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02|回复: 0

万小刀:被日本人欺负后,清华学霸干了举国振奋的狠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8 19: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1936年,王大珩(héng)21岁就从清华毕业,但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毕业旅行时,他和钱三强等同学们一起,遭遇了毕生难忘的奇耻大辱。

  火车南下去上海,途经天津时,一群日本人,竟然把车上的中国人全赶下了车。

  王大珩难过极了:在我们自己国家的土地上,竟然被外人这么欺负!

  王大珩想起了父亲说过的话,发誓雪耻,更加坚定了自己科学救国的决心。

  王大珩的父亲叫王应伟,江苏苏州人,早年留学日本,是一名天文学家兼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王大珩,就是1915年父母在东京时生的。

  这一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有灭亡中国意图的“二十一条”,王应伟极其愤慨,就带着妻儿回了中国,并且从小教导儿子好好学科学,报效国家。

  王大珩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基因,而且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习很优秀,5岁时考上有“科学家摇篮”之称的北京孔德学校,和钱三强成为同学。

  1932年,因父亲在青岛观象台任气象地震科科长,17岁的王大珩从青岛的高中毕业,同时考上了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青岛大学三所名校。

  他在南开大学和青岛大学都是第一名,在清华大学则排名第十五,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清华。

  就是这个选择,令他和钱三强,以及后来的钱夫人何泽慧,成了清华的同窗好友。

  二、

  在清华重逢,王大珩和钱三强聊得非常投缘。

  钱三强告诉王大珩,自己的父亲钱玄同是北京大学教授,同时也是《新青年》杂志的编委,早期还出国留过学,所以对他一直实行自由平等的教育。

  在家里,钱三强与父亲都是平等对话。这令出身于传统家庭的王大珩,非常羡慕,觉得是家庭原因,令钱三强讲话非常有创造性。

  多年以后,王大珩还说:“我就是个死读书的人,三强比我强,三强书读得多,还读得活,看问题具有创见性。”

  正是受钱三强的影响,王大珩逐渐突破自身的思想局限,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创造性思维。

  这为他日后一次次在科学领域,创造中国奇迹,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1936年,王大珩和钱三强、何泽慧等同学,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跟随老师进行毕业旅行时,就发生了开头提到的那一幕,于是决心发愤图强。

  何泽慧远赴德国深造,钱三强去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当助理员,王大珩则选择留在清华大学当助教,三人都开启了家国命运交织的传奇之路。

  三、

  在清华大学当助教后,王大珩不忘继续学习,一举拿下了每年只有两个名额的“史量才奖学金”,继而转到赵忠尧先生门下读核物理专业研究生。

  然而,“七七事变”爆发了,北平沦陷。日本鬼子全面侵华,一颗颗炮弹毁掉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也改变了王大珩的想法。

  他中止了手里的物理实验,跟随大教育家周培源先生一起,去南方寻找出路。

  一路上,炮火连天,人们四处逃难,王大珩心如刀割,深感耻辱和无力……

  经周培源介绍,王大珩在南京兵工署弹道研究所停留。可因为日本鬼子的侵扰,他又一路逃亡到了武汉。

  那一年,24岁的钱三强,在父亲劝导下,抱着“报效祖国、造福社会”的信念,远赴法国留学,并进入当时最先进的原子核科学研究机构之一的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深造。

  或许是受到老同学的影响,王大珩也想要出国留学,以求科学救国。

  1938年,国内放出赴英国“庚款留学”的招考消息,指标是只招收20人,其中在物理专业招收两人,一个是理论物理专业,另一个是应用光学专业。

  王大珩思考了一番,决定报考应用光学专业,这为他在未来成为“中国光学之父”埋下了伏笔。

  很幸运,他考上了,随后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物理系学习。在校期间,王大珩从未外出游玩,一心学习更多先进知识好日后回国做贡献。

  没多久,他就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光学设计的论文,创造性地阐述了一些光学观点,一度引发轰动。

  后来,日本学者小仓磐夫在《现代照相机和照相物镜技术》一书中,全文引用了王大珩这篇论文,并竖起大拇指,给予了高度评价。

  两年之后,王大珩以优异成绩,获得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物理硕士学位。就在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让他有了一个非常吃惊的发现。

  四、

  众所周知,二战堪称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破坏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的战争,是一场武器及技术装备的较量。

  这次战争中,各国第一次动用了大批的飞机、坦克,和多种新式兵器和技术仪器,以及许多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王大珩发现,光学玻璃在武器中被大量使用。

  尤其是英国,战前光学玻璃生产量每年达到30吨左右,战后,对光学玻璃的需求量,急速猛增,一下高达2000吨。

  他当下决定,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因为这里有世界最著名的玻璃制造专业。

  然而,就在王大珩即将取得博士学位之际,他的英国同学汉德来看他,说自己正在昌司玻璃公司任职,公司缺一个技术光学研究的物理师,他推荐了王大珩。

  王大珩一听,非常心动。毕竟,这家公司可是英国最大的玻璃制造公司,也是世上最早从事光学玻璃的厂家之一,拥有最顶尖的技术和设备。

  可此时,他即将拿到博士学位,这时候放弃,实在可惜。要博士学位,还是去顶尖玻璃公司就职呢?

  最后,王大珩选择了后者。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讲,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太重要了,所以他放弃了个人利益,选择了更有利于祖国的尖端技术。

  1942年,27岁的王大珩正式前往昌司玻璃公司工作,职位是研究试验部的物理师,专门负责玻璃发展方面的研究。

  结果,没几年,他就干了件轰动英国的大事。

  五、

  工作期间,王大珩凭借超人的天赋,搞出了很多科学成果。

  比如,研究了光学玻璃的光谱吸收与褪色,光学玻璃不同煺火条件对折射率,甚至设计出了一台V-棱镜精密折射仪……

  王大珩的成绩不断,让整个公司甚至英国科学界都彻底折服。

  对此,他说:“有一点我心里很清楚,那就是真的做起事情来,我们中国人绝不会比人家差!”

  1946年,二战终于结束了。远在法国留学的钱三强,竟然和远在德国的清华同学何泽慧成婚了,从此两人开始联手创造科学奇迹。

  一年后,钱三强跑到英国看望王大珩,两人达成共识:一定要尽早回去报效祖国!

  1948年,王大珩和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先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钱三强去了母校清华大学物理系教书,并兼任北平研究院原子学所所长。王大珩则被邀请到大连大学当物理系主任,赤手空拳创办了应用物理系。

  稳定下来后,35岁的王大珩终于想起要结婚,于是通过校友介绍,认识了在同校医学院小儿科当医生的顾又芬。

  顾又芬生于上海,受过良好的教育,比王大珩小5岁,为人非常谦和温柔,深深吸引了常年漂泊在外的王大珩。

  1950年,两人在北京中山公园举行了婚礼。

  就在王大珩准备和旧友钱三强探讨一下婚姻秘籍时,很巧合的,他收到了钱三强的信件。

  六、

  原来,钱三强已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且正担任行政秘书长。他写信给老同学王大珩,说有重要的事情,速来北京一趟。

  王大珩以为钱三强遇到了啥危机,立即匆匆赶赴北京,结果一见面,钱三强就说:“大珩,还想搞光学玻璃吗?”

  王大珩愣了一下,说:“想,做梦都想!”

  “那你想不想得到这个机会呢?”钱三强和过去一样,笑嘻嘻地说。

  然而接下来,钱三强却严肃起来,一本正经地说:“中科院要建立一个仪器馆,我想推荐你去挑这个头,不知道你是否愿意?”

  “当然!”王大珩激动得热泪盈眶。

  1951年,经钱三强推荐,中国科学院正式任命37岁的王大珩为仪器馆筹备委员会副主任,负责主持仪器馆的筹备工作。

  调研选址后,王大珩最终将仪器馆设立在长春铁北区。当时国家正百废待兴,王大珩坚持亲自带领团队,从铁北区捡弹片、填炮弹坑、清除破坦克开始,一锹一锹地挖地,干了两年,仪器馆才终于初具模型。

  王大珩担任仪器馆副馆长,并代理馆长主持仪器馆工作。

  很快,仪器馆就做出了极其重要的成就。

  同年底,王大珩带领团队干出了一件大事:溶炼出了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结束了我国没有光学玻璃的历史。

  当时,《人民日报》专门发表文章自豪地说:“制造这些光学玻璃所需的炉窑和各种设备,都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

  不仅如此,王大珩还带领团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这项技术在当时只有极少的国家才拥有,非常罕见。

  一时间,王大珩和仪器馆的名字,轰动全国。

  那时,中科院都盛传,王大珩很厉害,只要没东西就去找他!

  王大珩对此乐此不疲,每次都竭尽全力,研制出大家需要的东西。

  1957年4月,仪器馆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仪器研究所”,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王大珩担任所长。

  一年后,中国科学院又以光机为基础,创办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王大珩兼任院长。

  这所学院,也是当时国内唯一专门培养光学和精密机械人才的大学。现在已变成一所综合性大学,正是长春理工大学。

  没多久,他们还研发了更震撼人心的成果,直接促进了我国科学事业的飞速发展!

  七、

  王大珩带领团队一起,研发出一大批惊人的科研成果,史称“八大件、一个汤”。

  “八大件”是指:电子显微镜、高温金相显微镜、多臂投影仪、大型光谱仪、万能工具显微镜、晶体谱仪、高精度经纬仪和光电测距仪。

  而“一个汤”,则是他们研制出的一系列新品种的光学玻璃。

  这些发明,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令我们挺直了腰板,不再依赖进口,有了更多底气!

  这之后,毛主席提出要“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当时我国积极向苏联专家学习,怎料他们竟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233名专家,使得我国原子能事业陷入了停摆状态。

  临走之前,他们还讥讽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弹,你们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此时,像钱三强、陈芳允和王大珩等科学家,纷纷站了出来,表示不靠任何人,要自己干!

  王大珩接到指令后,立马带着团队,赶往导弹试验基地,对苏联转接留下的半吊子光测设备进行全面诊断、排除故障和安装调试,以求尽快投入使用。

  经过绞尽脑汁、竭尽全力的奋斗,他们最终真的搞出了,用来计算原子弹爆炸威力数据的高速摄影机等。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安装在现场的高速摄影机,完整记录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多年后,王大珩和钱三强等23位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成了闻名遐迩的大人物!

  之后,王大珩还多次承接国防科研任务,参加了第一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试验,以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号”的方案探讨……

  他想报效祖国的心,依旧炽热汹涌,以至于在多年后,竟然公开“走后门”。

  八、

  1986年3月3日,71岁的王大珩联名“北斗卫星创始人”陈芳允、“空间自动控制学家”杨嘉墀、“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

  好端端的,为什么要给邓小平写信呢?

  原来,那时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这意味着各国要开始拼高新科技了。

  王大珩听到这个新闻后,和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达成一致,联名写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送到邓小平面前。

  在信中,他们写道:

  “当今世界的竞争非常激烈,稍一懈怠,就会一蹶不振。此时不抓,就会落后到以后翻不了身的地步……我们若不奋起直追,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仅过了两天,邓小平就在信上批示:“此事宜速做决断,不可拖延!”

  之后,国务院先后组织了200多名有关专家,进行调查论证,并制订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就是轰动一时的“863计划”!

  多年后,王大珩透露说,为了让建议书尽快被领导人看到,他罕见地走了一个“后门”:请当时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工作的张宏,将信直接呈递给了张宏的岳父大人邓小平!

  那期间,国家重要人物当面问王大珩,高科技发展计划需要多少钱?王大珩一时语塞,想了一会儿,试探性地说:“怎么也得几个亿吧。”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国家最后竟然拿出了100个亿,来支持科学家们做研究,发展高科技。

  自此,我国开始在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七个高技术领域,大力研究,重点发力。

  “863计划”真的干出了很多厉害的成果——

  在科技领域,我国自主研发了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标志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在航天领域,由于当时对载人航天探索起到的催化剂作用,以至于后来直接推动了“神舟七号”飞船的成功;

  在生物领域,因为对疫苗的研制,日后当甲流病毒卷席全国时,我们科学家只用了短短87天,就研制出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

  可以说,“863计划”是我国高科技走向辉煌的开始,点燃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照亮了我国的强国之梦。

  因为王大珩的努力,一年后,我国正式加入了国际光学学会,成为世界光学组织的一员。

  可就在普天同庆之时,1992年,一个噩耗突然传来,令王大珩痛不欲生。

  九、

  1992年6月28日,钱三强突然病逝,终年79岁。

  77岁的王大珩得到老同学的噩耗,哀痛不已,他含泪提笔,写了一首《沉痛悼念钱三强同志》:

  原子大事奠基业,十年动乱耐磨炼。

  霞光照晚红灼灼,须知继业满桃李。

  相识七旬称莫逆,袖核三分创新篇。

  英才驰骋有地天,敢邀正义揭凶焰。

  一院科学展宏颜,春雷一声秉穹轩。

  荣哉奋拓半百年,哀悼挚友痛心弦。

  自那以后,王大珩变得非常低调。

  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对王大珩说:“可以这样说,大珩先生是我们国家光学、机械行业之父!”

  王大珩却说自己只是时代的幸运儿,所有经历的,都是在国际形势的大环境中,在经济建设需求的促进和推动下形成的,并不是个人的功劳。

  不过,2010年,国际天文学会小行星委员会,还是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王大珩星”,以此纪念他的功劳和贡献。

  一年后,光学界“一代巨星”王大珩在北京病逝,享年96岁。

  去世前,他还有三个未了心愿:一,整理光学名词。二,编写中国光学发展史。三,建立一个光学科技馆。但这些,只能留给后人做了。

  王大珩一生怀揣报国之心,在他影响下,弟弟妹妹和三个子女都成为国家重要人才。女儿王森更是继承了他的事业,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光学专家。

  王大珩看子女成材,曾作诗一首直抒胸臆:

  难得兢赫森,尔辈同根生。

  相继留美法,都成博士人。

  少年诚可忆,下乡当农民。

  求生靠劳动,求知何艰辛

  …… ……

  谁是启蒙者,她叫顾又芬。

  异国风光好,莫忘民族魂。

  须当爱国者,志把中华兴。

  老一辈人经历过外敌入侵,更能体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也要居安思危,才能避免历史重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14:1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