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35|回复: 0

杨风:中美会谈效应扩散,多国转变方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2 09: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自知。中美会谈之际,以及会谈之后,国际间多国对中美两国的看法,出现了变化。

  中美外交会谈余温四溢,并非说,中美会谈出现了惊人的结果,而是因为其中出现了势头的转变。

  并且,从势头的转变,我们将据此推论,未来中美两国竞争、博弈的走势。

  1 德法两国首先看到风向改变

  首先是,在中美外交会谈之际,德法两国邀请中国总理李强赴欧访问,期间将与德国总理朔尔茨,共同主持第七轮的中德政府磋商。还将到法国访问,出席法国举办的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

  这是欧洲方面。德法两国是欧盟两强,在欧盟内洞见观瞻。

  2 加拿大与日本也看到了风向

  接下来是日本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也敏锐地察觉到,全球大国势力的风向正在改变。

  据日本媒体报道,布林肯访华当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正在其母校早稻田大学发表演讲。

  岸田文雄就当前的中日关系说:“中日民间交流对改善两国关系至关重要,他很期待年轻一代的活跃交流,能够拓宽中日两国沟通的管道。”

  此外,“岸田政府也会推动,在构建中日两国稳定的建设性关系时审慎思考,在各级别上密切开展对华沟通。”

  这是什么逻辑,什么味道啊?这是因为中美两国已经在商谈,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两国的官方交流机制,同时,也恢复中美两国的民间交流。

  今年以来,岸田文雄不是很配合美国吗?美国要联合日本与荷兰,勒紧对华芯片设备出口。日本是美国要五毛,给一块。

  岸田政府对中国的芯片设备限制,竟然比美国要求的还要多。日本针对23项半导体设备,于7月的时候对华进行出口管制。

  岸田政府果然适时体念美国上意,知道美国要加码对付中国,日本跑得比美国还前面!

  正因为某种动物的本能,日本这时候又嗅到了新的中美风向。

  果然,日本不落人后,就在中美外交会谈的时候,释放对华善意,要同美国一样,增加中日两国的交流;要开展对华建设性的关系;而且比美国还更进一步,要在各级别开展对华沟通。

  日本果然不让人失望,在绝对强大的实力面前,总是会对实力强大者,表现出“贴心”的一面。

  这一次,连美国这个宗主国已经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日本当然也跟着改变,而且是立即改变,要改变得更多。

  就在日本岸田政府做出改变的同一天,加拿大媒体也秀出了该国驻华大使梅倩琳的采访视频。

  梅倩琳声称,中加关系“复杂多面”,而且“非常重要”。果然不愧是驻华大使,说话的语句转得精巧、自然,而且不露痕迹,不像岸田文雄那样露骨。

  她接着又说:中国并非加拿大的“敌对竞争对手”。梅倩琳表示:同中方保持对话通畅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和环境等全球问题上,加方更希望同中方深化合作。

  按照她说的话,有两个重点。

  第一,加拿大先撇清关系,平铺直竖地说,中国不是加拿大的敌对者,也不是竞争对手。有关这一点,加拿大是暗示,美国把中国当成竞争对手,甚至于可能是敌手,但加拿大从不这么认为。

  加拿大这是撇得一干二净。

  第二,加拿大跟着美国的说法,要在气候变化和环境议题上,同中国深化合作。

  有关国际外交的文字艺术,这位加拿大驻华大使充分发挥。她表示,非但要同中国合作,而且是深化合作。

  别看加拿大的转变够快,加拿大在前阵子可不是这么说的。加拿大于上个月五月的时候,驱逐中方外交官赵巍。

  驱逐一国的外交官是非常严重的行为,那是两国交恶的时候才会如此做。可见在中美外交会谈之前,加拿大是如何跟进美国,对中方采取敌意措施。

  很显然,加拿大看到了趋势的转变。

  3 中美第二次风向改变

  2016年7月的南海仲裁事件,美国曾经派遣两艘航母打击群, 进入南海。并且扬言,中国必须要服从仲裁的结果。

  当时美方想要以武力威吓中国。于是,中国也派了上百艘军舰到南海,好生“陪伴”。总不能说,美军两艘航母编队“来访”,却看不到中国军舰的威仪,不能够让美军军舰“失望”,对吧?

  结果,第二天清晨,美国这两艘航母不告而别,中方还没来得及向他们发放“Goody Bag(礼品袋)”,这两艘航母就已经退到菲律宾东海去了。

  那是七年前的一次中美风向转变。看到了这个风向之后,马来西亚首相纳吉布,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分别到中国访问。

  那一次的风向转变发生在东南亚国家。

  七年之后,也就是这一次的中美外交会谈,风向的转变更是扩大开来,从欧洲大国德法两国,到五眼联盟国家的加拿大,以及在东亚仅次于中国的大国日本,都看到了新的风向。

  其实,2022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印尼巴厘岛举行G20国峰会期间会晤。其后,各国元首纷纷仿效,包括日本。

  只是中国安排不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时间,只好让岸田文雄等几天之后,在泰国曼谷举行的APEC会议中,才得以会见中国国家领导人。

  在中美元首会晤的时候,两国敲定于日后,进行双方高层官员的接触、协商。没想到美国方面有人不愿意中美进行协商,因而发生年初的流浪气球事件。也因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处理流浪气球事件不当,中美高层接触一再延宕。

  但是对中国来说,没关系,正好让中美高层会晤顺延一下,借此磨一磨美方的锐气。

  中美两国的大国崛起步调不同。中国人勤奋,自力更生惯了,不怕被封锁。

  中国被封锁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也不是一回、两回的事儿。

  二次大战以来,中国没少受过磨难。每当遇到磨难的时候,中国反而是自立自强,把磨难当成是磨炼。中国人是能够忍辱负重的民族。

  然而,美方这边可不像中国这样。在霸权的位置待得久了,如果一条路行不通,那就是挫折,尤其是在国际外交上,很少有国家会对美国的磋商要求相应不理。

  然而这半年来,美方屡屡遭受中方的软、硬钉子。

  虽然,这算不上是奇耻大辱,但美方总是被削了脸面,这是美国之前从未有过的事。别的国家看在眼里,包括美国的盟友,心里自然会有一番计较。

  4 四国总理访华

  另外,昨天的新闻,中方发布消息,巴巴多斯,以及蒙古、新西兰、越南等四个国家的总理将访问中国。

  巴巴多斯位于南美洲北边,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国,是加勒比海地区的重要国家。美国向来把中南美洲当作是后院,但这几年,中国在拉丁美洲深耕,与该地区的国家往来密切,影响力日增。

  蒙古是中国的邻居,有重要矿藏。去年11月,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对华进行国事访问。

  新西兰是五眼联盟国家之一。但新西兰这几年并没有像之前的澳大利亚,跟随美国对中国挑衅,而是保持一个较为中立的立场。新西兰与中国互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越南这几年也是美国积极拉拢的国家。然而,即便在2014年的时候,越南同中国争夺南海岛礁主权,但仍然同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

  美国想要重塑全球供应链的友岸外包(Ally Shoring),越南是其中之一。美国意图以友岸外包取代中国的供应链。虽然如此,中国却成为越南零部件供应的重要来源。

  有意思的是,两个月前布林肯访问越南,越南总理范明政还会见了布林肯。但是,在会面的时候,越南并没有在会议室摆放美国的国旗。

  重点在这里,就在布林肯访问中国的时候,中方又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出击。中国总理李强受邀到德国和法国访问,而巴巴多斯、蒙古、新西兰、越南等四国总理访中。

  接下来,今年还会有几场重要的外交场合。七月有上合峰会,八月有金砖峰会,十一月有APEC峰会。这两年,中国在这些国际重要场合的热度越来越高,甚至可以这么说,受到各国的追捧,纷纷要求会面。

  预期在接下来的国际峰会场合,中方将持续“扩大战果”,我们拭目以待。

  5 美国在国际外交上落居下风

  2023年是中国对外战略开展的一年。几个月前我们曾经说,2023年是国际去美元化的元年,去美元化的风潮在中东地区燃起,然后扩及拉丁美洲与非洲。

  即便是,美国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和国务卿布林肯和分别于今年5、6月访问沙特等中东国家,也难以挽回美国在该地区所出现的颓势。

  风潮在变,趋势改变了,中美两大国在国际外交的争夺上,今年将更为激烈。

  重点是,在国际外交上的中美大国竞争,美国在今年却是一改往常,落居下风。这是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今年一月的中美流浪气球事件,美国错估形势,美国并没有得着理,却对中国穷追猛打。当时我们还曾经“奉劝”美方,不要在此事件上多做文章,因为加不了分。

  正当布林肯沉迷于流浪气球事件的时候,中国在二月份推出了三份档:《关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和《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档》。

  说美方沉迷于流浪气球事件毫不为过,殊不知,中国从未把流浪气球事件当成是中美角力的战场。中方瞄准的是三月的伊朗与沙特外交和解,以及其后在国际上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和降低美国影响力的外交努力。

  那三份文件,哪一份不是针对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显然,美国自以为盟国众多,手里掌控着北约和G7集团,没把中方的外交努力当回事。

  这是美方自大,轻敌了。

  坦白说,今年中美两轮的国际外交较劲,美方在策略和战略上的确输了一筹。

  第一次是流浪气球事件,第二次就是前两天的布林肯访华。

  在布林肯访华的安排上,中美各自布局。美方的运作集中在,让中方同意更广泛的中美交流机制,包括军事交流。

  并且,美方极力向国际社会表达,中方不愿意同美方交流。美方想要把两国冲突的潜在可能性,推到中方的身上。

  但中国在流浪气球事件之后几个月,撒好了网,布好了局之后,见好就收,同意布林肯访华。

  另外,美方期待中国国家领导人能够接见布林肯,但中方始终没有答应。

  直到布林肯即将离华,中国领导人才接见布林肯。也有另一个说法,这是美方刻意保密的结果。

  但重点是,国外媒体相当重视,布林肯是否能够见得到中国领导人。外媒认为,布林肯唯有见到中国国家领导人,此行才算成功。

  既然,布林肯想要见中国领导人,外媒对此也高度期待,那就顺水推舟,直到最后一刻才宣布接见布林肯。

  这是中方一方面给布林肯面子,同时也为日后的两国元首会晤留下一个伏笔。

  二方面,彰显出布林肯急于求见中国国家领导人,中国国家领导人正好可以在会见布林肯的时候,予以耳提面命,好生交代美方今后不可以逾越中方的红线,方有助于两国今后的相处、发展、与合作。

  6 结论

  昨天的内容,我们强调中美双方的形势翻转。今天我们着重于中美两国的策略和布局。

  并且,我们判定,此轮中美两国的消长,将会持续下去。

  我们预期,今年往后每一个月,都可能会见到中美外交较量,也会见到类似的结果。

  并且,中美双方不会局限于在外交上的较量,往后我们会继续在经济和金融的领域来说明。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9 12:26 , Processed in 0.0781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