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13|回复: 0

刘晓博:取消这种税!这个利好,会有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4 18: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是中国证券史上重要的一年。搞活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

  7月24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和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都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由此,证券交易印花税再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中国内地,很多人提议降低沪深市场征收的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税率。

  在香港,“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则提出了一个更为惊人的建议:撤销证券交易印花税!

  2年前,香港刚刚上调了证券印花税,而且增加的幅度高达30%!2年后,会突然180度大转弯,撤销这个税种吗?

  印花税1624年首先诞生在荷兰。当时国家财政收入拮据,政府想加税,又没有好的办法,担心民间反弹力度太大,于是公开征求意见。

  这时,有人提出了一个巧妙的建议:在民间各种交易中,商人急需要政府的某种背书,来保证合同的履约。政府不妨推出“盖章税”,税率按照合同金额设置得非常低,让大家愿意来盖章。由于各种合同额巨大,所以税收也不会少。

  于是,印花税就诞生了。刚开始是政府盖章,后来是贴上印花。

  中国从1909年引入了印花税,现行的印花税率是:借款合同按照借款金额的万分之0.5征收,买卖合同按照金额的万分之3征收,运输合同按照运输费用的万分之3征收,财产保险合同按照保险费的千分之1征收等等。

  至于证券交易中的印花税,从初期的单边6‰,后来变成买卖双方各征收3‰。再后来,沪深股市的印花税不断降低,目前只对卖方征收成交金额的1‰,买方免征。也就是说,自2008年以来,我们的股市都是鼓励买,而不鼓励卖的。

  在香港,2021年8月上调印花税之前,是对买卖双方各征收成交额的1‰,比内地高了1倍。

  疫情后港府财政出现较大压力,于是逆势加税,把证券交易印花税从买卖双方各征收1‰,增加到了各征收1.3‰。证券行业普遍反对,但反对无效。

  数据显示,在加税前一年度,港股的日均成交金额约为1646亿港元;加税后的第一年,日均成交金额下降了18%至约为1349亿港元;第二年度再次下降了17%至约为1126亿港元。

  目前三大股市——香港、上海、深圳的股票日交易额,一直维持深圳第一、上海第二、香港第三。比如上周五(8月11日),深交所成交额为4243亿元人民币,上交所成交3392亿人民币,港交所成交920亿港币,港交所的流通性跟沪深早就不在一个量级上了。

  香港在跟新加坡竞争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中,近年来也处于被动地位。

  所以才有了“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撤销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建议。该会还表示,增加股票印花税,打击香港证券市场交投量及从业员生存空间。证券业是香港四大支柱之一,加税影响到了香港整体的发展。

  彻底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这样做有先例吗?将给香港财政造成多大的压力?

  “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表示,美国早在1966年便停止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德国也在1991年停止征收,日本则在1999年4月1日取消了包括印花税在内的所有流通票据转让税和交易税,2000年6月30日,新加坡也取消了股票印花税。

  “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认为:既然其他发达市场可以这样做,香港也可以这样做。

  毕竟,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目前正面临新加坡的严重调整。

  香港作为一个自由港,税收的工具比较少,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财政能承受吗?

  下图是最近几个财政年度,香港政府的收入情况。

  在2021到2022年这个年度,香港政府总收入达到了7227亿元,远比前面三个年度要高。那3个年度,分别出现了社会事件和疫情,严重影响了香港经济。

  疫情3年,香港更是每个财年都出现了千亿级别的赤字,财政压力不小。

  在2021到2022财年,印花税收入是997亿港币,其中677亿元是证券印花税。

  由此可以计算出,在2021—2022财年港府总收入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占比达到了9.4%。

  单项收入中,能超过证券印花税的只有利得税、薪俸税、卖地收入。

  所以,香港要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难度极大,但把税率降回去,或者跟内地一样只收单边的1‰还是有可能的。

  行文至此,我们还可以计算一下香港政府收入中,来自土地房屋的有多少。

  第一项,房地产税。

  香港的房地产包括差饷、地租和物业税,但上述表格里只有差饷和物业税,最近一个财年分别为192.6亿港元、39.9亿港元,地租或许包含在地价收入中了。

  差饷和物业税加起来每年是232.5亿港元,香港有741万人口,平均每个香港每年负担房地产税3138港元。即便算上地租,也很难超过人均4500港元。

  香港劳工中位数的年收入为22.4万港元,房地产税占个人收入的比重,大概不到2%。

  第二项,地价收入。这里面绝大部分是卖地收入,可能还有少量地租。最近财年一共是1430亿港元。

  第三项,港府的物业投资收入。政府手里有一些不动产,出租、买卖可以获得收益,最新一个财年是211亿港元。

  第四项,土地基金收入,还有从房屋委员会收回的款项,大约400亿元。

  第五项,印花税中房地产的收入,大约300亿元。外地人购买香港住房,需要缴纳房价30%的印花税,这属于超级重税,但很多人愿意交。

  上述四项加起来,最新一个财年来自土地房屋的总收入约为2600亿港元,占港府年度总收入的36%。

  香港每年面向老百姓征收的房地产税,远没有证券印花税多,大致跟官方土地基金年收入相当。

  中国内地的房地产税,情况估计会跟香港接近。因为香港和内地的土地制度一样,都是收了几十年地价收入,然后征收房地产税的。

  下图是近年来,中国内地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情况。

  在金额上,历史高点是在2022年出现的,达到了2759亿元;增速高点是在2015年出现的,那一轮牛市造成了成交量急剧放大,当年印花税收入暴增了280%,但很多中产在那一轮杠杆牛市中血本无归。

  以2022年为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0.37万亿,证券交易印花税为2759亿元,占比只有1.35%。

  所以,在内地取消证券印花税,难度要比香港小很多。

  目前内地尚未有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建议,大家普遍建议是降低费率,比如从千分之一降低到万分之5。

  今天股市继续下跌。碧桂园和中植、中融的事情,对市场造成了显著影响。现在的市场,需要新的利好来撑信心。

  下一个比较大的利好,可以关注什么时候降准,降准力度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13:00 , Processed in 0.1875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