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3104|回复: 1

戍天九思:“第二个斯诺登”赫什:“美国如何摧毁北溪管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2 19: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时间2月8日晚,85岁的美国资深调查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发布题为《美国是如何毁掉北溪管道的》的调查报告。报告爆出猛料:“北溪”管道的爆炸是一起由白宫下令、美国中央情报局实施的秘密行动。报告长达5000字,内容详实,还包含许多惊人细节。随后,报告被英国《泰晤士报》、路透社、法新社、俄新社等各国权威媒体转述,引起广泛热议。

  该消息能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与赫什过往的辉煌“战绩”不无关系。1969年,当时在美联社担任记者的赫什根据线人爆料,揭露了美军在越战期间犯下的“美莱村大屠杀”等一系列战争罪行,并于次年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2004年,他关于美军在伊拉克非法囚禁与虐待战俘和平民的报道,也掀起过舆论的轩然大波。

  赫什报告称,美国总统拜登在很早前就定下了“破坏‘北溪’管道的决定”,并和美国情报部门进行了长达九个月的讨论。拜登最终决定在2022年6月的北约海上演习期间,靠着演习部队的掩护在“北溪”管道上放置了远程遥控炸弹,并由一同合作的挪威在三个月后完成起爆。

  赫什报告还称,美方曾考虑过战机空中投放炸弹、潜艇袭击等方案,但最终选定了由位于巴拿马的美国海军潜水训练中心执行这一任务。

  笔者认为,名记西摩·赫什就像美国的第二个斯诺登,正在像斯诺登事件那样引发全球大地震,或成为俄乌冲突的重大转折点,甚至成为压垮反俄联盟的最后一根稻草!好戏开演了!作为吃瓜群众,我们正好静观其变!

  赫什爆料:为何必须摧毁北溪?

  赫什报告称,在拜登做出破坏管道的决定前,美国国家安全部门经过了九个多月的高度秘密讨论,而在这九个多月的大部分时间里,讨论的重点不在于是否执行任务,而在于如何在掩人耳目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赫什认为,拜登和他的外交政策团队、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国务卿托尼·布林肯和负责政策的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一直以来将北溪管道看做是“眼中钉”,因为它在为俄罗斯创造了巨额利润的同时,也让德国从俄罗斯那里获得了充足的廉价天然气,同时还能让德国分销商在整个西欧销售多余的天然气,从中获利。

  “美国的政治担忧是真实的:普京现在将拥有额外的、重要的收入来源,德国和西欧其他国家将沉迷于俄罗斯提供的低成本天然气,同时减少欧洲对美国的依赖。事实上,这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赫什在文中写道,在北约和华盛顿看来,北溪1号已经足够危险了,但北溪2号的建设已经于2021年9月完成,如果得到德国监管机构的批准,德国和西欧可获得的廉价天然气数量将增加一倍,第二条管道还将提供德国年消费量50%以上的天然气。

  而对于为何需要炸毁管道,赫什给出的解释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天然气价格飙升,美国不清楚德国新任命的总理奥拉夫·朔尔茨的立场,只要欧洲仍然依赖廉价天然气的管道,华盛顿就担心像德国这样的国家不愿意向乌克兰提供所需的资金和武器。

  “几个月前,朔尔茨在布拉格的一次演讲中公开支持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欧洲外交政策更加自主的呼吁,这明确表明(欧洲)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赫什在文中补充道。

  赫什爆料:炸毁管道是如何策划的?

  “早在2021年12月,即俄乌冲突爆发前两个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就召集了一个新成立的特别工作组,并要求就如何应对‘普京即将到来的入侵’提出建议。”赫什爆料称,这是后来一系列绝密会议中的第一次会议,在毗邻白宫的旧行政办公大楼顶层的一个安全房间里举行,白宫也是总统外国情报咨询委员会的所在地。

  本次会议讨论了一个初步的问题:美国的行动是可逆的——比如新一轮的制裁和货币限制,亦或是不可逆的——即无法撤销的动力行动(涉及主动战争的军事行动的委婉说法)?而沙利文则打算让该工作组给总统拜登提出一个摧毁两条北溪管道的计划。

  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与会者讨论了攻击的选择。海军提议使用新服役的潜艇直接攻击管道。空军讨论了投掷带有延迟引信的炸弹,这些引信可以远程引爆。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无论做什么,都必须掩人耳目。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赫什援引消息人士称,如果这次袭击可以被追溯到是美国干的,这将代表是“战争行为”。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一个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特工组成的小组在华盛顿地区的某个地方集结,在深度掩护下制定了一项计划,使用海军潜水员、改装潜艇和深潜救援车,经过多次试验,成功地找到了俄罗斯电缆。潜水员在电缆上植入了一个复杂的监听设备,成功截获了俄罗斯的海运航线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录音系统上。

  2月7日,距离俄乌冲突爆发不到三周的时间,拜登在白宫办公室会见了德国总理朔尔茨,朔尔茨在经历了一些摇摆之后,选择坚定地站到了美国一方。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拜登挑衅地表示,“如果俄罗斯入侵……将不再有北溪2号。我们将结束它。”

  赫什爆料:行动如何开展?

  “挪威是特派团的理想基地。”赫什在文中表示,在过去几年的东西方危机中,美国军方大大扩大了其在挪威境内的存在,挪威的西部边界沿北大西洋延伸1400英里,并在北极圈上方与俄罗斯接壤,美国五角大楼通过投资数亿美元在挪威境内扩大了海军、情报等设施。

  美国的行动策划者也认为,他们必须去挪威。赫什在文中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他们(挪威)讨厌俄罗斯人,挪威海军具有精湛的水手和潜水员,他们在高利润的深海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方面拥有几十年的经验,可以信任他们对任务保密。”

  另外,赫什提到,如果美国人能够成功炸毁管道的话,对北溪管道的破坏将使挪威能够向欧洲出售更多的天然气,这一点上可能挪威人也很感兴趣。

  去年3月的某个时候,一些成员飞往挪威与挪威特勤局和海军会面,商讨波罗的海的哪个地方是放置炸药最佳地点的关键问题,经过一番研究后,挪威海军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地点,并解决了爆炸装置的伪装方案。在接下来的时间中,美国的潜水员在既定地点放置了C4炸药。

  “2022年9月26日,一架挪威海军P8侦察机进行了看似例行的飞行,并放下了一个声纳浮标。信号在水下传播,最初传播到北溪2号,然后传播到北溪1号。几个小时后,高性能C4炸药被引爆,四条管道中的三条管道停止运行。几分钟内,留在关闭的管道中的甲烷气体在水面上扩散,世界在这之后了解到发生了不可逆转的事情。”赫什在文中写道。

  据赫什介绍,在管道爆炸事件发生后,美国媒体立即将其渲染成一个未解之谜,俄罗斯多次被列为可能的罪魁祸首,即便世人一直不清楚为什么俄罗斯会寻求摧毁自己利润丰厚的管道。然而,他提到,没有任何一家美国主流媒体深入研究报道拜登和副国务卿纽兰早些时候对管道的计划。

  各方对赫什爆料的反应

  美国

  当地时间2月8日,白宫对此进行了回应,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称,赫什在博客上发表的关于北溪管道爆炸的报道“完全是虚假和虚构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国务院的发言人也发表了同样的言论。

  目前,在美国的社交媒体“推特”上,不少网民认为赫什对美国政府炸掉“北溪”的爆料是可信的,因为他列举了大量的细节。但也有人对赫什的文章内容持怀疑态度,因为他的这些说法都来自匿名消息人士。

  赫什的爆料还引发了美国的又一轮党争。亲共和党的右翼媒体和网络大V 就在利用赫什这篇文章抨击拜登“绕开国会”秘密炸毁“北溪”的做法不负责任、煽动战争和甩锅给俄罗斯。而为拜登辩解的人则指控赫什是被俄罗斯和共和党的“阴谋论者”给欺骗利用了。

  挪威

  被赫什揭露当时支持美方这一行动,并可能从中获利巨大的挪威方面,也用同样的表述否认了此事。

  西方媒体

  路透社和法新社等西方媒体目前都没敢直接咬定赫什的文章是“虚假”的。而且,这两家媒体还提醒说,去年9月在瑞典和丹麦的专属经济区的那些爆炸发生后,两国虽然通过调查认定了爆炸是人为的,但一直没说出到底谁才是幕后黑手。

  法新社甚至还将赫什对此事的分析介绍了一番,称赫什认为美国政府之所以秘密炸掉“北溪”管道,是为了切断俄罗斯的经济来源,同时也是为了让需要天然气的西欧国家不去依赖俄罗斯。而且,拜登自己也曾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前表示,如果俄罗斯动武,美国就不会允许“北溪-2”管道开张运营。

  笔者认为,在美国社会分裂、党争激烈的大背景下,赫什爆猛料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斯诺登事件,关键取决于共和党的态度,特别是特朗普会不会趁火打劫?另外,在能源危机、欧洲经济衰退、英法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的情况下,赫什爆猛料欧洲可能会爆发更大规模的游行示威,甚至可能会导致德国朔尔茨政府的垮台?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3-2-12 20: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政府已经成为了人类公认的敌人,是地球上恐怖主义不可争议的头子,人类必须推翻美国才有可能摆脱恐怖主义的威胁,而现在整个西方资本集团还被这样一个恐怖头子胁迫着到处制造冲突,真是自作孽不可活的节奏,美国已经被天道判处了死刑,迎接它的必然是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4 04:12 , Processed in 0.0781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