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1832|回复: 0

毛小柒:浙江地区国企与城投群体剖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1 17: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聚焦浙江地区的国企与城投群体。

  一、浙江省基本情况

  (一)全国对比:财政收入、外贸体量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位居第3、经济总量第4

  浙江在全国具有重要位置,经济体量大、开放程度高、辖区经济创利能力强。

  1、2022年,浙江省经济体量达到77715亿元,位居全国第4,仅低于广东(12.91万亿元)、江苏(12.29万亿元)和山东(8.74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7034.41亿美元,位居全国第3,仅低于广东(12470亿美元)和江苏(8178亿美元),高于经济体量更高的山东。

  2、从财政实力来看,2022年浙江省广义财政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值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值))位居全国第一。其中,2022年全年浙江省共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8039亿元,位居全国第3,仅低于广东(13280亿元)和江苏(9259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达10069亿元,位居全国第2,仅低于江苏(11479亿元)。

  3、从人均指标来看,虽然浙江省的人均GDP为11.88万元,低于上海、北京、广东、天津等地,位居全国第5;但如果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则2022年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3万元,位居全国第3,仅低于上海(7.96万元)和北京(6.03万元),高于江苏(4.99万元)、天津(4.90万元)和广东(4.71万元)。

  (二)省域内部:杭州与宁波双核引领,少部分地级市债务压力较大

  浙江省共11个地级市,主要由杭州与宁波两大双核城市引领。

  1、2022年,杭州与宁波分别实现GDP达1.88万亿和1.57万亿,合计贡献浙江省全部经济体量的45%左右。2022年,这两大双核城市贡献了浙江省全部财政收入的51.39%、政府性基金收入的40.27%,但其背负的财政支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和城投平台有息债务却仅占浙江全省的39.36%、32.56%和37.15%,而其拥有的人口亦仅占浙江全省的33.25%。

  2、从财政与债务压力来看,杭州、宁波、嘉兴(靠近上海)的财政自给率较高,财政实力较强,债务压力亦比较小。与之相对应,湖州、绍兴、舟山等三个地级市的财政实力要弱一些,债务压力亦明显偏高。

  (三)受到政策青睐,2027年经济体量目标超过12万亿(粤苏目前水平)

  在政策层面,浙江备受政策青睐,不仅为共同富裕示范区(表明浙江省内部差距并不大),且得到中央资金的大力支持(表明其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较多)。例如,2022年浙江省争取专项债券3128亿元(同比增长38%)、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达654亿元(占全国份额达8.80%),高于其经济体量占比。

  与此同时,浙江还提出到2027年其GDP将达到12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7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万元,可以看出12万亿的经济体量意味着在未来五年内要达到广东和江苏两地目前的经济体量,其未来五年年均名义经济增速应达到9.28%、人均GDP年均增速应7.58%。

  二、浙江省400余家城投群体剖析(详见附件1)

  城投在推动浙江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中西部省份在引进政府人员进行轮换交流时,通常会选择江浙地区的干部,而江浙地区的干部到中西部省份后的执政思路基本也是将城投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如贵州等),但浙江与中西部省份比较有所不同。

  (一)城投体量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江苏

  1、按城投债券体量来看,截至2023年2月2日,浙江省的余额为18891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仅低于江苏省(27885亿元),远远高于排名第三的山东(11561亿元)。实际上,2010年以来浙江地区发行的城投债券体量亦高达31004亿元,同样位居全国第二。

  2、从融资成本来看,浙江地区的城投债存量票面利率平均值为4.25%,仅高于广东、上海、北京、海南、福建、西藏等地,低于江苏(4.45%)和山东(4.62%),并不算高,表明市场对浙江地区城投的认可度相对较高。

  (二)平台层级以区县级为主(占比超过80%),绍兴、湖州、嘉兴明显偏高

  借助于浙江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对浙江地区的认可,浙江地区平台层级整体较低,发债主体大多为低层级平台,且区县级平台占比超过80%。其中,省级平台只有1家(即浙江交工集团),市一级平台和市二级平台分别仅38家和36家(对应的城投债余额仅分别为3453亿元和1519亿元),区县一级和二级平台数量分别达136家和166家(对应的城投债余额分别高达8348亿元和6009亿元)。

  而从城投债层级及区域分布来看,绍兴、湖州、嘉兴三地压力明显较大(尤以绍兴最为明显),区县级城投平台数量分别高达43家、39家和48家。

  (三)“浙江省财务开发是否有持股”可作为城投平台是否优质的判断标准(近80家)

  浙江作为城投大省,与其打交道无法规避城投这一群体,且虽然层级普遍较低,但整体来看浙江地区的大部分城投平台相对较为优质,具有可持续性。考虑到浙江地区的城投平台有400多家,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识别,这里可以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识别。

  通过对400多家城投平台股权结构、主体评级、融资成本等进行综合分析笔者发现,通常情况下,股东构成中有浙江财务开发有限公司这一主体的城投平台往往较为优质,融资成本较低、主体评级较高、经营情况相对较为理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浙江省财务开发有限公司一直被视为浙江省的第二财政,承担着运营和管理浙江社保股权、做大做深浙江省政府“财政蓄水池”和“后备资金池”的重任,其拥有股权的主体通常较为优质且对浙江财政要有积极贡献,因此相对较为优质。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目前浙江省400余家城投平台中,浙江省财务开发公司对其中的79家进行了持股,而这79家中的大多数基本可以大胆放心做。

  三、浙江省200余家其它发债群体剖析(详见附件2):民营112家(81家为上市公司)

  除400余家城投发债主体外,还有200余家非城投发债群体。具体看,

  (一)四家地点位于浙江但实控人为其它省域的发债主体,分别为杭州的南方中金环境股份(无锡市国资委)、杭州的英飞拓(杭州)信息系统技术(深圳市国资委)、杭州的浙江万马股份(青海西海岸新区)、宁波的京投发展股份(北京市国资委)。

  (二)11家发债主体为类金融机构,分别包括五矿财富投资管理、瑞安华峰小额贷款、浙商资产管理以及2家商业保理和6家融资租赁。

  (三)11家发债主体为央企,分别为金茂(嘉兴)投资管理、绿地房地产集团、绿城装饰工程集团、宁波轨道交通华润置地、浙江润嘉置地、钱江水利开发股份、中电海康集团、中电建商业保理、中国巨石股份、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

  (四)25家发债主体为省级国企,74家发债主体为市级及以下国企(杭州25家、宁波11家、绍兴10家、金华8家、嘉兴7家、温州6家、舟山3家、丽水2家、湖州和衢州各1家),民营发债主体112家(其中81家为上市公司)。

  其中,上述99家国企业中,浙江省财务开发有限公司持股21家。

  四、浙江省省属市属国企群体简析(详见附件3)

  根据公开信息披露,目前浙江省属市属国企共计115家。

  (一)浙江省的国企体量主要分布在杭州市区域内。

  根据《浙江杭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披露的信息,2022年区域内省市国资监管企业(即浙江省属与杭州市属)资产总额、净资产分别超过5.6万亿元、1.8万亿元。其中,2022年11月底浙江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06万亿、2020年底杭州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为1.96万亿。

  此外,杭州还提出到2025年底,杭州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将达到3.50万亿、所有者权益达到6000亿元、年度营收实现500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320亿元、中国500强企业达到3家、资产或营收超千亿企业达到6家。

  (二)作为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宁波2021年底市属国企资产总额为5460.23亿元、资产负债率60%左右、综合融资成本为4.34%。就其它城市来看,温州市属国企资产总额为3377亿元、湖州市属国企资产总额为3397亿元、丽水市国企资产总额为2976亿元、金华市属国企资产总额为2653亿元、嘉兴市属国企资产总额为2503亿元。

  五、浙江省金融资源十分丰富:银行业体量超过13万亿

  浙江省的金融资源十分丰富。根据统计,浙江目前拥有1家股份行(浙商银行)、13家城商行、2家民营银行(温州民商银行与网商银行)、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覆盖浙江省全部农信农商机构)、3家金融租赁、2家消费金融、2家理财公司、5家信托公司、2家基金公司、4家券商和2家券商资管子公司。其中,1家股份行、13家城商行和2家民营银行的体量合计超过9万亿,而浙江农信农商体系的总资产规模亦超过4万亿,这意味着浙江省的银行体系总资产合计超过13万亿。

  而从区域分布来看,浙江省的非银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仅4家、金华仅1家(即南华基金)。其中,宁波的4家非银金融机构分别为永赢金融租赁、宁银消费金融、宁银理财和甬兴证券。这意味着,除杭州与宁波外的其它地区,能够获得的金融资源较为有限。

  六、附件(见星球)

  (一)附件1:浙江省400余家城投平台明细表

  (二)附件2:浙江省200余家发债非城投群体明细表

  (三)附件3:浙江省100省属市属国企业明细表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1 13:22 , Processed in 0.0937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