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81|回复: 0

井底望天:2023年1月闲聊(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6 18: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2023-01-18

  一般一个事情形成趋势,就好像一个下山的雪球,越滚越大,越往后惯性越大,越难停下来。

  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不光是要成为今年的重中之重,也应该成为后面5年的重中之重。

  保增长,保就业,稳通胀,稳民生。做到这个就不错了,其他的各种口号,都可以先停一下。

  最近看俄乌战争这里,俄方的瓦格纳集团的双向KPI就好像思路不错。比如它是定了一个标准,比如你把敌方的这个阵地打下来,给你20万刀。

  但是为了防止你不惜一切代价,去拿阵地,再给你加一个反向的KPI,就是你每战死己方一个士兵,就扣你2万刀。

  如果你一昧蛮干,让己方伤亡过大,那就把你的正向KPI给扣完了。


  4 2023-01-24

  说一些大家虽然关心,但是比较安全的话题吧,比如俄乌这里的话题,哈哈哈!

  俄乌这次开打快一年了,说是这次,其实2014年就开打是吧。从中国的角度来讲吧,其实因为经历过中苏关系破裂,苏联老大哥那点燥性,中国啊,南斯拉夫啊,东欧小弟们啊,都体会过的。

  更不要说苏联大家庭里面的小弟了,比如乌克兰啊,哈萨克啊。当然你要是看看美国这边,美国大家长的燥性,加拿大啊等等小弟,也是常常骂骂咧咧的。

  骂归骂,俄罗斯碰到的一个很大的结构性问题,就是从彼特时代开始,它就想加入欧洲大家庭。但是碰到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就是欧洲的核心不在它这嘎达。

  之前是法帝国,拿破仑跨了之后,就是两个欧洲边缘帝国英国和俄罗斯的博弈,直到德国崛起填补了欧洲大陆的权力真空。那么二战之后,欧盟的路数也是很清楚,就是建立在德法同盟上面的。

  所以嘛,英国在欧盟混了很久,不忍了,退了。俄罗斯想加入欧盟,你个头那么大,哪有你一进来就把大当家位置拿走的。

  虽然在针对英美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事情上,俄德法表现出了空间的一致性和团结,但是你看看加入欧盟的话,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家了,南斯拉夫被肢解了,这都是汉朝推恩令进行削藩的路数,为了保证德法的主导地位。

  你俄罗斯要进来,拜托我是欧盟喔,你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以东那算啥子,你要不要放弃。(虽然俄罗斯会问,法国同学,你南太平洋那些领地算欧盟不?)

  那么欧盟的搞法,就是我把你俄罗斯的小弟们全部收编算了。当然德国的一派人也是想通过德俄经济整合,用俄罗斯的能源原材料供应链,把东欧的工业体系全部整合到德国工业里面来,然后未来图变呗。

  不过,不管你们怎么盘算,后面不是还有个美国大家长时刻监视你们的手机嘛,哈哈哈。

  所以俄罗斯就有一派人认为,加入欧洲就是YY,那还不如我自己搞一个欧亚大陆联盟体,一边和欧洲勾兑,一边和东亚勾兑。

  这种想法,结果也是YY,因为除了在能源工业原材料农业这几个关键领域之外,欧亚联盟体的经济人口市场技术,等等,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那么你怎么可能出现主体思维,你只能找一个更大的大腿去挂靠。

  你不挂欧盟,你就要挂中国,不然你去挂火星吗?

  当然了,如果你觉得单一挂靠中国不牢靠,那就增加挂靠东南亚和印度,只不过这些暂时都是小不点,算是聊胜于无呗!

  欧盟当然也有自己的问题,欧洲人之前过好日子,一不是他们勤劳勇敢,二不是他们长得好看。主要是一因为他们安全上白吃白拿美国佬,不用花钱去搞国防。二是他们廉价拿俄罗斯的能源和工业原材料。

  这两个根本变化,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从长远来说,这个结构性问题可能无解,但是短期来说,估计如何消耗俄罗斯的实力,让俄罗斯暂时无力形成对欧洲的实质威胁,估计是权宜之计了。

  毕竟,俄罗斯这种好战分子,历史上用兵搞得灰头土脸的先例,也不少。并不排除人家以战养战,反而打出水平来的情况。

  5 2023-01-25

  反正要到一周年了,其他啥敏感话题,我已经转到web3 social平台去了,这里就继续扯一下乌克兰这里。

  乌克兰这里吧,你不要信国内的某些俄吹,也不要信海外的某些乌吹,当然了如果只是喜欢嘴炮喜欢YY,那无所谓。但是如果你的生活或者商业如果会被影响,那还是比较客观点为好。

  当普京准备做一个特别军事行动的时候,他的案头上肯定是有不同的建议方案的。一般来说,通常是一种比较保守的方案,大概率来自战区的指挥官,他们建议的大概就是把军力集中在顿巴斯,以突破乌军在这里的防线,全境解放顿巴斯。

  这种方案我们可以称作稳。那么普京肯定会问,有把握短期内打垮乌军吗?将军们会说,不可能。中国国内那些俄吹,把乌军说得不堪一击,但是我们自己俄国军人难道不知道吗?

  高级军官都是伏龙芝的同班的,大家的区别,也顶多就是中国的山东人和湖南人的区别,谁不知道谁呢。虽然2014年打得相对顺手,但当时是因为乌军本身内部大规模分裂。

  现在经过北约8年的支持和政治上的清党和肃反,加上北约的工程兵的介入,顿巴斯三道防线特别坚固,这里防守的乌军又是精锐部队,战斗力、军事技战术水平和战斗意志,都很高。

  短期不可能,也许一切顺利,1年到1年半,也许可以打破三道防线,拿下顿巴斯。总之乌军不是吃素的。

  普京看了,说不想打那么久,希望半个月的时间,用军事特别行动,落实政治解决方案,然后用手头上抢过来的筹码,和北约做deal,于是稳的方案被否决了。

  黑板上敲重点:采取另一套方案,并非是俄军蔑视乌军,反而是因为高度重视乌军的战斗力,认为短期无法解决。不信这个判断的,建议去看维格纳集团拍摄的电影地狱尖兵,看看里面对乌军的描述,而大家相信该电影是基于波帕斯纳亚的战斗的。

  那么第二套方案,不是稳,而是狠。这个方案的目标,是针对乌克兰的最大的软肋—-贪污腐败低效的政府体系。这套方案不出所料,肯定是俄军参谋总部这里出来的。

  这套具体的行动,外界得以知晓,是因为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一个新闻片段背后的作战地图泄露出来的。这个吧,外界不太明白,卢卡申科本人是乌克兰族,而白俄罗斯在东斯拉夫三兄弟里面,是老三。

  大哥二哥打架,一般是拉架,有时候可能还站在二哥这边骂人,毕竟大哥拳头最大是吧。所以2014年乌克兰发生顿巴斯内战,卢卡申科是来拉架的,那个时候他可是没有少骂普京独裁。

  而俄乌双方谈判,都是跑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卢再次一面倒亲俄,是因为发现北约想通过颜色革命搞死他,所以就马上一边倒了。

  但是因为觉得亏欠乌方,也许就这样泄密一把作为补偿,让乌军可以因此准备。所以国内的俄吹专家,把白俄罗斯部队想象成俄军总后备役来参战,是笑话了吧。

  6 2023-01-26

  继续扯俄乌这边的事情。

  卢卡申科泄漏出来的内容,大概可以看到俄军参谋总部的狠方案,就是一个大幅度纵深的穿插计划。

  俄军分兵10路,在接近一半的乌克兰辽阔的土地上用兵,而作战兵力加起来,大概是15万-20万人,也就是每一路也就只有1.5-2万人的样子,这样的仗也能打嘛!哈哈哈!

  当然参谋部的想法,就是第一路从切尔诺贝利,第二路从切尔尼伊夫,快速打进基辅市区(美国总参谋部的预估也是俄军在72小时内可以占领基辅。

  所以看泽连斯基政府去利沃夫或者波兰),然后整个乌克兰的政治和军事指挥系统瘫痪,然后俄军的每一路军和当地的军政头脑做勾兑,尽快达成战略目标。

  结果当然事与愿违,俄军开始的战略轰炸,一方面强度不够,另一方面乌军提前得到情报,做了疏散,结果就让俄军地面部队碰到的抵抗强度远远大于预期。

  再加上基辅这里有大概2.5万人的乌军是按照北约设备建设的,并得到星链的支持,俄军的电子战并未能瘫痪他们的通讯。

  结果就是这只部队成功将俄军在城外的外围防线拦住了2天,赢得了基辅的后援部队的来临。结果就是俄军无法突破伊尔平这里为主的防线,也无法控制迪米特里夫卡而掐断E40公路。

  俄军第三路攻击苏梅的军队,本来是应该南下到第聂伯尔河的切尔卡斯的,结果就转而支援基辅这里,结果和第二路一样,无法突破乌军在布罗瓦里的防线。要命的是,俄军参谋部的后勤只预备了半个月,所以最后这三路只得走人。

  第四路俄军试图攻占哈尔科夫,先头部队进了市区,被击退。而本来是占领哈尔科夫,然后和从卢甘斯克这里突出的第四路部队,合围第聂伯尔,结果两路都没啥作为。于是转而去攻占了伊久姆。

  而南部的俄军第5,第6,第7支队伍,就达到了战略目标,三路合围了马里乌波尔。虽然最后花了4个月的时间,也总算是全歼了亚述营和其他乌军精锐上万人。

  第9支队伍,则是快速拿下了赫尔松,但是进不了尼古拉耶夫,无法合围敖德萨。因此第10支登陆部队,就也没影了。

  那么这个战略计划有问题吗?问题大了,因为本身而言,如果你每一支队伍后面加一个0,或者哪怕是增加5倍,那么落实的机率还是很大的。另外就是你后勤最起码也要有半年的准备。

  而料敌又不能做到从宽,没有料到泽连斯基因为不是政客,所以反而没有拔腿就跑,而是二愣子一根葱的和你死磕。再加上2.5万的铁头二愣子守军,丧失了72小时的黄金时间,基本上就只有打硬仗了。

  于是乖乖的回到了之前提到的那个稳的方案,但是想投机取巧的普京和俄军高官,也不满足耗费时间耗费精力的马里乌波尔之类的歼灭战,而是还是想搞投机取巧,围三阙一,夺取城池为主的击溃战。

  所以虽然打破了乌军在顿巴斯的第一道防线占领了北顿和利西仓斯克,但是乌军精锐部队的大部分做到了有序撤退。

  而俄军虽然还是想靠合围解决顿巴斯问题,但是面临西方军援和乌克兰战争动员,自己的兵力严重不足。结果反而在这之后,被乌军打了两线的反击。

  当然被乌军夺回去了赫尔松和伊久姆、利曼等地,对政治投机来说,被打脸打得噼里啪啦,毕竟刚搞了4州公投对吧。但是对军队里面的务实者来说,稳扎稳打本来就是他们的坚持。

  所以巴赫姆特这里,就采取了马里乌波尔的思路,以消耗乌军为主要方针。瓦格纳这里采取的是围而不入的方法,某种意义上类似围点打援,但不是包围围歼援军。

  而是攻乌军必救的地方,让乌军不断来夺取巴赫姆特的外围高地,在俄军火力占优的地方,不断消耗乌军有生力量,并迫使乌军不断来攻击。

  而乌军这种搞法,不断调动其他战场的力量投入,已经让顿尼兹克城外的四大堡垒产生松动,马林卡已经丢掉了。

  当然乌军的情况,就是必须锁定了西方的新一轮援助之后,才可能考虑战略上放弃巴赫姆特,从而先放弃第二道顿巴斯防线。

  而俄军在30万新动员的兵力到位,国内军工产业开始发力之后,又把想打稳仗打指挥官换掉,换上了总参谋长这种想打狠仗的。

  而乌军也开始准备落实西方的主战坦克装甲车进场,下一轮怎么打,大家准备瓜子吧。

  7 2023-01-27

  看到有盆友称我为军事迷,看来需要改口说说经济相关的事情了,哈哈哈!

  先说一下美国这边美联储的情况。美联储大概就是两个事情上出现错误,第一个是对通胀的严重性判断失误,导致生息的时间太晚。

  而第二个最终承认自己判断错误,落后于现实,导致生息的速度大猛。第一是该做的事情拖得大晚,第二是补救的行为过干大猛。

  但是美联储面临的顶头风也主要是三个。第一个就是美国的工资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是一个趋势,但是通胀高涨,俺们打工人命苦,老板还不涨工资。涨工资,通胀也跟着涨,然后再涨工资。

  第二个就是房租成本上升。而这个又和买房和租房相关,利率高,房价高,买房不容易,更多人租房,结果房租大涨,然后通胀更高,和率就得更高,然后买房就更不易,就更多人去租房……

  第三个就是

  无论如何,美国经济主要是消费驱动,大家少花钱,经济来一个萧条,可能就把这些问题都解抉了,但是你又只想轻轻的挥一挥手,不带走天边的一朵云彩,而不是叫唧一下,脸部年重着地。

  这个就是所谓软着陆和硬着陆。其实真正想明白,能着陆就好了,还顾得上是软还是硬。

  目前看对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的预测,只要第4季度是正数,就是胜利。全年来说,只要不是负数,就是胜利。

  当然全球经济尽管经历了几年的脱钩期,还是很紧密关联的。所以美国经济预期低迷,对中国的外贸行业,尤其是出口,也会有影响。对东南亚方向的出口,也要考虑当地内需还是最终美国市场。

  今年目前可以确定的,就是俄乌战场这里持续的物资消耗战,虽然大头肯定都是双方背后的军工巨头们吃走了,但是如何混入双方的军事物资供应链,也是很多中小企业在琢磨的。

  8 2023-01-28

  最近美国这边搞了两个半导体相关的联盟,一个是4方联盟,主要是晶圆厂方向,纠结了台湾、韩国和日本。

  其实日本就是打酱油的,因为美国虽然有自己的foundry,比如IDM的英特尔和德州仪器,比如专门代工的Globalfoundries,但是先进制程主要还是在台湾的台积电这里。

  当然台湾的台联电在成熟制程上也不弱,不过台积电的5/4纳米工艺,和3/2纳米工艺,才是美国最想要的。至于韩国的三星和海力士,和美国的美光差不多。而日本主要就是打酱油的。

  另一个是美荷日3方联盟,这个就是设备方向。美国自己三大设备商应用材料、泛林和科磊加上荷兰的阿斯麦,然后就是日本的东京电子也是打酱油。

  美国的意图,就是之前是卡10纳米,现在变成卡14纳米,而且开始有趋势想卡28纳米的想法。美国本来的判断,是卡28纳米效果不大,因为他们预估中国可能在5年内就可以实现28 纳米的全国产生产能力。

  如果你看台积电去美国,与特斯拉去中国,你就知道台积电这个做法,其实是不符合经济和成本原则的。Fabless模式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就是基于规模经济下的成本原则,对半导体行业做的最有效的经济配置。

  当台积电大量投资先进工艺,是需要后继的全球市场的实现,才能够延续。不然的话,台积电花了巨资投入搞出来的工艺,你中国市场不许它赚钱,你美国市场要求它搬家过来成本大幅上升。

  欧盟又学美国搞一把,那你觉得台积电的投资能赚回来多少,有没有足够的利润和心情,继续大量投入研发,甚至这种政治割裂的方式,会不会让Global Foundry变成Reginal Foundry,甚至变成National Foundry。

  而台积电如果美国厂大量亏损,也许最后不得不断臂求存,然后人家苹果,或者联合高通、AMD、Nvidia等等,就把你收购量,变成一个小群的IDM?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与其说万亿去打水漂,不如静观以变。反正中国已经有了中芯国际和长虹,还不如让华为走英特尔和三星的IDM的路子。

  国家砸巨资,发展全国产的,提供专门为实体清单名单上的企业供货的IDM。有一个中期和长期的计划,就好像航天工业一样,慢慢就会拥有不小的海外市场。

  9 2023-01-31

  从历史上来看,乌克兰这里的博弈,你不能用很短的时间段来考虑,而是需要用10年为单位。比如这次的开撕是2014年开始的,差不多9年了吧。

  但是从上次苏联崩溃,乌克兰从斯拉夫社会主义兄弟的一员,从大概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维系了70年,而从真正意义上独立,到转向西方的一员,花了20年。

  乌克兰真正的国家意识的形成,可以大概追述到蒙古的金帐汗国的时候,唯一没有被蒙古人占据的罗斯故土,只剩下一个叫做Ruthenia的小王国。

  这个小王国,大概就是今天以利沃夫为中心,包括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部分。但是后来在蒙古人的攻击期间,当时同时为王的两兄弟战死疆场,又没有后裔来继承,这里就成了所谓无主之地。

  那么当时还剩下的两股力量,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就把这部分土地给瓜分了。

  当时这里最强的力量是立陶宛公国,信奉的是自己的自然教,所以对占有的土地和本地的人民,除了收税,还是比较松的。但是波兰这边,因为天主教的缘故,就逼迫得比较狠,毕竟教会就是最大的大地主是不是。

  那么这种对当地的东正教的教会的压迫,加上波兰贵族来各种圈地,就不断造成了本地人的反弹。后来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立陶宛的大公娶了波兰的女王,于是改姓的天主教,并合并成为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这样对当地人的压迫就越来越重了。

  而同时莫斯科公国也在打败金帐汗国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同时继承了金帐汗国的克里米亚鞑靼国,则在依附于强大的奥斯曼帝国之下,不断发动对波兰立陶宛王国和莫斯科公国的袭击。

  为了防范,波兰王就招募了起初是突厥系为主的雇佣兵,以及各类的亡命之徒,在这里建筑防线。而因为离开华沙太远,这些人就慢慢独立了,形成了一个特定的人群,被称为哥萨克。

  而因为和顿河那边的区别,通常被称为扎波罗热哥萨克。后来呢,就在不断反击波兰的强迫改变宗教和掠夺土地的过程中,哥萨克们不断造反,终于最后联合了克里米亚的鞑靼,靠哥萨克步兵和鞑靼骑兵,打败了波兰军队,建立了自己的哥萨克酋长国,算是乌克兰的雏形。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因为某民族搞钱能力特别突出,就作为波兰王和贵族的CFO在这里割乌克兰人的韭菜,于是造反了还不砍了他们,结果总共大约4万人的财经专家们,被砍了50%大概2万人(亚述营的先驱是不是)。

  亚速营

  但是哥萨克酋长国也明白,实力相差太大,光靠自己长期来说挡不住。找最大的大腿奥斯曼帝国吧,人家忙于在地中海和突尼斯王国开撕,争夺地中海的控制权。

  而克里米亚鞑靼吧,有点不牢靠,因为毕竟以前是对手,每次要去抢波兰,都要先碾过哥萨克。有一次和波兰军队开仗,结果开打了,人家骑兵撤走了,结果吃了一闷棍。

  最后就只有找开始崛起的莫斯科大公国当靠山了,于是就签了一个协议,归顺莫斯科。

  编者注:莫斯科国使团来到会场后,哥萨克军盖特曼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当众发表讲话:“与敌人和压迫者浴血奋战近六年的乌克兰不能再没有一位统治者,而可供选择的有四位君主:土耳其苏丹、克里木汗、波兰国王和莫斯科国沙皇。接著他历数了前三者给乌克兰带来的灾难,强调指出,惟有在信奉东正教的俄国沙皇那里可以找到最令人放心的庇护和栖身之处。并说,如果谁不愿意跟他走这条路,去留自便。——维基百科《佩列亚斯拉夫条约》

  莫斯科大公国1390年至1530年间的领土变化

  莫斯科大公国国徽

  这个其实就是权宜之计,但是被俄罗斯后来的历史学家大吹大擂,搞成了东斯拉夫兄弟再次统一的大事件。

  Boyar Buturlin 从 Bogdan Khmelnitsky 那里接受对俄罗斯沙皇的忠诚宣誓

  后来为了纪念这个协议300周年,赫鲁晓夫还把克里米亚划给了乌克兰。

  1954 年苏联邮票上描绘的佩列亚斯拉夫协议。哥萨克站在左边,穿着传统服装和班杜拉。Vasiliy Buturlin站在右边发表声明。

  但是后来的发展,就是各种剧情反转,也导致了俄罗斯在这里的头一次出兵。(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9 14:18 , Processed in 0.0781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