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04|回复: 0

朱砂:“老鼠屎”屡清不净,问题出在哪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9 19: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晨,在微博上看到博主@大战僵尸小豌豆发的一条消息:
  事情是刚发生的,行为却不是"新"闻。

  之所以说行为“不是新闻”,是因为2015年前后,这类事情在微博上隔段时间就出现一起。

  至此,问题来了,为什么2015年前后经常发生的事,后来却销声匿迹了呢?

  答案是:法律。

  上面的新闻中有一个重点“冒充汉族”。

  宁夏的回族到工地上应聘,为何要冒充汉族呢?

  微博下面网友们的回复里给出了答案:
  民间有句谚语,叫“惹不起,躲得起”,2015年前后,层出不穷的回民工地敲诈案在全国的工地上陆续传开之后,包工头们儿都有了警觉,再来应聘的,先验证身份,一见是西北的某个群体便直接拒绝,然后这类事情便少了许多。

  再然后,问题便又来了,工地老板的这一操作影响到了太多无辜者的饭碗,原因是,“老鼠屎”毕竟是少数,广大的农村回族青年也需要打工赚钱糊口啊,于是,果断的,国家出手了:

  2016年,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15年3月起,被告人李某某、伙同马某甲、马某乙等7人,先后到几处建筑工地上打工,然后以回民身份为由索要误工费,伙食费,路费,涉案金额35000元,后7人被分别判处8个月到一年零4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2017年,陕西省榆林市肩榆阳区人民法院判处了一起回民诈骗工地的案件:经查,2017年7月至9月期间,被告人王某、苏某纠集王某林、周某、张某利用少数民族的身份,先后在山西介休市、太原市、陕西延安黄陵县、榆林神木市、榆阳区的建筑工地以打工为幌子, 以有回民需开设回民灶为由挑起事端,索要路费,误工费,作案十几起,最终,判处被告人王某、苏某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0元;判处被告人王某林二年三个月,并处罚金18000元;判处被告人周某、张某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

  2018年,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马某等41人涉嫌利用少数民族身份、多次在河北、天津等多省市建筑工地实施敲诈勒索的行为进行了公审,最终这群人被判处了4个月到6年4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孙晋勇等27人“劳务碰瓷”一案二审公开宣判,这一流窜多省区,借助回民的身份,以“劳务碰瓷”为手段敲诈勒索的恶势力犯罪集团成员分别被判处2年6个月至15年不等有期徒刑;

  等等。

  2016年到2020年间,各地判处了多起利用回民身份到工地上敲诈的案例,后来的微博上几乎再没类似案例出现了,想来一方面是因为有人获刑后,敢打歪心思的人少了,别一方面,也与工地老板的警觉起来有关。

  几年后的今天,这类事件竟然又出现了,网友们纳闷儿了,为何老鼠屎会屡清不净呢?

  老朱估计,两个原因:

  1:宣传的不够

  民间有句俗话,叫报喜不报忧,这种丢人的事,地方政府大都会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愿拿出时间与精力进行宣传,如此导致,即使有人因此坐牢,对当地有同样想法的人也起不到警示作用;

  2:处罚力度小

  上面讲的,天津的那起案件,涉案人员41人,应该算是团伙了,且敲诈不同于诈骗,敲诈往往带有暴力威胁的成份,可是,最终那群人中判罚最厉害的主犯也不过是6年零4个月。

  老朱确信,法官是依法判决的,但这类案件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当地,而是破坏了一个民族的整体形象、连累数以万计与他们有着同样民族身份也要到工地打工糊口的农民工们的生计,如此,必须重判。

  “法严人思善,治驰物生恶,刑轻不足以禁非”,8年前便屡次出现的案子,到了2023年还会沉渣泛起,如此,除了大力宣传,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发现一起重罚一起,不让任何犯罪分子有侥幸心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19:01 , Processed in 0.2189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