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90|回复: 0

顾子明:新时代的维也纳体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4 11: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大国会议在维也纳召开了。

  会议确立了法国大革命之后,英、俄、普、奥、法,五国均势的欧洲新秩序,也确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合作瓜分世界100年的维也纳体系,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后,才被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取而代之。

  非常有趣的是,实际上维也纳会议从未真正召开过,大国之间并没有坐在一起达成一致,所有的协议,都是在几个主要列强之间互派代表,以非正式会晤方式确定的。

  更有趣的是,在这场会议进入最后的谈判签字之际,以昂撒的英国为首,欧洲各国纷纷出钱出军火,支持法国曾经的小弟,对曾经令欧洲匍匐的拿破仑发动了一波致命反攻,让这位无敌战神体验一波滑铁卢。

  更更有趣的是,被联军击败的法国并没有遭受严厉的惩罚,法国的领土也没有被割让,只是一小撮军人被流放,相关的法国寡头赔钱,法国势力范围内的亚平宁五国被释放,但依旧保持法国欧洲五大国的地位。宽容的处置,让欧洲避免了在1919年在凡尔赛所犯下的错误,避免了生灵涂炭。

  更更更有趣的是,原本在联军和俄罗斯之间居中平衡的奥斯曼土耳其苏丹,一开始被认为是战争最终的调节者,最终却被排除在了最终的大国分赃名单,只拿到了黑海周边的少许利益。

  最后,最有趣的是,这场针对法国处置方案的居中协调者,正是跟法国关系无上限的准盟友奥地利。

  战后,奥地利不仅将影响力渗透进入了中亚平宁五国。

  还取代了法国,成为中东欧一众德意志联邦诸国的老大哥,并推动德意志诸邦国自三十年宗教战争以来的两派大和解。

  今年以来,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变得如此乐观。

  回顾1814年底至1815年6月的这半年多的时间,在滑铁卢战役爆发之前,列强们为确保对法作战的结果,以及确定战后欧洲秩序的重建。

  欧洲的国王和君主,以及他们的大臣、外交官、商人,一波波的涌入奥地利的首维也纳,以百灵来朝之势,形成了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国际盛会。

  一方面,这一系列的会晤严格遵循着“不在餐桌旁就在餐桌上”,所有的谈判者均为利益的获取方,没有参会者均成为了被分食的对象,谈的越多,赚的也就越多。

  另一方面,维也纳会议为大国之间的竞争设置了红线,将重心转向于颠覆传统的工业革命,借助新一轮的生产力高爆发,开启全球市场的新一轮争夺与扩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21:1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