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23|回复: 0

刘晓博:两个大国出招,会有粮食危机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3 17: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个民粹主义勃兴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如果你手里有独门资源,而不给这个世界制造一些麻烦,好像吃亏了一样。

  如今,两个粮食大国带头掀起了一轮“限制大米出口”的波澜。

  率先宣布限制大米出口的,是印度。

  从产量上,全球第一的大米生产国是中国,第二才是印度;但印度却是全球第一的大米出口国。

  在2020/2021年度,全球大米产量超过5亿吨。其中,中国生产了1.48亿吨,占比接近30%;其次为印度,以1.24亿吨排名第二,占比接近25%。

  印度的大米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一:2020/2021年度,印度大米出口量为2119万吨,占全球总出口量的41%。此外,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美国、缅甸、柬埔寨也都是重要的大米出口国。

  印度是个神奇的国家,它的人口跟中国相当,耕地面积是中国的1.3倍,粮食产量只有中国的一半,但粮食出口量显著超过中国,甚至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印度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大概是两个:第一,很多印度人每天只吃两顿饭;第二,很多印度人吃素。

  中国人吃素的比例不高,不仅需要大量的粮食转化为肉蛋奶,还需要酿酒。此外,中国还存在不容忽视的粮食浪费和仓储损耗等。

  印度之所以限制大米出口,的确跟今年遭受极端天气影响有关。

  为了控制国内大米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胀,所以莫迪下令限制大米出口。

  印度的第一轮大米出口管制令于2023年7月20日生效,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

  近日,印度再次祭出大招,封堵大米出口的“漏洞”:对蒸谷米征收20%的出口关税;将印度香米的出口最低价设定为每吨1200美元。

  很多中国人不熟悉“蒸谷米”,它其实就是“半熟米”,是以稻谷为原料,经清理、浸泡、蒸煮、干燥等水热处理后,再按常规稻谷碾米加工方法生产的大米制品,具有营养价值高、出饭率高、出油率高、储存期长、蒸煮时间短等特点。

  很多国家吃的大米就是这种蒸谷米。由于这种大米看起来不那么白,所以中国人不接受这种国际比较通行的大米吃法。

  印度限制大米出口后,俄罗斯马上宣布跟进。

  其实,俄罗斯的大米产量只占全球的0.1%,出口只占全球的0.3%。

  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出口大国,但主要出口的是小麦、大米、玉米、燕麦等。

  虽然俄罗斯在大米上存在感不足,但却一直比较高调:2022年4月,乌俄战争爆发不就,俄罗斯就以“大米主要产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一座水电设施发生事故”为由,从2022年7月1日开始临时禁止出口大米,有效期至同年12月31日。

  今年1月,俄罗斯政府再度将大米的出口禁令延长半年至2023年6月30日。最近,俄罗斯再次颁布禁止大米出口的临时禁令,这一限制将持续至2023年12月31日。

  7月中旬的时候,随着粮食出口大国——乌克兰的下一个收获季节即将到来,俄罗斯宣布黑海粮食外运协议“终止”,也加剧了国际社会对今年三四季度粮食价格上涨的担忧。

  有意思的是,几天前在“第二届俄罗斯-非洲峰会”上,普京自豪地宣布:预计俄罗斯今年的粮食收成将再次创下纪录。

  总之,“粮食咱有的是”,但给谁不给谁是有讲究的。

  其实印度也是这样想的。

  在宣布了大米出口管制后,前来朝拜的国家络绎不绝。

  首先是新加坡。新加坡面积只有733平方公里,人口接近600万。这样一个城市国家,粮食高度依赖进口。

  新加坡在跟印度勾兑了1个月后,近日传来消息:印度表示,鉴于新加坡跟印度“鉴于两国之间的特殊关系”(非常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印度已决定决定允许向新加坡出口大米。

  印度跟新加坡有怎样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将发挥什么作用,下面的报道可以供大家参考。

  新加坡,是连接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的关键位置,对印度来说堪称“南海锁钥”。

  菲律宾,也在跟印度紧急沟通,希望把自己列入大米白名单,并加强了对国内大米价格的管制。

  正值全球大米供应紧张之际,全球第五的大米出口国——缅甸宣布将限制大米出口约45天,以控制国内大米价格上涨。

  自印度7月份限制大米出口以来,全球主要稻米价格每吨已上涨约80美元。泰国和越南等主要大米出口国提供的全球大米价格,已经上涨至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7月份大米价格指数显示,大米价格环比上涨2.8%,同比上涨19.7%,创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上图是芝加哥交易所稻谷期货的走势图。

  上图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粳米期货的走势图。

  全球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米价上涨、抢购大米的风潮。

  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密歇根州、新泽西州、俄亥俄州等地超市和杂货店,人们纷纷排长队抢购大米,有的人甚至一次购买10多袋大米,有些商店的大米标价直接翻倍。

  有意思的是,在欧美等地抢购大米的,基本上都是印度侨民、移民,不少家庭囤积了上百公斤甚至数百公斤的大米。

  印度政府和海外印度人的这波骚操作,成功地引发了全球大米价格的波动,做了一场关于印度优势资源的全球营销。

  有印度、俄罗斯抬轿,最受益的当然是其他几个没有管制大米出口、出口量大的国家——比如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缅甸等。

  中国会遭遇大米荒吗?

  答案是:不会!

  从产量和实际使用量上看,中国的大米自给率接近100%。我们的稻谷播种面积年均稳定在4.5亿亩左右,中国每年进口大约619万吨大米,主要是两个用途:

  第一,进口中大部分为碎米,占60%左右,用来做饲料替代;

  第二,其他基本上是高端大米,用来做口味调剂。

  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大米180.54万吨,同比减49.5%,主要来自越南(占进口总量的38.1%)、缅甸(占21.0%)、泰国(占12.0%)。

  中国跟其他大米出口国,比如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挝等关系也都不错,必要时都可以增加进口。

  有人担心此前华北、东北的水灾,会影响中国大米产量。其实,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中国早稻再获丰收,总产566.7亿斤,比2022年增加4.3亿斤。局部的洪灾,不会造成水稻的减产。

  曾有研究人类粮食、饥荒史的专家指出:

  人类历史上的大饥荒,往往不是因为粮食减产,而是因为粮食减产之后的各种政府管制和投机商囤积造成的(很多时候是贪官和投机商沆瀣一气)。当粮食缺口达到5%的时候,粮价就有可能翻倍;如果管理不当,就可能造成超过10%,甚至20%的人被饿死。

  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今年的天气原因大概会造成印度大米减产200万吨;但印度的大米出口管制,可能让印度的大米出口量减少1000万吨。

  全球每年的大米出口总量是5500万吨,管制带来杠杆效应,可能让一些国家出现20%的大米缺口。

  这些缺口只能让泰国、越南、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国家来部分弥补,但很难完全补上。

  印度大米出口量大、价格便宜,目前大约有40多个国家进口的大米一半以上来自印度,在贝宁、塞内加尔、科特迪瓦等非洲国家,印度大米的市场份额超过80%。

  这些国家,显然最容易受到印度大米出口管制的影响。如果不提前布局,加大其他品种的粮食进口来弥补,可能会出现大饥荒。

  中国虽然不会出现米荒,但资本市场可能会利用这次机会,来炒作大米概念股、农产品概念股。

  事实上,这些股票已经涨了一波,未来会不会“再来一波”,要看国际大米价格的波动情况。

  顺便说一句:印度的大米出口管制令,并没有让印度的通胀指数下降,反而造成了7月数据的反弹。

  主要原因恐怕是:印度政府的管制令,反而加剧了国内的抢购和囤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4 03:33 , Processed in 0.1723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