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11|回复: 0

孙立平:什么东西助推着几个辍学生往前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9 07: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探讨ChatGPT这种科技创新成功背后密码的第二篇,在第一篇《移民锻造了美国,辍学生改变了世界》中,我强调的是社会对异类的包容。但我们要知道,从这些天才学生脑子里的奇思异想,到一个成熟的重大科技突破的实现,这中间其实有很大的一个距离需要跨越。那是什么东西助推了他们的这个跨越?

  答案无疑是钱,是资金。更确切地说,是关于钱或资金的制度安排。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奥特曼的创业过程。奥特曼的创业不是从辍学开始的,而是从大二开始的。当时,他与两个同学一起写了个手机App--Loopt。Loopt很成功,于是3人一起退学创业。3人带着Loopt进驻了Y Combinator,这是美国最著名的初创企业孵化器。这个时期,获得3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15年,他和马斯克共同创立了OpenAI。此后,奥特曼盯上了生成人工智能,并得到微软的风投。这样,才有了ChatGPT的诞生。

  这个过程的描述当然是过于简单的,但即便如此,也可以看到风投和孵化器在奥特曼创业中的作用。

  马云也是如此。马云在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是从风投得到的支持,而不是向银行贷款。因为在银行贷款得有担保的资产,而早期的阿里没有可提供担保的资产,所以在银行眼里是没有资质的,是办理不了贷款的。即使能贷到,额度不会高到哪去。那时阿里有什么?只有马云嘴里的故事。而银行是不听这样的故事的,故事在银行那里一钱不值。银行和风投的区别就在于“风险”。能听马云故事的,只有风投。

  风投不仅能听,而且还特别愿意听。甚至可能说,他们是专业听这种故事的。因为,这是另外一种金融市场的机制。而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从风投那里得到的资金支持,与银行贷款是不一样的:不用还本,不用支付利息,有的甚至没有盈利的压力。只要有前景就行,甚至有故事就行。如果失败了,钱打水漂了就打水漂了。这源于风投的赢利模式:它投的不是一个项目,投的是概率。投十个,有几个赢利,有时甚至只有一个赢利,就有利可图。

  这里我想说的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科技创新有这样的几个特点:投入大、周期长、成功的概率低。这就决定了他们很难在传统的金融市场得到支持。而且,风险投资还有一个特点,他们的投资并不以经营被投资公司为目的,仅是提供资金及专业上的知识与经验,以协助被投资公司获得成功。风险投资的最终目标是在被投企业上市后,进行股权转让,以此获得数倍于投资成本的利益回报。正因为如此,他追求的是成功率,而不是每个项目都盈利。

  人们经常讨论一个问题:美国凭啥比别的国家更富有?美国人自己总结的条件之一,支持创业的金融体系。如果没有这个系统,像微软、谷歌这些科技巨头能否诞生都是一个问题。现在人们都在议论通用人工智能,实际上,这是一个极为烧钱的过程。奥特曼估计,为了开发足够先进的通用人工智能,OpenAi未来几年可能需要筹集多达1000亿美元的资金。现代科技创新如此规模的资金需求,没有一个完善的金融系统的支撑是无法想象的。

  其实,不仅当今的科技创新是如此,实际上近两百年来整个人类工业化的过程及人类财富的爆发性增长,都是与金融制度的创新联系在一起的。

  正因为如此,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在其《经济史理论》中指出,英国的工业革命不是技术创新的结果,而是金融革命的结果。工业革命早期使用的技术创新,大多数在工业革命之前早已有之。然而,技术革命既没有引发经济持续增长,也未导致工业革命。因为早已存在的技术发明缺乏大规模、长期资金的资本土壤。

  在这些技术等来了金融革命之后,工业革命才得以爆发。从这个意义上也许可以说,工业革命实际上是技术发明与金融革命相碰撞的产物。这也就让人联想到当今社会中关于所谓虚与实的争论。对所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我们不能停留在农业社会的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18:3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