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64|回复: 0

老罗侃财:股票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4 22: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这篇文章,就当做老罗这个朋友,和大家唠唠嗑。

  房住不炒,这个词有点魔怔。但到现在,稳房地产的政策出台了。

  接着,就是大盘就开始稳了。房地产果然还是“支柱产业”,果然还是“周期之母”。

  01 非A即房

  ——————————————

  中国居民的投资渠道狭窄,这个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资金要么就去地产,要么就去证券。

  老罗记得,那时候2015年,我和小伙伴经过无数次的测算,最后把那波牛市的顶点,锚在无限趋近于5250。

  5250,那是6148的B浪的次高点。

  最后,指数停留在5178。

  大A月线图↑

  这个判断已经是当时老罗可以作出分析的极限。

  随后,和小伙伴们讨论:牛市结束之后,何去何去。

  当时,有两种路径,

  一种,是抄底黄金;

  另一种,是购入房地产。

  从长周期来看,在当期,1050 美元/盎司,的国际进价报价创出历史低位成功。这波抄底,到现在已经翻倍了。

  但始终还是赶不上这一波房产的涨幅。

  在5178崩盘之后,老罗和小伙伴们就定制了这样的计划:上海—深圳—北京—广州的房企轮动了个遍。

  最后,所幸的是避开了廊坊发展和深深房A的雷。

  为啥老罗总对许皮带怀有深深的吐槽欲望。因为廊坊发展和深深房A,都是当年恒大要借壳的票,也都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

  随后,大A就开始了长期的住人之旅。

  02 大A其实也陷入了“资产荒”

  ——————————————

  肖主席下台,刘主席怒战野蛮人。安邦,明天,这些超级财团开始资本运作的并购大战,老罗也曾经刀口舔血过。

  后来发现,这些神仙打架,基本都是凡人遭殃。一介凡俗子,可得全身而退已属侥幸。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些名字:乐视网,暴风科技,全通教育……如果都记得,那就是那个时代走出来的人。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曾经住进去。

  记得,曾经和朋友交流的时候,他说抄底乐视网的逻辑,是基于对贾跃亭商业版图和野心的信赖,但实际上,乐视网的计划都没法完成。

  后来,慢慢的才发现,大A那是彻底的资产荒:优质的投资标的太少了。

  中国中车月线图↑

  先说国企,2015年2016年,中国神车翻车成为“中国灵车”。

  买预期,卖事实,这个投资逻辑,果然诚不我欺。

  那时候,基金在抱团茅台,并且打造了“价值白马”的概念,而游资,则在中小创里继续他们江湖。

  其实,游资也不是在光割韭菜的。也有一些游资很菜的。随着龙虎榜的出台,游资的痕迹变得可跟踪。

  然后老罗就专挑那些亏损的游资去和他们玩,还是能从这里面搞到点小钱。

  老罗开始慢慢悟了些道理:其实,再差的市场,都是存在交易机会的。

  从2012年钱慌,银行之间借高利贷的恶劣环境,到现在,殊不知今时今日的政策环境比当初好了多少。

  当然,没有什么如果可言。当初“住”进了茅台,现在也可以高枕无忧;

  但重点是,因为茅台太具有代表性了,而类似茅台的标的太少了。茅台的虹吸效应实在太严重了,导致行情长期处于2/8分化当中。

  直到证监会禁止资金无脑抱团为止。

  因为,无脑抱团,就相当于基金经理们互相抄作业。反正我们一起把这些股价推高。推高了之后,大家业绩都好看。

  然后我们这好业绩既可以向股民有好交代,同时,也方便公司继续募资。而新募资入场的资金,又可以无脑抱团。

  最后,在茅台屡创新高的当下,随着对游资监管的趋严,直接杀死了那些年A股最后所有的变化。

  然后,老罗又学会了一个道理:一波行情的到来,必须要两个底层逻辑:增量资金可以持续,监管不反对。

  03 结构性问题需要结构性改革

  ——————————————

  很多的互联网都在国外上市。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市值很大,导致的一经上市就会吸纳很多的流动性等问题。

  而是他们采用的“VIE股权框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母公司,并且在实际的执行中,还同股不同权。

  这些都不在当初《证券法》的许可范围内。

  而互联网公司的治理框架和A股传统的框架不兼容。此外还有关于信息披露等问题。包括对中方的信息,以及境外监管的信息等。

  由此,过去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房地产,互联网,就只有地产的产业在上市。

  一定时间段内的M2是有限的,在房地产有赚钱效应的时候,增量资金自发涌入房地产,直到房地产涨不动/监管不再允许,为止。

  而互联网的投资机会,需要借道港股和美股,这就不是一般普遍意义上的大A的股民能够获得的机会和渠道了。

  也就是说,过去的8年,我们只能享有房地产福利的边缘,并且与互联网产业无缘。

  所幸的是,在当下,我们回归制造业,高科技行业,我们的资本市场需要更有作为,我们优秀的投资标的,应该要更多才对。

  而这也就是昨天老罗整理芯片板块个股时,最大的体会。

  结构性的改革,还是任重道远。

  时代发展的红利,也是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的。

  04 复盘过去之后,对眼下这波行情的理解

  ——————————————

  政策这种大问题,就让“肉食者谋之”吧,普通人还是不要有什么谏言情节了。

  对于个体而言,首先是避免思想上的掩耳盗铃,接受理性判断,抛弃稳定幻觉。

  过去几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是奇迹,更不是必然,而是是三波红利叠加的结果:

  人口红利

  制度变革红利

  全球化红利

  可如今,三波红利都已渐行渐远,若依旧对未来线性外推,难免陷入刻舟求剑的困境。我们这代人,三观成型于中国加入世贸后的黄金时代,乐观是对未来预期的底色。不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位普通的日本青年眼中的未来同样是金色的,只是历史进程从来都独立于个体期望。

  更何况,某些风险并不是罕见的黑天鹅,而是摆在眼前、几成定局的灰犀牛。

  历史一再告诉我们,财政压力最终会层层转嫁给普通人。《大明王朝》里赵贞吉的那句“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承担”,其实是历代应对财政缺钱的标准操作。

  若要讨论解决之道,只能说有些问题就不应该放在个体层面去解决,泰坦尼克号以高达22.5节的速度撞向大西洋的冰山,绝不是因为船上三等舱上的乘客做错了什么。

  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把握最后的窗口期。

  最后的窗口期,在人口问题上找到的关窗时刻是 2030年。

  劳动人口的迅速下滑,其实是从2030年之后开始的。

  7年之后,人口结构完全进入老龄化,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甚至当下看不上的低端产业,也已经向东南亚转移完成。

  届时,会有更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望着飞驰而去的时代车轮徒然哀叹。

  眼下的这一波牛市,将会近10年来,可见的最难得的政策性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13:56 , Processed in 0.1719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