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2636|回复: 0

印闲生:战争何时结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5 01: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俄乌战争可能结束的时间和方式,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和自媒体人都做了预测。

  因专长不同,他们切入的角度有些侧重于军事,有些侧重政治外交,还有些侧重经济领域。

  本篇试着整合一下大家的观点,以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1、

  一种最理想的观点认为,只要今年夏秋的这一轮乌克兰反攻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年底前就有可能启动接触式谈判。

  根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今年7月的报道,多名前美国高级官员已经代表白宫和俄罗斯展开了秘密会谈,其中至少有一次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参与其中,会谈目的是为结束俄乌冲突的谈判奠定基础,属于谈判的准备工作范畴。

  当然,开启和谈并不意味着战争结束,也有可能进入边打边谈的模式,毕竟现阶段西方/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对于停战条件的认知相去甚远。

  纯军事角度看,现状停火是最公平的,就像朝鲜战争停火线一样,大家手底下见真章。

  但现实情况却是欧美在经济、外交等领域十分强势,可以冻结数千亿美元的俄罗斯海外资产,并将俄国排除在西方主导的国际公共体系之外。

  因此,俄罗斯想要与乌克兰达成现状停火的协议,必须在具有明显军事优势的情况下才可以。

  或者说如果基于目前的形势想达成停火,俄罗斯必须在实控区方面做重大让步,比如撤回2022年2月24日线。

  简而言之,假如莫斯科急于达成协议,就必须拿出一部分“战场优势”来抵消/换取欧美的“经济外交优势”。

  目前来看普京似乎并没有类似的想法,他显然想再硬挺一段时间看看。

  按照上述理想剧本,战争有较高概率呈现如下的发展剧情:

  第一年:俄军闪击失败,乌军反攻取得进展,西方满怀期待支持乌克兰发起第二年的春季大反攻。

  第二年:乌军大反攻千呼万唤始出来,可效果远不及预期,战局陷入僵持,但只要乌克兰不放弃抵抗,美国和北约国家仍将持续支持乌克兰。

  第三年:西方主要大国陆续进入选举季,政治因素逐渐取代军事因素成为影响战争走向的主要推手。

  在当前阵地战对峙的情况下,乌军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充分利用西方高精尖武器装备,打击俄控区后方战略目标——无人机这一点乌方已经做得很出色,但杀伤力不够。

  而眼下这种阵地攻坚的打法对乌克兰很不利,有点像出于政治目的/国际观瞻不得不发动“反攻表演”,正中俄方下怀。

  对于西方舆论广泛期盼的乌军攻克托克马克和梅利托波尔两座战略城市,从而将俄控区拦腰折断的作战构想,难度其实相当大。

  某种意义上讲,该方案只是为了贴合西方国家速战速决的期盼。

  自开战以来,俄军曾先后强攻拿下过马里乌波尔、北顿涅茨克和巴赫穆特三座城市,而乌军迄今为止并未展现出城市攻坚作战的能力。

  2、

  与上述偏乐观的预期不同,另一种观点认为俄乌战争至少将延续至2025年,且2024年仍会有一波攻防高潮。

  持该观点的学者判断,西方国家有足够的意志和耐心支撑乌军反动两到三轮大规模反攻,即使本轮反攻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待到F-16战机、陆军战术导弹等大型装备就位,2024年春夏还会启动一波更猛烈的攻势。

  从政治角度讲,西方只要提供了的装备,乌克兰就必须在战场上用用试试。

  哪怕没有效果,哪怕被击毁,也是给人家的一个交代。

  既然100架F-16战机正陆续就位,这场战争就不可能在2023年底/2024年初停止,肯定要变换着战术再打一轮。

  更何况2024年美国要大选,如果不能以优势地位结束这场战争,对拜登和民主党将非常不利。

  因此,俄乌战争有较高概率延长至美国新总统上任,届时白宫可能会要求乌克兰就战争结束的形式做出选择,比如:冻结冲突,中低烈度继续打下去,和平谈判,亦或者其他形式。

  实际上,普京之所以要硬挺,很大程度上也是想等等看西方主要大国的选举结果。

  按照人们通常的理解,普京的“大押注”是共和党。

  即使特朗普本人2024无法回归,只要共和党能够掌控国会两院,就有可能对白宫援乌预算造成严重掣肘——当前援乌预算只能维持到2024年初。

  “小押注”则是欧洲。

  在这场危机中,欧洲遭受了重创。

  如今乌克兰经济至少一半以上需要接受美国和欧洲的“输血”,每年消耗的资金量级保守估计在1500亿美元左右(包括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大致由欧美平分。

  可美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其他补偿,比如向欧洲出口能源和武器,接收欧洲避险资本等等,而欧洲则是雪上加霜,未来还极有可能承担乌克兰重建的主要成本。

  以欧盟经济领头羊德国为例。

  德国经济今年面临萎缩的风险,在俄罗斯停止供应天然气后,德国的天然气价格涨了四倍多,迫使许多公司减少产量,尽管目前天然气价格已有所回落,但仍比2021年高出近两倍。

  3、

  明年11月拜登要大选,大选前的2024年7月恰好又要在华盛顿举行北约成立75周年峰会。

  于是有一种偏乐观的预测认为,无论战场形势如何,拜登和乌克兰方面都有可能在华盛顿北约峰会上宣布取得“重大突破”,给这场危机盖棺定论。

  什么“重大突破”呢?

  要是能够完全恢复1991年边界线自然是最好的,但难度太高了。

  因此有学者预测,届时拜登和泽连斯基或许会宣布将下个阶段的重点工作转移到保卫现有领土和重建工作上,并正式将乌克兰纳入北约,由北约背书保证乌克兰所有实控领土的安全。

  该场景其实是把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一事件本身作为了战争结束的方式,自己定义了一种“胜利”。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结果对于俄罗斯来说未必不能接受,莫斯科完全可以“一场战争,各自表述”(都宣布己方取得胜利),与美国默契的给冲突降级。

  4、

  回顾历史,战争通常比人们预期的持续时间更长。

  有一种悲观的预测认为,乌克兰战争永远不会结束,任何虚假的和平都会为未来埋下更大的灾难隐患。

  更进一步讲,哪怕前线规模以上战斗逐渐趋向停止,但经济战争、无人机袭击和零星的冲突也将持续下去。

  它最终会成为一块试金石——检验美国霸权的试金石,以及普京总统本人权力/身体状态的试金石,要打到一方彻底放弃为止。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6 08:23 , Processed in 0.2188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