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19|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2-53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4 22: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19日,星期一,2022年第532期

  【话题】从外媒报道“普京将在国防部会议上发布重大消息”来看,似乎俄罗斯对基辛格的调停表示拒绝

  【消息】12月8日,据俄媒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在下周的国防部会议上发布重大消息,报道指出,在上周的一次政府会议上,普京已经要求调整军备计划。据认为,他可能会继续推动本国经济向战争经济转变。

  【讨论纪要】

  ●至少到目前为止,基辛格的“调停”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1、再谈,基辛格的讲话落脚点就在“实质性瓦解中俄战略互信”上,同时暗示各方,只要双方不停火,中国必然是最大受益者。仅就这一点而言,我们表示赞同。

  2、到目前为止,似乎基辛格的“调停”并没有起到预期作用。从外媒报道“普京将在国防部会议上发布重大消息”以及“他可能会继续推动本国经济向战争经济转变”的媒体预期来看,似乎俄罗斯对基辛格所谓的调停表示拒绝。

  3、以上结果再次验证了我们有关“俄乌战争爆发的时候西方已经输了”的相关评估。

  ●默克尔“自曝渣女”意味西方主要国家的国家信用已完全破产

  1、默克尔“自曝渣女”虽然歹毒,但至少对俄德关系(对欧盟的信用损害巨大)而言,双方已无任何战略互信可谈,不再存在任何互信可言。美国人的“人设”已经崩了,现在欧洲人则紧随其后。这让人想起了克里访华、舍曼访华,以及这次廊坊会晤(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美国企图“碰瓷儿”的种种失败——美国想要将中美关系恢复到佩洛西窜台之前的那种情况是白日做梦。

  2、中国的态度非常鲜明,不与美国做任何实质性交流,这也是向俄罗斯展示中国的决心和态度,原则和立场。

  3、现在世界上方方面面都可以质问德国(欧盟),之前你们说过的什么什么是不是也是骗我们的?这让整个西方与外界打交道的成本极高、门槛儿极高。

  4、对俄罗斯来说,南亚破局,既无心去干,也不敢去干,再加上德国的嘴脸如此丑陋,还有什么可谈的呢?

  ●乌克兰局势继续对耗下去,欧洲社会维稳问题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1、莫斯科下了大雪,普京在“数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英国的罢工仍在持续,如此,俄罗斯恐怕更没有兴趣在近期与西方谈什么。这也是基辛格的调停恐怕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原因之一。

  2、于是,德国外长不得不表示“反对按照俄罗斯的条件在乌停火”,以示强硬,双方继续将对方怼在墙角不愿后退半步。

  3、如果双方继续如此对峙、对耗,欧洲社会维稳问题大规模爆发恐怕只将是时间问题。

  ●中国疫情调控的节奏很有可能调整为与欧洲社会维稳问题发展“共振”的层面

  1、一边是俄罗斯能源出问题,一边是中国的商品出问题,再加上“烽烟似火”的中东,打下去,欧洲能坚持多久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2、如果最终西方内部只能迫使欧盟做出进一步让步、牺牲,那恐怕欧美之间爆发“公开争吵”将是必然。

  3、随着时间的流逝,俄罗斯也将越来越依赖中国,越来越不敢触及南亚破局,这就是典型的“河渡人”,无论西方与俄罗斯愿意不愿意。由于中国在乌克兰问题采取的“中立”态度,西方想要围剿俄罗斯极度吃力,比如,中国对东盟影响很大,此前,欧盟拉着东盟谴责俄罗斯的企图就被中国巧妙化解。

  4、随着中国防疫政策的优化,不排除西方面对被迫再次收紧防疫政策的可能:基于目前一些西方国家大使馆收紧中国人出国签证一事有一种猜测——经过一定时间,基于黄种人基因、且黄种人普遍适应的新变异毒株是有可能对白种人,尤其是“盎-撒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造成更大伤害的。而此前的变异毒株主要从西方传来。换言之,是主要基于西方白种人基因变异产生的,白种人对其已经相对适应。而南亚、东南亚、东北亚的人种基因大多属于黄种人基因。如果最终验证这种猜测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不排除因以上原因,客观上形成一种基于新冠疫情新变化(新毒株)而产生一种类似贸易壁垒一样的存在,且这一“贸易壁垒”恰好将亚洲经济与西方经济隔开。当然,这种隔开是一种客观效果,而非主观上谋求“脱钩”。这必然在客观上对西方经济恶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欧洲经济,而目前欧洲经济已经饱受寒冬、能源紧缺、俄乌战争、通胀高起、疫情反复的摧残,面临严重社会维稳问题可能随时爆发的巨大威胁,这或是我们做出“中国疫情调控的节奏很有可能调整为与欧洲社会维稳问题发展“共振”的层面”的原因所在。这一猜测可以看做是政治经济学的外延部分开始涉及基因武器、生物战争领域的一种具体表现。在我们的相关评估中,疫情政策调控后,恐怕中医药会再次担当极其重要的角色,一如武汉疫情爆发时那样。

  ●再次提醒俄罗斯决策层,谨防西方声东击西,暗度陈仓

  1、…基于“秘密作战计划、情报拦截和对俄军士兵及克里姆林宫秘密人士的采访”——再谈有关“暗杀”(格拉西莫夫以及卡德洛夫)的传闻,可以将其看做是西方沿默克尔之“毒舌”,利用普京多疑的心理,在俄罗斯内部制造混乱的最新进展。

  2、再次提醒俄罗斯谨防对方围点打援、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务必摆脱被西方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仅靠“数雪花”恐怕并能确保俄罗斯的绝对安全。

  3、在我们的评估中,在西方内部,是有人主张“可以进一步试一试的”,比如“点燃”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一两座反应堆。

  4、这种方案或在西方没有别的办法的时候,包括暗杀普京、俄罗斯政要,搞到普京政权这类办法都无法奏效,至少在短期内无法奏效的情况下,或是西方能找到的最优方案。

  ●已经掌握核武小型化技术的朝鲜,有能力在必要时刻进行“枪弹结合”式外太空核爆或模拟核爆实验

  1、如果从这个层面去观察朝鲜最近的活跃,显然,国际社会也在策应俄罗斯并警告西方,乌克兰一旦有“核变化”,朝鲜绝不会安静。

  2、在我们的评估中,朝鲜核武器已经小型化,这意味朝鲜是可以在必要时刻,去做“枪弹结合”的事情,比如:过顶日本(德国和日本对北约和西太都是打心里痛恨);再比如,以发射卫星为由在外太空进行核爆炸或模拟核爆炸。

  3、至于朝鲜军事卫星传回的坐标信息究竟从何而来,美国就要小心了。中国只要愿意,完全可以将类似信息向全球无定向广播!

  4、一旦如此,无时无刻都要彰显存在,彰显军事霸权的美国如何面对这样的朝鲜(美国西太安全框架上的巨大不稳定因素),亦或是这样的中东国家?美国的舰队还能愉快的在蓝星游弋吗?

  5、奉劝美国不要将其在乌克兰搞的那套东西搬到台湾来,否则是自取其辱,中国有很多方法可以让美国痛不欲生,比如在传统安全层面,中国的影响力就已经到了拉丁美洲(据中国国防部网站公布的信息,第五届中拉高级防务论坛开幕,来自24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国防部门和军队高层参加,中国防长魏凤和出席会议并做了主旨发言。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和平合作”,中方的发言重点也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话题】外媒放风日本明年或政策转向,若果真如此,则意味“西方超级央行”或准备开始“水淹南方”

  【消息】近日,据媒体报道,在对薪资增长以及全球经济潜在放缓进行仔细研究后,日本央行或在明年3月重新评估货币政策,有可能改变其一向的宽松立场。

  【讨论纪要】

  (1)日本货币政策明年转向是有可能的。

  (2)在美国推出《通胀削减法案》之后,欧洲也叫嚷着推出自己的类似法案。如果欧美开始大量宽松,那么日本也将跟随(2023年2月左右)。在“水淹南方”的问题上,至少在执行层面,是需要大量的流动性的。

  (3)西方国家如果放弃2%这个通胀预期目标,那就等于修改“西方传统经典金融教科书”,现在日本就在试点。

  (4)媒体报道日本货币政策调整,向市场发出明显信号,准备收紧银根,准备跟随欧美,准备“水淹南方”。不过,话说回来,鉴于“加息,降息已经不再是通胀调节工具,而变成反向操纵制造波动的手段”,格局市场具体的金融情况和反应,也不排除加息的可能。

  (5)在“水淹南方”的问题上,日本国家利益可以反弹,可以对资本利益造成制约效应,但日本自己做不了主,只能被动跟从。

  (6)值得强调的是,由于中国的强大与西方金融霸权的日渐式微,目前西方发动“水淹南方”恐怕只能起到部分经济、金融意图,而不能起到原来预期中的那种“天下围攻中国”的政治意图。

  【话题】东方点评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及相关前提条件

  【消息】12月17日,据媒体报道,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一场会议活动,解读了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韩文秀表示,尽管今年经济增长与年初的预期目标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项指标都较好完成,预计全年经济总量将超过120万亿元。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将产生类似“J曲线效应”,即短期会对经济运行造成扰动,但全年是重大利好,预计明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会加速释放。“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讨论纪要】

  (1)在防疫政策优化后,经过1到2个月观察期,在满足一定前提条件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会有一个显著的恢复。

  (2)所谓“前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疫情在中国的后续发展情况,比如,是否会因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产生针对黄种人基因毒性更强的新变异毒株;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会否产生针对白种人基因毒性较强的新变异毒株;第三、在“第二”的基础上,此时的中国与中国之外会维持一种怎样的经贸、人员往来状态;第四、欧美国家在经济持续恶化的情况下,金融层面是否会出现重大危机;第五、鉴于日本放弃通胀目标,西方“超级央行”准备空前量宽“水淹南方”,届时世界的总体经济会出现何种状况;第六、俄乌战争走向,是否会爆发核战争或酿成重大核灾难。

  (3)总之,未知因素太多,而这些因素,是这些主管或专业经济的人士和官员所不能谈到的,是国家总体在全球战略层面,基于国内外最新形势变化而需要综合考量的。

  (4)如果一切情况都比较理想,在我们的评估中,不仅中国经济会有一个显著的恢复,恐怕增速8%也挡不住(可能会达到10%)。

  【话题】让企业恢复生产,增加就业,才是正解

  【消息】12月18日,据媒体报道,有专家直言,现在消费券的规模太小了,一个省发3亿,那个省的经济规模5万亿以上,3亿根本没什么意义,要想有什么作用,至少得发到1%的级别,也就是说一个省如果是5万亿的规模,要发到500亿,这样大家才会有所感觉。全国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发消费券发到1万亿以上,就是1%的级别,这样对整个经济才会真正的起到效果”。

  【讨论纪要】

  (1)中国与很多西方国家不同,比如美国。中国以实体经济为主,而美国以虚拟经济为主。所以,这不是简单发钱能解决的问题。美国可以发钱,而且可以大发特发,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流向了华尔街而非普通民众,所谓的美国经济的唯一支柱只有股市。

  (2)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至少表面上),如果要发钱,发多少钱?发钱少了,是“撒胡椒面”起不到作用;发钱多了,必然会推高通胀。更何况,三年抗疫花钱无算,国家并没有太多富裕资金可发。

  (3)正确的做法是,国家通过发国债继续给中小微企业减税,引导民间资本投资,让这些企业尽可能恢复生产,降低成本,增加就业。当民众手中有了稳定收入了,消费是自然的事情。

  (4)当然,各个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折扣引流”的方式发一些消费券促进消费活跃度是可以的,但要在民众普遍适应防疫政策优化后进行比较合适。当然,对待特困人群,比如残疾人家庭、偏远地区低收入家庭、孤寡老人等的应有援助不可或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4 22:35 , Processed in 0.2344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