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41|回复: 0

史客郎:刚刚,再次炸毁,神秘之手显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9 19: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写条短的,但还是老规矩:事情不小!

  怎么说呢?

  现在越来越有一种感觉:有一只神秘之手,正在拨弄着很多事!

  还是朝着同一个目标!

  看这条消息:6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在哈尔科夫州,乌克兰人炸毁了一条液氨管道,有平民受伤。

  乌克兰方面啥反应呢?

  还是和之前一样,说:这事是俄罗斯人干的,因为在这之前,俄罗斯人刚对这个区域进行了炮击!

  怎么说呢?

  还是相互对骂!

  现场画面也出来了:一团像烟一样的东西,弥漫在森林中,因为液氨的沸点是零下33度,所以当它挥发出来时,会导致周围温度大降,所以附近有不少树木,因为突然遭遇极低的温度,叶子被冻成了黄色!

  另外呢?

  氨气是有毒的。

  除俄罗斯宣布的平民受伤外,乌克兰方面也说:他们有士兵死于氨气!

  光看到这些消息,可能有人还不觉得什么。

  但如果对苏联的事,了解比较深的话,马上就能看出来:这条管道,不是普通的管道,而是陶里亚蒂-敖德萨液氨输送管道!

  全世界最长的液氨输送管道!

  每年可以输送约250万吨氨!基本出口!

  很多国家就靠着这些液氨,来进一步制造化肥!

  上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看到这里,有人要说了:你上面说最近有只神秘之手,正在朝着同一方向,拨弄很多事,没看出来啊!

  那好,我们就从陶里亚蒂这个城市说起。

  它是根据一个人的名字命名的。

  就叫陶里亚蒂。

  此人是谁呢?

  意大利共产党的领袖,干过很多事:

  比如说和墨索里尼作斗争啦;

  之后又去西班牙,组织起“国际纵队”,保卫马德里,继续和法西斯分子战斗啦;

  二战期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他又配合盟军,让意大利迅速退出战争什么的。

  怎么说呢?

  他的一生,干过了太多的事。

  他1964年去世。

  就在当年,苏联人要在伏尔加河古比雪夫水库边上 ,建一座汽车制造厂,恰好又引进的是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制造技术,对这次合作,陶里亚蒂生前还出过力。

  这家汽车制造厂叫啥名字?

  曾经在中国大名鼎鼎:伏尔加汽车制造厂!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说了:这地方看着挺荒僻的呀,为啥选它来造汽车制造厂呢?

  这里又得说起苏联时搞的一个挺牛X的工程了。

  他们造了个运河系统,中间用一系列水库、运河、船闸连接起来,能实现五海通航!

  哪五海呢?

  白海;

  波罗的海;

  里海;

  亚速海;

  黑海。

  不但能通航,还能利用水位差,大规模搞发电!

  前面说过:这座汽车制造厂,可是位于伏尔加河上的古比雪夫水库边上的呀,这个水库每年能发出很多电。

  这些电怎么办呢?

  当然用来搞工业喽!

  这些运河能干什么呢?当然用来搞内河水运喽。

  说到这里,要插一句:过去好些年,在我们网上,不断地有人吹越南、吹印度,说它们将来有一天会如何如何,我为啥一直说不可能呢?

  就在这个内河水运上。

  很少有人知道:虽说大家都叫水运,但内河运输是最便宜的,比海运要便宜很多!

  为啥呢?

  因为水运的主要成本是什么?

  油费!

  油费怎么算呢?

  船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和水的摩擦力就越大,就越需要烧更多的油!

  大家不妨想一想:海轮长啥样?

  船底尖尖的!

  为啥要搞成尖尖的呢?

  因为海上风浪大啊,你不搞成尖尖的,抵抗不了风浪。

  内河轮船呢?

  风浪小,所以船底是平平的!

  因为这样,内河轮船的吃水就特别浅,在运同等数量的货物时,内河航运比海运,所花的钱要少很多!

  知道海事部门,最头痛的事是什么?

  他们很怕搞内河航运的轮船,经不住高额价差的诱惑,跑去搞海运,因为这种船经不起风浪,很容易出事,所以得经常搞专项行动,来打击它!

  怎么说呢?

  反正大家知道和海运相比,内河航运很便宜就行了。

  上张亚洲水系图,就知道印度和越南为啥不行了。

  越南和印度是挺靠海的,但对不起,印度的恒河首先是出海口在孟加拉国,不在它境内。

  另外呢?

  就算在它境内,恒河的通航条件不怎么样:上游水流太急,没法搞航运,中游太短,几乎约等于无,下游的河床太宽太高,水太浅,里边还有不少沙洲,所以不怎么能搞内河航运。

  剩下的河呢?

  又太小。

  我们呢?看这条消息。

  长江是“黄金水道”!

  还和京杭大运河、它们的各条支流连在一起!

  四通八达!

  所以印度和越南,他们那点劳动力的价差,连两种水运间价差,都挡不住!

  扯远了,还是继续说陶里亚蒂这个城市。

  这座城市的条件,好得一塌糊涂!

  前面说过:它就在古比雪夫水库边上。

  这个水库和下面的伏尔加河呢?是五海运河系统的一部分!

  另外呢?

  古比雪夫水库非常大,年发电量很大,又有便宜的电可以用!

  此外,在它不远处,就是西伯利亚,那里到处都是超大的天然气田,动不动就储量一万亿立方米的那种!

  天然气便宜得一塌糊涂!

  所以陶里亚蒂当地就用这些的资源,又搞了合成氨工业!

  产量大得一塌糊涂!

  像当地的“陶里亚蒂氮”公司,目前还是全世界最大的液氨生产厂商!

  接着问题又来了:当地氨气产量很大,一年好几百万吨,怎么运出去呢?

  刚开始用火车槽罐车,一车车地运。

  后来发现太费劲。

  1970年代时,有人就提出了一个主意:我们的石油和天然气,不都是用管道运输的吗?这氨气也很容易液化啊,干嘛我们不试试用管道运输?

  大家都觉得这主意挺好。

  但往哪里运呢?

  这里再把上面放过的那张图,拿到这里来放一下。

  大家有没有觉得有点怪?

  这陶里亚蒂市,好像离敖德萨很远啊!如果要把液氨海运出去的话,完全可以在黑海的东边找个地方嘛!

  可以省好几百公里!

  说到这里,就可以回答最上面那个问题了:近段时间,为啥感觉有只神秘之手,在操弄很多事,还朝同一个方向呢?

  当年苏联人建陶里亚蒂-敖德萨液氮管道时,是故意让它多向西延伸这几百公里的!

  是为了让它能经过乌克兰!

  当时是这么设计的,这条管道全线共建29座分配站。

  每个分配站呢?

  又会建专用储存罐,液氨经过管道运到后,可以先存在这些罐子里,等要给农田灌溉时,会把这些液氨溶在水里,直接入田!

  这种办法,省钱又省事!

  因为一公斤液氨的肥力,相当于两公斤的尿素,折算成其他氮肥,就更高了!

  还不用再费一遭麻烦,把液氨再搞成尿素或其他氮肥!

  能省很多钱!

  那这些灌溉用水,又从哪里来呢?

  前天我们已经讲过了:卡霍卡夫水库!

  我们之前讲过:乌克兰的东部地区,比如说顿巴斯,以及它向南这些地方,其实挺干旱的,年降水量最多也只有400到500毫米,少的地方,比如说亚速海沿岸,更是只有300多毫米!

  怎么说呢?

  如果没有灌溉水源,在这种地方搞开垦,基本等于找死:因为这些地被开垦之后,说不定很快会荒漠化!

  但这些地方为啥变成“世界粮仓”了呢?

  因为1950年代,苏联人在第聂伯河上,建了不少巨大的水库,建水库的同时,还开建了大批的运河,枝枝叉叉一大堆,用来搞灌溉!

  1978年建陶里亚蒂-敖德萨液氮管道时,同时又在沿线建了众多的液氨专用设施,引水灌溉时,还能同时施氮肥!

  有水有肥。

  水肥还可以同施。

  这地方不就成“粮仓”了吗?

  如果通过管道运过来的液氨,除了自用外,还有得多呢?

  就通过敖德萨这个港口,运出去赚外汇!

  但是,当年的苏联人千算万算,怎么也没算到:这条管道建成后才十多年,苏联就解体了!俄罗斯和乌克兰,居然成不同国家了!

  更没想到:就在这两天,这水和肥两样东西,居然都被炸掉了!

  卡霍卡夫水库大坝,被炸了!

  陶里亚蒂-敖德萨液氮管道呢?

  也被炸了!

  让乌克兰成为世界粮仓的两大条件,居然几乎在一夜之间,凭空消失了!

  结果会怎么样呢?

  还是上那张图:乌克兰的降水量分布图。

  看出什么来没有?

  乌克兰的降水,是西北多,东南少。在克里米亚附近,连400毫米都不到!

  很多地方,甚至有300毫米!

  但这些降水量稀少的地方,正好是乌克兰成为“世界粮仓”的关键:因为它们是平原,适合大面积开垦!

  再上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到这里,明白为啥一开头就说:炸陶里亚蒂-敖德萨液氮管道,还有炸卡霍卡夫水库大坝,是冲着同一方向来的吧?

  大坝被炸了。

  一时之间,恐怕很难恢复吧!

  当地的农田,还有灌溉用水吗?

  陶里亚蒂-敖德萨管道的液氮,还能直接化开,溶入水里,起到在灌溉的同时,也能施氮肥作用吗?

  都不可能了。

  怎么说呢?现在就可以预言这地方的结局了:如果这个大坝没能尽快得到重建,这些田地得不到灌溉,等到它的结局,好一点的,就是退化成草原,要是差一点,说不定会变成荒漠。

  总之,不可能再是粮仓。

  说到这里,可以来个总结了,还是老规矩,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这个世界上,巧合的事向来很少,尤其在很短时间内,就破坏掉地球上这么一大片粮仓基础条件的事。

  怎么说呢?

  几乎可以确定:这两件事背后,肯定有只神秘之手!

  不可能怎么巧的!

  第二句话是:很多事情,想要把它做成功,非常难,但要毁掉它,却只需要一夜之间。

  不管是这个卡霍卡夫水库大坝,还是陶里亚蒂-敖德萨液氮管道,都是这样。

  就算管道修起来比较容易,就算它几个月之内能修好,没有水,光有液氮,也没法直接施肥啊!

  第三句话还是得感慨一句:没出息啊!

  当年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人的先辈,为了把这地方建成粮仓,费了多大的劲,想了多少办法!

  结果呢?

  不管是怪这个引狼入室,或者怪那个搞自相残杀,总之结局就是:当年的那些努力,都硬生生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这么败家败掉了!

  怎么来形容呢?

  只有这两个字:痛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5 04:42 , Processed in 0.0781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