950年,沙特同意与美国五五分成阿美石油收益,次年,美国在沙特建立永久军事基地,两国盟友关系确立。

  1958年,在苏联煽动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下,伊拉克的自由军官派发动政变,伊拉克成为苏联阵营的坚定一员

  1977年,伊朗爆发大规模反对国王的革命运动,在美苏两强争霸的夹缝下,Islam意识逐渐觉醒!……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1978年萨达姆上台之后,这位激进的Islam主义者,不仅放逐了阿拉伯共产党员,在以最快的速度绞杀了苏共在伊拉克的最后力量之后,其甚至利用美苏对抗的契机,在与美国的暧昧不清下逐渐从“棋子”的角色蜕出,左右逢源下,竟然走向了事实上的政治独立!

  当然,有着同样经历的不仅仅只是伊拉克,在60年代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下,现代Islam复兴运动,同样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潮!

  事实如此,或许从国家的角度来讲,美国抑或是苏联通过“中东问题”国际化,成功从英法手中争夺了尤为可观的政治、经济及战略利益,但是站在文明的角度来讲,无论是对于西方文明还是斯拉夫文明而言,其实都无异于唤醒了一头巨兽!

  恍如佛家的“因果”一般:在“弓月世界”播撒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苏联,却又在红色霸权的迷失下陨落于帝国坟场。

  但是,当年为自己的“一手好牌”,而洋洋得意的美国万万没想到:苏联的解体不是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

  2001年9月11日,两架被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了世贸中心一号楼和二号楼,在付出了2996条生命及2000亿美元的损失之后,当年撬动了中东乱局的又一“罪魁祸首”,终于在红色巨熊陨落之后的第10个年头,付出了早已注定的惨重代价。

  在戎评看来,911事件的爆发,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不仅是因为这一年被称为“反恐元年”,更是因为这声巨响,在成功将美国从肢解苏联的“10年迷梦”中唤醒之际,更是赤裸裸的向西方十字世界表明:

  所谓“和解”,从来都是掩盖下的暂时,被埋葬在帝国坟场的苏联逃不过,终将深陷泥沼的美国,同样也不例外!

  然后呢?2001年10月7日,阿富汗战争爆发!

  当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在签署总统令后曾兴致勃勃宣称:所有的士兵都能够在圣诞节前回家。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预计三个月就将结束的战争,美国却整整泥潭深陷20年!

  当然,不仅是阿富汗。

  在这20年间,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弓月世界”俨然化身磨盘,在一次次的战争血腥中,无数血肉被磨成了肉糜…

  正如戎评在前文所说的那样:两个文明间的战争还将继续下去,直至一方精神上放弃信仰,或者肉体上被彻底消灭!

  战争,似乎注定了是连绵不休。

  但是,正如上世纪50年代美苏插手下所导致的‘“变局”一般,随着红色东方的崛起,中东的“必死局”,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

  2018年5月31日,时任美防长的马蒂斯宣布: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正式更名为美军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

  只是换个名字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事实上可以看到的是,就在当年美国宣布“更名”后不久,不断加强的美印日同盟不仅将传统的岛链封锁南端,延伸到了印度洋的瓜达尔港外,在陆上挑衅下,其后更是爆发了持续数月的中印边境争端…

  所以,彼时渴望在中东收回拳头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以及在就任仅仅三个月之后就现实演绎了“喀布尔大败退”的美国现任总统拜登,他们想要“出拳”的地方在哪?

  东亚!

  事实如此,随着近年来中国力量的崛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战略重心实质上正发生着从中东向西太平洋地区转移的深刻转变!

  虽然,这种改变在其国内的“保守派”看来,是违背传统和杞人忧天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的是,不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这样的“破局者”,都已经明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是的,戎评用了“破局”两个字。

  事实上,20年反恐战争的一筹莫展、前苏联深陷泥沼的覆辙、乃至西方历史上与Islam世界连绵漫长的纠葛,使得美国相当一部分精英政客陷入了“焦虑”。

  其中,既有对中东战场毫无希望却又无法摆脱的惶恐,又有对红色东方日益强大实力的忌惮和差距追平的紧迫!

  但是,“泥沼”又岂是如此容易爬出?

  美国如果退出,2000美元/个的咖啡杯、1万美元的马桶、600万美元的9只山羊,美军找谁报账?

  美国如果退出,直接决定了美国金融霸权地位的石油美元又该如何维持,还不等美军哗变,华尔街恐怕就能第一时间让拜登“脑洞大开”!

  当然,更遑论在美国之外还有俄罗斯南下中东的虎视眈眈、一带一路贯通欧亚的宏图伟愿…

  金币作响之下,即使背叛上帝,也在所不惜。

  不过,纵然“坏家伙”再多,哪怕如今已经打起来了,于美国而言,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最终全面超越中东,也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而站在国际战略角度而言,一切对弈者可能发生的“战略转移”,都需要我们打起十二分警惕,严阵以对。

  一个强势存在于中东,掣肘美国东顾的俄罗斯,是符合中国利益的,因此后续的“输血”必须跟上。

  “十字与弓月无法同在”,这是千年定理,哪怕是暂时的妥协也不过只是建筑在沙滩上的城堡,一推就倒。

  而站在国内发展的角度而言,无论是如今正在火热上演的巴以冲突,还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为战略重心转移而弥合信仰鸿沟的艰难,都向我们展示了极端信仰对于国家实体的分裂和拖滞。

  因此对于这些“潜在危机”具体该怎么做,什么是“正确操作”,大家心知,则无需戎评多言。

  最后再说一句吧:

  乱世将至

  变局已显

  放弃幻想

  枕戈待旦

  改天换命

  就在今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0 06:08 , Processed in 0.0781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