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22|回复: 0

北风:我爷爷就是农民,“农民工”怎么就歧视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3 10: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民工”一词带有歧视的话题再次上了热搜,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实际上,“农民工”一词是否涉及歧视已经不是第一次引发全国争议了,原本我并不准备发声,但今年还在闹,而且越来越对立,那这事就得讲清楚!

  这次“农民工”让人感到歧视的事件,发生在四川达州。

  四川达州是劳动力输出巨大的地区,每年春节都有大量“农民工”返乡。

  达州政府为了展现“民众一家亲”的体贴关怀,就在火车站出站口,设置了“欢迎农民工回家”的标语。

  这次“农民工歧视”事件的开端,确实是有“个别农民工”发视频到网上,说自己在外打工几年,回到家乡看到这标语“心凉了半截”,觉得自己受到了歧视。

  然后就有大量媒体和营销号一拥而上,一部分指责“政府居高临下,好心办坏事”,一部分秀智商,提出“更好标语”的建议。

  潜移默化中,这些营销号和地方媒体都“升华了这一事件”,并且公开站台,认为“农民工”的称呼存在歧视!

  中国人,什么时候需要在北风这里复习这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农民工的称谓,涵盖农民与工人两大属性,居然是“歧视称谓”?那这还是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么?

  我们以前常说,三代往上,谁的祖辈不是农民?我的爷爷就是农民,我一点不感觉这是歧视,这就是最大的“根正苗红”。

  “农民工”一词涉及歧视是什么时候闹起来的呢?

  最初是前些年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媒体宣传不使用农民工等歧视性词汇”,然后从上级官媒开始,媒体都在“回避农民工”的称谓,改称“在外务工人员”。

  这显然就是西方的那套“预设陷阱”式的人为制造对立与歧视。

  歧视从何而来?从内心认知而来!

  这位“人大代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代表的谁的利益?他自认为自己是“代表”就比农民工身份要高贵一些。

  代表就是好词汇?农民工就是“歧视性词汇”?谁给你的优越和自信?

  有的朋友会说,这次“农民工歧视”事件,视频就是“个别农民工”发出的,因此这个词有没有词汇,“农民工”自己最有发言权。

  他们有人觉得歧视了,那就应该改!

  为什么这位“农民工兄弟”会觉得自己被歧视了?其根源还不是过去几年的社会舆论,对“农民工”这个词讳莫如深,妖魔化,让他们中的个别人产生了对自己身份的“羞耻感”么?

  我们要做的,甚至所有官媒的责任,不应该是改变这种歧视农民工,歧视这个国家根基的错乱环境么?

  怎么还跟着添油加醋,坐实了对“农民工”这个几亿中国人群体的歧视?

  “农民工”的产生,本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三农工作,推进中国式城市化,推进乡村振兴,所必然产生的一个新阶层。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长期超过八亿,而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就是一代代农民转变成“新工人阶级”的过程。

  “农民工”一词,直观体现了这种身份的转变,可是他们的生活 ,他们故乡的牵绊,他们不能融入新城市的现状,又让“农民工”这个词直接的体现了他们的尴尬。

  我认为农民工这一词汇,不存在歧视,但并不表示,我对农民工阶层的“困境与尴尬”视而不见。

  恰恰是那些“希望消灭农民工”这个词汇的人,妄图用在外务工人员,新市民等称谓,来将他们与城市,与故乡的关系进行“粉饰”。

  仿佛消灭了“农民工”一词,这个阶层所遭遇的困境和尴尬,都可以一笔抹去,视而不见,这种“高高在上”的宽慰,何尝不是西方白人对黑人宣传的“平等与自由”?

  恰恰保留农民工一词,每年政府将保障“农民工不欠薪”作为众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保留农民工一词,直面他们身份转换的困境与尴尬,将帮助他们融入新城市,作为真正的人文关怀来体现。

  要让“农民工”群体感到不被歧视,所有媒体同样有责任。不是跟着“批判政府”,要求别人“改一个称谓”那么简单。

  比如就有网友建议将火车站标语改成过去常用的“欢迎农民工兄弟”会不会更亲切一些?

  然后下面立刻就有“神之回复”:带了兄弟,不带姐妹,你这是想在阶级歧视的基础上,再惹上性别歧视?

  由此可见,改一个词,修饰一个词,必然引出更多的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出路,永远是实干。是真心实意的凝聚全社会共识。

  从今天开始,媒体的责任应该是让所有城市居民知道,农民工群体是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甚至整个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石。

  农民的身份不可耻,工人的身份也光荣,怎么到了“农民工”就歧视了?

  让“农民工”个人感到被歧视,那绝不是标语有问题,而是这位朋友,生活中真的遇到了“农民工身份”带给他与家人的困惑与尴尬。

  我们要努力消除“农民工”群体遇到的困境与不公,而不是消除“农民工”这个词,就可以高枕无忧的认为这些困境,这些疏离,就随之消除了!

  要破除对“农民工”,或者一些媒体讳莫如深的称之为“在外务工人员”,“新市民”的歧视,首先就要允许大家心平气和,甚至光辉荣耀的喊一声“农民工”!

  我从不认为“农民工”一词歧视,认为歧视的,是他的内心已经站在脱离群众,高人一等的位置上!

  敢于打出“农民工”标语的政府,绝不应该被指责!

  如果被迫将“农民工”标语撤下,恰恰说明我们社会对基石阶层的歧视,到了病态的程度!

  歧视“农民工”,是病,得治!但药方,绝不是“消灭农民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11:45 , Processed in 0.1719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