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84|回复: 0

史客郎:最近,又有人异想天开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7 21: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写条短的吧。

  真的短。

  这两天,看到一众表演:不管是拜登,还是美国的媒体,甚至网上一众人,都瞬间变成了懂王,紧紧一起跟上,猛烈地讲我们的经济。

  啥感觉呢?

  好像被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经济增长1个多百分点的,不是美国,而是被预测为5个多百分点的我们!

  好像去年经济萎缩8个多百分点的,不是韩国,而是我们;好像萎缩15个多百分点的,不是日本,而是我们!

  这些表演,究竟什么意思呢?

  今天传出来这个消息,可能是通往谜底的答案:昨天,北约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斯蒂安·延森当天突然放话说,乌克兰可以通过“放弃部分领土”来“换取北约成员国资格”,从而结束军事冲突。

  为啥这条消息值得重视呢?

  因为斯蒂安·延森现在的这个职位,挺有意思的:如果和北约成员国的首相、外长什么的比起来,官位肯定不那么显赫,只要出了北约办公厅,说话根本不管用;但他毕竟是北约秘书长的办公厅主任、首席幕僚,你要说他所发表的,只是自己的个人意见,也说不过去。

  怎么形容呢?

  你说他是个很大、很有权力的官吧?

  他好像不是。

  你说权力不大,没啥影响力,纯属胡说吧?

  好像也不是。

  所以怎么说呢?斯蒂安·延森说的这番话,绝对不是他自己个人的想法,说明现在至少有一部分国家,存在着这种想法。

  问题就来了:是哪些国家呢?

  首先可以肯定,现在起这种想法的,不会是欧洲国家。

  因为它们已经吃过亏。

  去年5月时,马克龙就放过类似的话,说俄乌这场战事,最终必然会以谈判的形式收尾,所以一定要避免采取“极端行为”,不能对俄罗斯施行有关“羞辱行为”。

  结果他话才刚出口,美国媒体和泽连斯基就跳了出来,把他臭骂了一顿。

  泽连斯基说:在和他通话时,马克龙居然暗示他应该“做出艰难的决定”,以土地来换和平,简直是岂有此理!

  泽连斯基当时还说:不光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国家,背地里在想的,也都是这一套!对这些谈判建议,他根本不屑一顾,因为没啥好谈的!

  斯蒂安·延森最近的说法,和马克龙去年5月的提议,没啥差别啊!法国还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当时马克龙都被美国人借着泽连斯基的嘴,狠狠地喷了一脸口水,难道斯蒂安·延森就是傻子,不懂什么叫“前车之鉴”吗?

  只有一种可能:让他放话的国家,比法国还牛叉,斯蒂安·延森知道就算自己说了和马克龙一样的话,也不会有任何后顾之忧!

  所以话虽然从斯蒂安·延森嘴里说出,但所传递的意思,却是美国人的!

  那问题就来了:去年对这观点,美国人不是在猛喷吗?现在怎么又让人,悄咪咪地,对外放风了呢?

  因为此时非同彼时。

  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做到了“一鱼三吃”:

  一是高价卖了一大票天然气,去年马克龙三天两头在骂:某个国家自称是我们的盟国,卖给我们的天然气,却是之前4倍的价格!

  二是利用援助乌克兰,掏空一众国家的军火库存。这玩意儿将来找谁来补?肯定是美国嘛!

  三是吃了一票欧洲工业转移。

  去年打这场仗,美国是大赚的。

  今年还继续大,那就是亏的了。

  再说了,现在美国加息周期即将结束,都快要降息放水了,如果乌克兰还是炮火连天,还是靠美国大笔援助撑着,对拜登连任不利,对降息放水不利。

  甚至再搞下去,美国的金融系统都可能出现系统性危机!前段时间,穆迪就下调了不少中小银行,甚至大型银行的信用评级。

  所以到这里,我们就明白这段时间,为啥不管从拜登,还是美国媒体,甚至网上一众人,为啥都在拼命谈我们的经济了。

  说穿了,就是想学当年的尼克松嘛!想学他当年怎么结束越战嘛!

  刚开始时,美国人也是只给南越提供武器,自己不肯定下场,搞“代理人战争”;到1961年,南越老是战败,肯尼迪忍不住了,派特种部队下场,“绿扁帽部队”因此成名;到1965年3月,美国就直接下场了:在越南南部岘港,第9海军陆战队远征军的士兵们,跳下登陆舰,涉水上岸。

  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从此久拖不决!

  越战和俄乌战事,其实非常像!

  刚开始时,美国和欧洲也只是提供武器,自己不肯下场;但到去年秋季,俄乌战场上,突然冒出了一大堆外国雇佣军,还挺专业的那种!

  也是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就只差美军公开直接下场了!

  但拜登敢吗?俄罗斯毕竟是核武大国啊,他肯定不敢。

  所以他现在非常尴尬:

  从不管是战场态势,还是俄乌双方的战场交换比,甚至从双方的军工产能,俄罗斯人都占优!

  既然美国人肯定不敢下场,它肯定会拖住拜登不放!

  战事如果久拖不决,拜登怎么竞选连任?怎么开始降息放水?怎么金融系统性风险?

  那就只有学尼克松。

  当年尼克松是怎么干的?1969年1月20日,他在就职典礼演说中,就公开说:我们陷入战争,需要和平。

  之后就主动采取一系列动作,单方面放宽对我们的制裁措施什么的。

  等做足气氛后,他马上派基辛格访华。对这事,基辛格在《论中国》里说得很白:对峙对双方都不利,这正是我们去北京的原因,尼克松急切盼望能够将美国人的视线从越南上面转移开来。

  之后我们也知道:1973年,美国宣布从南越撤军。

  至于1975年西贡被攻占,出现一片慌乱,冒出个“西贡铁拳”这种丢脸的事,那只是历史的小插曲,在基辛格访华时,这种局面就已经确定了。

  如果明白这段历史后,就会发现,不管是拜登,还是美国媒体,甚至网上一群人,为啥来唱衰我们的经济,目的就非常清楚了:既然俄罗斯这方面的意愿不强,现在可能让美国出泥潭的,只剩下我们了。

  他们唱衰的目的,是想搞交换,但小气巴拉地,只想限于经济层面。

  但问题是:拜登拱火俄乌战事,和1965年3月美国人决定直接介入越南战争,都是一样,都是犯了战略级别的错误。

  想要从战略级别的错误中全身而退,就要付出战略级别的代价。

  当年尼克松付出的代价是:放弃南越,心不甘情不愿地承认蛙岛是我们的,至少对我们恢复联合国席位,没再搞那种过度阻挠。

  尼克松当年的脑袋,清楚得很,经济层面的东西只是他先主动拿出来,制造交易条件的气氛组!

  相对于领土主权和安全之类的东西而言,经济层面上的事属于战术级别。你犯了战略级别的错误,却想用战术级别的东西,来交换战略级别的利益,是不是想异想天开了?

  这本来就是你应该主动先拿出来,表示诚意的东西,不是交换的条件!如果你准备把它当交换条件,岂不是等于想用一根稻草,来换一根金条?

  所以怎么说呢?

  非常简单:当年尼克松放弃了南越,还放出了一大堆战略级的利益,才换来从越南脱身,这次美国人想从乌克兰脱身,是不是也该给出一些战略级的利益呢?

  比如蛙岛?

  比如说琉球?

  如果到现在,美国人还是这么异想天开,还是这么不开窍,还是死抱着当年那种被本·罗兹骂过的“一团赘肉”的想法,还想用一根稻草,来换一根金条,那就等着沉船吧!

  你要么就干脆别想,要么就得明白人世间的这个基本道理:战略级别的东西,只能用战略级别的东西来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0 00:44 , Processed in 0.2031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