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80|回复: 0

徐吉军:美国“中美共治”毒计与秦齐互帝闹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4 21: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过两强相争的局面。

  但是,强势一方挖坑,弱势一方欣然跳坑的案例并不多。

  最典型的案例是秦齐东西互帝的故事。

  战国时,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变法图强。齐国居齐鲁大地,物产富庶,文臣武将层出不穷。秦国商鞅变法后,虎狼之师令六国闻风丧胆。战国东西两强势成。

  秦昭襄王为了瓦解东方六国攻秦的局面,派魏冉到齐国,劝说齐闵王称帝。魏冉说,秦朝的秦王被称为西方的皇帝,齐国的国王被称为东方的皇帝。这样,我们两个超级大国就可以称霸,其他小国就得看我们脸色行事了!

  齐闵王欣然认同,于是秦国和齐国两国同时称帝。

  同样是称帝,结局却是不同,秦国称帝,一统天下;齐国称帝,亡国灭族。

  既然曾经两强称帝,为何秦国灭齐国时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呢?

  秦国是在忧患中披荆斩棘一统万里江山,齐国就是在安乐中醉生梦死不思进取丢掉祖宗社稷。

  秦国历代国君堪称贤君明主,都为东进中原而励精图治。

  齐国自田氏代姜之后,只有两任国君齐威王、齐宣王称得上明君。后世继位的齐王都是妄自尊大,目中无人更没有天下。齐闵王,更是志大才疏的典型。

  燕国五国伐齐,乐毅攻下齐国七十余城,齐闵王仓惶逃奔卫国。齐闵王以大国之君自居,傲慢无理,遭到卫国人的驱逐。又前往邹、鲁等地,邹国和鲁国也拒绝接纳。最后奔莒。楚顷襄王派淖齿救齐,淖齿被齐闵王任命为相。最终齐闵王被淖齿所杀。

  当时的齐国,国力弱于秦国而强于其他国家。对齐国而言,保国之策必然是联合其他国家,遏制秦国的扩张,同时效仿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实现国力增长。

  可惜,齐国上下不自量力,妄图借秦国之势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于是导致遏制秦国的联盟瓦解,各国从此走向亡国之路。

  今日世界,美国的国力远超世界各国,中国的国力弱于美国而强于其他国家。

  从国家竞争类比而言,世界各国的竞争对抗合纵连横的复杂程度远超过春秋战国时代。

  无论美国如何鼓吹诱导,中国国内舆论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意识到中国和美国存在的根本性矛盾。

  大国策略必须保持清醒,慎之又慎!

  2017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前,美国曾经试图利用舆论误导中国。

  其中,在全球媒体鼓吹中美G2共治全球,就是一个典型的毒计。

  不得不说,面对美国利用舆论抛出的橄榄枝,中方保持战略定力,完全不为所动,不声不响就绕开了美方陷阱。

  如今,回顾当时部分媒体鼓噪一时的亢奋情绪,不得不说,美国在舆论战领域深谙人心,知道以何种手段最容易迎合一部分中国人的心理,从而获得所需的助力。

  回头检索2017年中美共治论调,会发现当时有一大批过度膨胀的人,试图与狼共舞与虎谋皮,妄想与美国手挽手向前走,和平发展走向繁荣。

  中美G2共治,理论上的蓝图当然诱人,可以使中国不费吹灰之力分享世界统治区,站到世界金字塔最高端。

  不过,中美共治存在一个致命的逻辑:凭什么?

  美国的世界霸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英国手中夺来。如果从英国走上世界霸主的地位开始算起,盎格鲁撒克逊人已经掌控世界三百年。

  三百年间,盎格鲁撒克逊人击败了所有的挑战者,屠戮了无数不服从霸权统治的民族,打败了诸多强国的挑战。

  人家手中的桃子,凭什么轻而易举分享给你?

  要说分享世界统治权,也不能说绝对没有过。

  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夕,由于苏联拥有高达千万的陆军,歼灭德国纳粹和日本关东军都要依仗苏军英勇作战,所以美国愿意分享给苏联一定的势力范围。

  美国分得了战后蛋糕的三分之二,苏联得到了三分之一。

  这是唯一一次和平分割霸权的尝试。

  美苏分割完势力范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苏为首的盟国阵营赢得胜利。

  英国为了避免被美苏彻底碾压,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铁幕演说。

  西方世界迅速与苏联对立,冷战开始。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足见盎格鲁撒克逊人争夺世界权力的意志极其顽强,即便是逆境中也能找到一线机会逆势翻盘。

  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的战略意图是建立单极世界。

  中国、俄罗斯、欧盟希望世界结束冷战,进入多极化世界。

  总而来看,中美俄欧就是世界最强的四大力量中心。

  在这个背景之下,美国最为忌惮的就是其他三方联手对抗美国。

  所以,美国必须瓦解三方的战略协作。

  2003年,美国利用洗衣粉冒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执意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遭到了中俄以及法国德国的强烈反对,英国像一条哈巴狗一样追随美国的一举一动。

  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对俄罗斯与法国德国的轴心伙伴关系高度警惕,加大力度渗透欧洲列强,对欧盟事务展开干预,避免欧洲列强与自己作对。

  作为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探讨,美国专家公开提出中美G2共治的可行性。

  中美G2并非是中国货,而是地道的美国造。

  2007年3月4日,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上提出一个新造词汇“Chimerica(中美国),这是“中美共治论”最早的概念。

  尼尔·弗格森提出的“中美国”主要是指最大的消费国美国,与最大的储蓄国中国构成的利益共同体,以及这个利益共同体对全世界经济的影响。

  2008年7月,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在美国著名的《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平等的伙伴关系》的文章,为美国“应对中国的经济挑战”提出解决之道:

  建立中美两国平等协商、领导全球经济事务议程的“G2”模式。

  这是美国第一次探讨与中国分享世界领导权。

  中美两国G2共同体共治全球,这一论调迎合了某些夜郎自大再加宋襄公那种蠢猪式争霸者的浮躁症患者。

  在中美共治模式提出之后,中国国内相当一部分精英群体信以为真,以为可以走上与美国同甘苦共富贵的夫妻状态。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中美共治论的背景,那就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

  2008年,正是中美两国经贸高速增长的历史阶段,美国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以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姿态,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助美国摆脱了金融危机。

  因为有恩于美国,中国舆论出现一定程度的盲目乐观,认为即将迎来战略机遇期。某些观点认为通过中美友好交流可以使美国让出第二岛链甚至放弃台岛,给中国一定的战略空间换取中国的支持和友谊。这种思维是典型的单相思。事实证明,对美国而言,太平洋虽大,也没必要与他人分享,最好变成美国的内海。

  中国温暖的双手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而是遭遇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缓过劲来的美国,迫不及待在2014年怂恿菲律宾围绕南海问题搞冲裁,破坏中国南海和平战略。

  中国就此识破美国反华决心,完成填岛大计,并且进行了一定的力量部署!

  2016年中美南海对峙,美国败走。

  中国南海战略赢得阶段性胜利!

  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在“美国优先”的口号下,抛弃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等国际交往基本准则,实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发动了反华贸易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不可能真正考虑与中国携手实现G2共治模式。因为美国统治集团的思维和中国不同,美国早已习惯了霸权高高在上的掠夺和收益。

  其他国家的任何付出在美国看来都是天经地义,是美国霸权地位的体现。

  这显然与知恩图报的中式思维不同。

  如果中国和美国选择和美国联手共治,俄罗斯和欧盟的生存空间和战略压力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影响。

  一种战略选择是俄罗斯和欧盟或许会联手抗衡中美。

  对于中国而言,因为美国孤悬于亚欧大陆之外。

  中国在亚欧大陆与俄罗斯和欧盟对抗肯定压力极大。

  因此,所谓的中美共治根本就是南柯一梦,纸上谈兵。

  中美共治在短暂的炒作之后,最终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主要是因为美国不再需要利用这个空洞的概念诱骗中国跳坑。

  当美国单方表演毫无乐趣之后,中美共治的话题也就成为一场闹剧了。

  在特朗普决意发动反华贸易战之后,某些媒体重拾早年的陈词滥调,鼓吹关于中美共治全球G2共同体的谬论,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闹剧和幻想,不排除是有意引导舆论,诱使中国出现战略误判。

  正是弥漫于东西方各种媒体上的关于中国未来占据全球权力的各种言论,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国内反华势力,才有了坚定反华的特朗普的上台,也有了今日中美关系激烈对抗的局面。

  2022年10月12日,美国白宫发布了最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报告宣称,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的竞争对手,也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来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中国是唯一对美国的世界霸权构成实质性威胁的国家。

  美国更加露骨地、明目张胆地把战略目标对准中国,通篇强调如何整合一切资源,“集中火力”对付中国。

  这才是美国最真实的战略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14:21 , Processed in 0.1562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