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61|回复: 0

每日怡见:抢走了中国的东西,却还要被美化成慈善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7 12: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段时间关于大英博物馆里面的中国文物,闹得沸沸扬扬。

  先是抖音,快手等平台上,有很多留学生拍摄了这些中国文物的照片,评论区里大家赞叹这些文物的精美和美轮美奂的同时,也有人在呼吁:

  这些文物本就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为什么要放在英国的博物馆里面作展览?

  然后,就是一部自媒体制作的《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剧在网上爆火。

  紧接着,环球网发布文章:要求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作为一家中国媒体,我们正式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要求,请把所有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的 中国文物无偿归还中国。

  于是,对于大英博物馆里面中国文物的关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可这些文物在大英博物馆里面,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怎么突然就引起了这么大的舆论声讨呢?

  其实很简单。

  从根儿上来说,这是英国人自己闹出来的。

  因为在今年5月18日到10月8日,大英博物馆举办了中国特展“晚清百态”,号称这是全球首个涵盖整个19世纪中国的大型特展。

  这里面不光有美轮美奂的中国文物,还包括一些让中华民族感到无比屈辱的东西。

  比如,《南京条约》的英方原件。

  咱们学过历史都知道,《南京条约》是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但那都是历史课本上写的,当你真正的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你会感到无比的震惊。

  并且,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股浓浓的屈辱感。

  可想而知,当那些身在英国的留学生进去参观的时候,当他们面对周围一圈外国白人那种好奇,异样的目光。

  他们又会作何感想呢?

  外国人问你了:朋友,这东西是你们国家的吗?

  请问你怎么回答?

  你保持沉默,不说话?

  接着,对方又指着不远处一件光绪皇帝小时候穿过的龙袍来问你:这是你们中国大皇帝以前穿过的衣服吗?

  怎么跑到我们英国的博物馆来了?

  请问你又该如何回答,你还能继续保持沉默吗?

  这就是为什么大英博物馆这一次会被卷上风口浪尖的原因。

  抢走了我们的东西,却还要公开拿出来做展览,显得好像他们是在分享古代文明,分享人类历史的传承,很高尚一样。

  对于这些中国的宝贵藏品,咱们其实都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

  但是,大英博物馆却还要出来装腔作势。

  他们说馆藏珍品有两个来源:一是世界各地各界人士的捐献,二是在英国政府的财政支持下动用自身资金所购入。

  闭口不提当年那段殖民侵略,巧取豪夺的历史。

  抢了你的东西,却还要将自己美化成慈善家。

  就比如这两天发生了一条新闻,有几件明清时期的瓷器在德国的一家博物馆里面失窃了。

  这家博物馆的名字叫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

  要知道,科隆可是德国的第四大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古罗马的时候,这里就是军事要塞,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可是这座博物馆里面,却连一件反映德国历史的藏品都没有。全部都是来自于中国,韩国和日本这些东亚国家的。

  所以,才会叫做东亚艺术博物馆。

  那么,我们不禁就要问了,博物馆里面的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有殖人和我抬杠,说你别光看名字啊,你查过资料没有啊,人家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的藏品,大多数都是由一个叫阿道夫·费舍尔的德国收藏夹捐赠的。

  这些东西,都是他和太太去亚洲旅行的时候购买的。

  人家可是花钱买的,然后再无私的捐给了博物馆,这叫做给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难道这也能叫做巧取豪夺,这也能叫做抢吗?

  嗯,听起来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啊。

  的确,这间博物馆里面的藏品全都是费舍尔夫妇在亚洲旅行的时候,从古董商人手中购买的。

  可是这种说法里面有漏洞啊。

  咱们先从博物馆里面的一件稀世珍宝讲起。

  这是乾隆时期的一方玉玺。

  青玉质,方形,交龙纽, 汉文篆书“静宜园”。

  面九点五厘米见方,附系黄色绶带遗失。

  印台四周阴刻乾隆皇帝御制《静宜园记》,叙述静宜园建造原委、过程以及命名由来。

  诗文最后署“乾隆丙寅(一七四六年)御笔 ”,钤印“乾隆”。

  这枚玉玺,自然也是费舍尔夫妇在亚洲旅行的时候买回来的。

  他曾经在自己的日记里面,详细记录了购买的过程。

  他日记里面写,他们夫妇二人于1911年6日14至25日在北京停留。

  期间在6月23日,他从北京一古董商处购得了这枚玉玺。

  听起来,好像无懈可击是吧?

  可注意看时间:1911年6月23日。

  武昌起义还有好几个月才爆发呢,那时候,大清可还没灭亡呢。

  您这是在北京,皇权最集中最巅峰的地方。

  居然说自己从一个古董商人手中买到了乾隆皇帝的玉玺?

  这话说出去有人信吗?

  哪个古董商人敢做这种事情啊。

  这可是抄家灭族的重罪啊。

  虽然宫里面那些太监们也常常把一些东西偷出去,可那都是集中在清朝灭亡之后,他们才敢这么干的。

  这些玉玺都是有专人看守的,定时清点,少一件出去,那管事的都是要杀头的。

  所以,费舍尔先生,你又是怎么可能会买到玉玺的呢?

  如果你这玉玺真的是买到的,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你是从外国人手上买到的。

  而这外国人又是怎么得到这枚玉玺的呢?

  一个字,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在北京呆了一年多,无数的皇室珍宝也就是在那段时间被抢走,然后流落海外。

  还记得我上面说过,大英博物馆里面的那件光绪皇帝小时候穿过的龙袍吗?

  你猜,这又是怎么到英国人手里的?

  英国人说的同样好听啊,我们也是从古董商人手中买来的。

  可实际上,同样的道理,哪个中国的古董商人敢卖啊?

  你们又是从哪买来的?

  实际上啊,都是那些那些兵痞子们抢走了东西,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变现啊。

  于是,回国之后,卖给了这些私人收藏家。

  在20世纪初,欧洲各国当时还掀起了兴建各种人类学博物馆的热潮中。

  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就是在1909年开始建造,1913年正式开馆的。

  欧洲人觉得很高尚啊,自己这是在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做出贡献。

  你看我花了那么多钱买来的东西,结果我啥回报都不要,我全都哪来做慈善,全都捐给博物馆了,给后世的子孙们参观研究。

  高尚吗?

  这可太高尚了。

  即使死后一百年,都会有殖人们帮你们颂赞歌,那简直就是名垂青史啊。

  费舍尔先生觉得自己很高尚,这些东西都是自己旅游的时候从东亚买来的。

  大英博物馆同样觉得自己很高尚,这些东西都是世界各地各界人士的捐赠,还有很多都是我们英国政府用自己的财政收入买来的呢。

  我们可花了大价钱呢。

  可实际上呢,这些东西怎么来的,只有你们自己心里清楚。

  虽然不是你们抢走的,但你们花钱购买了赃物,这也是同样有罪的。

  难不成,这兜兜转转一圈之后,你们还变成慈善家了,有这个道理吗?

  现在的这个9月,对于中国人是非常屈辱的,可以称之为国耻月。

  很多人都知道九一八是国耻,可实际上,9月7日同样是国耻。

  1901年的9月7号,那是辛丑条约签订的日子,清政府让每个中国人都赔了一两银子。

  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耻辱,我们一定要强大起来。

  我们千万千万不能再让这出悲剧重演了,同时也希望海外这些文物,尽快回家吧。

  别和我扯什么文物无国界,外国人同样也会好好保护之类的鬼话。

  因为在中国人眼中,它们是宝贝,是文化的象征。

  而在外国人眼中,它们只是一件件用来炫耀的战利品。

  你以为英国人真能明白《南京条约》背后的文物价值?

  哪里有什么价值啊,对英国人来说,那只是一件象征着日不落帝国荣光,并且承载着中国人民无尽屈辱的战利品。

  我看你中国现在强大了,时不时的就要拿出来恶心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22:13 , Processed in 0.1563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