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34|回复: 0

明哥:万没想到,等来大降的不是房贷利息,而是存款利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3 09: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了今天的文章,我敢保证,你会先惊喜,再悲伤,最后才安定下来。

  如果不是关乎你的钱,在如今这个时代,谁还能让你的心情,有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的体验呢?

  1

  让你小有惊喜的事情,是从你下次房贷利率更新时算起,房贷压力又要减轻了。

  明哥之前在2020年1月份的文章《央行拯救房贷泥潭中的你!3个月后,29万亿元房贷,集体卸下担子》中科普过,只要你购房时选择的房贷利率模式是浮动利率,而不是固定利率的,房贷利率=5年期以上LPR利率+基点加成。

  5年期以上LPR利率,由央行和银行间市场报价来决定,是浮动的,大趋势就是逐步往下,无非是快还是慢的问题。

  基点加成,只要购房时确定下来了,那么在整个房贷偿还周期里,都是恒定不变,不会更改的。

  所以,自从央行在2020年1月份改革房贷利率模式以来,我们一直在跟踪5年期以上LPR利率的进展。

  历经10个月的等待后,我们终于等来了第一次,存量房贷利率的下降了。

  5年期以上LPR利率,从4.30%,下降到了4.20%,调降幅度为10个基点。

  以贷款250万、等额本息30年计算,4.30%降到4.20%,总利息节省约5.275万元,月供少了约146.35元。

  由于房贷利率是一年只生效一次,因此本次下降的5年期LPR利率,对大多数购房者而言,将在明年1月份统一生效(不同购房者的统一生效日可能不一样)。

  蚊子肉,虽然也是肉,但是对于饥肠辘辘的人而言,显然是杯水车薪。

  如果购房贷款总额不是250万元,而是在一线城市:深圳、北京、上海,贷款额度上到了300-600万元,和每个月动不动1-4万元的月供额度相比,每个月减轻的几百块钱,根本起不到明显减轻已购房者的压力,解放不了消费能力。

  再看新房市场,以深圳为例。

  住宅首套:5年期LPR利率+30基点加成=4.5%;

  住宅二套:5年期LPR利率+60基点加成=4.8%。

  同样地,降完利率后,北京的首套住宅利率依然是4.75%,而上海则是4.55%。

  我们能明显感受出来,历经了10个月才这么小幅度的下调,说明决策者希望抛砖引玉,试探市场,既希望楼市能温和复苏、买房的人能多起来,又担心降息力度大了,银行的利润受不了。

  他们实在是五指不沾阳春水,还以为意思意思一下,就能够激活房地产市场,还能够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刺激经济。

  如果在2018年之前,也许我们并不觉得低于5%的利率,还算是高利率了。

  因为当时的年轻人有希望,无论是房地产、互联网、教育培训、自媒体、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外贸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都依然蒸蒸日上。

  如今,多个行业经受了爆锤,失业和降薪成为年轻人的日常。

  另一边,房价暴跌后利率却依然高高在上、银行理财产品不再刚性保本兑付、A股股票和基金阴跌2年多。

  不大手笔砍低存量房贷利率,却隔靴搔痒地做表面文章,这哪里能够救房市、银行?

  连延缓房地产最后一口气息的作用,都起不到了。

  2

  而另一端,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也上演了。

  我们都多少年没见过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了,并且是这么大手笔降低?

  6月8日,6家国有大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同时发布《关于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下调活期及部分定期存款利率。

  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2%;

  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05%;

  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分别为2.45%、2.5%。

  4天之后的6月12日,继国有六大行后,全国性股份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紧随其后官宣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与国有大行一样,活期、定期存款利率均有所下调,中长期定期存款下调幅度更大。

  以招商银行为例子,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2%;整存整取2年期、3年期、5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分别降至2.05%、2.45%和2.50%。

  存款时间越长的模式,利息下调的幅度越大。

  经历过这次普降之后,银行存款利率,已经普遍进入2.50%的年化利息之下了。

  我们想问一下,银行为什么步调一致地这么干呢?

  居民的房贷业务,是银行的资产;利息就是银行的利润。

  居民的存款业务,是银行的负债,利息就是银行的成本。

  从去年开始,压力山大的居民们,一边尽快、尽量地提前偿还房贷业务,一边报复性存款(2022年新增了8-10万亿元储蓄存款),压缩消费,保住钱包。

  于是,银行们的资产、利润在缩水,而负债、成本在增加。

  既然监管层为了挽救房地产,象征性地要求银行降低了5年期LPR利率,减轻了居民的房贷压力,银行们无法开源了,那就节流,把另一端存款利息给降低了,甚至降得更多,岂不是丧事办成了喜事?

  5年期以上LPR利率,才降低了10个基点;

  5年期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就给你降低15个基点!

  合着这么一算计,既有房贷压力,又有存款储蓄的家庭,一进一出,亏得还更多了。

  你就说狠不狠、公平不公平吧?!

  我们当然能明白,经历了几辈子人都罕见的特殊5年后,再傻的人,也明白了捂紧钱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历史性意义。

  如果大家都不花钱,那么企业生产的商品、提供的服务卖不出去,利润下滑,就只能收缩产线、裁员减薪,从而进一步推升失业率,导致更多的人收缩消费、应对随时而至的人生风险,从而将宏观经济引入通货紧缩螺旋。

  可问题在于,难道打破通货紧缩螺旋,就只能从居民钱包里打主意吗?

  难道搬开压在他们头顶的三座大山,让既得利益的金融机构、特殊群体让渡利益,释放更多的社会活力和红利,不更是既治标、又治本的举措?

  3

  自从2018年底开设公众号以来,明哥自始至终只做一件事情:为苍生说人话。

  更现实地讲:

  首先,帮读者们在复杂的商业迷雾中,指点方向,少上当、少亏钱。

  比如,不要碰P2P网贷、2018年后不要买房、2020年后尽快切换房贷利率、2020年后远离A股股票、公募基金、笔耕不辍地揭露商业骗局和套路。

  其次,推荐关注确定性高、风险小、回报率高的主流商业保险、投资品种。

  从2020年开始,我主要就做了3件事情。

  第一,鼓励提前偿还房贷,不要再让5%以上的房贷利率,利滚利生出相当于贷款总额的利息总额了。

  真没想到,2022年最佳的理财方式居然是:提前还房贷

  第二,眼光投向制度健全、估值低、科技公司实力最强的纳斯达克市场,在国内投资跟踪于纳斯达克100指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品种。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我孜孜不倦地解读纳斯达克市场的基本知识、大科技公司(微软、苹果、英伟达、谷歌、特斯拉,等)们的产品和创新力、美国的经济数据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俄乌战争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和股市的估值。

  度过了3年疫情、俄乌战争、产业链脱钩、高通胀、美联储完整的货币政策周期,大科技公司们的股价要么刷新历史新高,要么逼近历史最高价。

  纳指ETF(513100)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每一个人坚持投资的人,全都赚到了钱。

  第三,推荐研究、投保预定利率远高于存款利率的储蓄险: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

  2019年,推荐关注过4.5%的年金险,后来售罄,到了时间点就下架不售了。

  再后来,推荐关注过4.0%、3.9%的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都赶在监管层根据社会无风险利率的下行趋势,要求保险公司陆续下架这些高利率险种的最后时间窗口内。

  再如今,硕果仅存的,只有3.5%以下的增额终身寿险了。

  银保监会为何要不断引导保险公司下调储蓄险的定价利率呢?

  因为保险公司收到投保人的资金后,也要拿去投资保值增值的,除了应对返给投保人之外,还要确保扣除运营成本、费用了,保险公司自己能够有所盈利。

  如果全社会的无风险回报率都在下降,保险公司又何德何能,继续预期可以取得和以前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样的回报率呢?

  必然也会下调的。

  我们无法预计,监管层何时启动下架预定利率在3.5%左右的储蓄险种,但是一旦开始行政窗口指导,这一天就随时可能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 16:15 , Processed in 0.2032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