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2|回复: 0

姚尧:诗词日赏:2023年2月11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1 21: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美好的一天,从欣赏一首诗词开始。大家好,我是姚尧。前天和昨天,我们各欣赏了一首咏蝉的诗,今天我们再欣赏一首咏蝉的诗,李商隐的《蝉》。

  首联“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本以,即本来就是,意指这是一种理所当然,无可避免的规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蝉身处于高树之上,只有清露可以饮用,因而本来就是难以饱腹的。于是,蝉发出的各种愤恨之声,长吟悲鸣,注定都是徒劳无益的。谁让你要居于高处?你如果愿意降落到地面,不就可以有丰富的食物可以摄取吗?

  我们看虞世南、骆宾王和李商隐的这三首咏蝉诗中,都用其中两句谈到了露水和声响。在虞世南的诗中,露水是清洁的,声响是流出的。在骆宾王的诗中,露水是浓重的,声响是易沉的。而在李商隐的诗中,露水是难饱的,声响是徒劳。对此,晚清诗人施补华有一段评论写得很好,他在《岘佣说诗》中说:“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所以,我们在欣赏李商隐的这首《蝉》时,要去体会诗人“牢骚人语”的这种心境。

  颔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五更,是指天快亮的时候。古代将自黄昏至天亮的这段时间分成五段,用鼓来打更报时,所以称作“五更”“五鼓”或者“五夜”。三更就在子时整点,又称作“夜半”或者“子夜”,所以我们有个成语叫作“三更半夜”。五更就在寅时将过,拂晓将至的时候。颜真卿有一首《劝学诗》,是这样写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因此,李商隐颔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蝉经过一整夜的费声长吟,到五更天亮时已经叫不动了,声音越发稀疏,几乎就要断绝。可是,蝉所栖息的高树呢?它听蝉叫了一夜,却始终无动于衷,绿意盎然。它既不认为蝉的“恨费声”与它有关,更不会对蝉的“疏欲断”有所同情。宋朝词人姜夔在《长亭怨慢·渐吹尽》中写道:“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这几句词,正好可以作为“一树碧无情”的注解。

  颈联“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薄宦,是指官职卑微。梗,指桃梗,这里用的是《战国策》里的一个典故。《战国策·齐策三》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意思是说,这次臣来齐国,经过淄水之时,看到一个土偶人在和一个桃梗人交谈。桃梗人对土偶人道:“你,是西岸的泥土做的,被捏成了人形。等到八月,雨季降临,淄水上涨,你就会被冲坏了。”土偶人道:“你说的不对。我是西岸的泥土,被冲坏了也还是留在西岸。而你,是东岸的桃梗做的,被雕刻成了人形。等到雨季降临,淄水上涨,就会把你冲走,到那时你还不知道会飘泊到哪里。”因此,李商隐“薄宦梗犹泛”一句,就已经从写蝉转为写人了,他在说自己不但职位卑贱,俸禄微薄,而且极不稳定,就像漂在水上的桃梗一样,不知哪里才是归宿。

  芜,是指杂草丛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上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意思是说,快回去吧!故乡的田园都将要长满杂草了,怎么还不回去呢?可是李商隐“故园芜已平”一句,意思是说,故乡的田园都已经长满杂草,而且杂草的高度都一样齐平了。言下之意,诗人此时想要回归故乡田园,且相较于陶渊明,此时回去都已经嫌晚了。

  尾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君,就是指蝉。在我们欣赏首联时,就引用施补华的话,说这是“牢骚人语”。从首联的“高难饱”“恨费声”,到颔联的“疏欲断”“碧无情”,再到颈联的“梗犹泛”“芜已平”,都可以说是在发牢骚。可是到了尾联,诗人的情绪就转为孤傲了。他说:“感谢蝉你给我的警醒,我和你一样,全家都是清贫的。”

  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君子本来就会有困厄的时候,但是君子在困厄时能够坚守原则,小人一旦到了困厄的时候,就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了。而李商隐尾联的孤傲就在于,我虽然仕途不顺,我虽然清贫飘泊,但在这艰难的岁月里,我从来没有同流合污,我从来没有放弃原则,我始终是一个“贫贱不能移”的君子。

  好,今天的诗词欣赏就讲到这里,喜欢的读者请帮忙点赞、转发和评论。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4 18:3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